明末之我若为王

第81章 我是这样的人么(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之我若为王》最新章节。

沐天波也算是,大明的悲情人物了。有着祖上的荣光,也被祖上的荣光拖累,陪着南明走完最后一程。

对于这样的人,王成不知是该说迂腐,还是品质高贵。

沐天波年幼丧父,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成熟,像是一个长者一般,不断对王成说教着。

这让王成不是很适应,毕竟王成也是两世为人,听着同龄人的说教,怎么都感觉别扭。

在一系列的说教后,沐天波对王成很是满意。先不说他皇家血脉身份,就是王成年少有成不狂傲,为人也是很实诚。虽有些城府,那也是人之常情。

沐天波也算阅人无数,相信王成是一个可以托付之人。又出言道:“你想娶我妹妹?”

王成一头雾水,自己啥时候说过这话了?

看着潘必文不断的暗示,肯定是他搞得鬼。王成对这种婚姻本就反感,正想出言拒绝。潘必文却抢先说道:“还请应允。”

沐天波对王成本就满意,见潘必文当着王成的面答应,看来真是王成授意潘必文说的。也便对着道:“我同意了!”

看着王成一脸茫然,沐天波还以为王成乐傻了。又说自己妹妹就在保宁府,明天可以去看看。

这是给自己说亲么?怎么当事人没说话的份!看着已经走的沐天波,王成也只有明日再去拒绝。

看着还想溜走的潘必文,王成拦住他的去路。

潘必文自知理亏,讪笑的看着王成。

看着潘必文,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王成也是没有的脾气。还是出言提醒道:“你以后有什么事情,能不能先跟我商量一下再说。”

潘必文也是临时起意,哪想王成如此反对,也只有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只要王成和沐家联姻,那么大明的西南方,就是王成的天下了。

沐天波母亲多病,两个弟弟也还小。现在沐王府是沐天波主外,沐婉清主内。要是王成娶了沐家姑娘,不仅能得到沐家的支持,也会得到一个贤内助。

看着王成不说话,以为王成是默认了。潘必文继续引诱道:“那沐家姑娘我也见到了,长得是倾国倾城,貌若天仙,又温文尔雅……”

“我是这样的人么?”看着喋喋不休的潘必文,王成也只得出言打断。

王成也很是无语。

当初安然是这样,看到沐家姑娘还是这样。想着也只是出于好心,王成能说些什么……

翌日

王成来到沐天波的住宅,沐天波却不在府中。为了夜长梦多,王成也只得在偏厅等候。

小半个时辰,沐婉清来到偏厅,对着王成一众人道:“我哥哥说中午不回来了,你们下午再来吧!”沐婉清说着,眼光还偷偷打量王成。

昨晚沐天波也给她说过,要把她许配给王成。王成她也听说过,是现在的风云人物,想来沐天波也不会把她往火坑推。对于沐天波的安排,沐婉清没怎么反对,也算是为沐家做最后一点事。

现在正主来了,沐婉清自是多看几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
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亲爹暴毙,现代农学博士王瑞丰一睁眼就成了被抛弃的寒门弃子。回到祖宅,族亲欺他无依无靠!旱灾肆虐?他开渠引水保收成!赋税压顶?他改良农具效率翻番!昔日同窗嘲讽、他反手一个县试榜首打脸!从一介布衣到权倾朝野!且看寒门弃子如何玩转朝野,成为那万人之上!
王王小花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关于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一觉醒来,杨景发现自己穿书了!他竟然也会赶上时代的洪流,过了吧穿书的瘾!可惜的是原身是草包皇帝就算了,还是个炮灰配角!连书名都是(看狗皇帝如何自毁江山!)在书中,杨景帝不但听信谗言,把忠心耿耿的皇后一家害的家破人亡,还独宠祸国殃民的妖妃窦小环,最终导致输的一败涂地!江山被人颠覆,害死了发妻和亲儿子,把一个孽种宠上天,直到自己身死道消才看清这一切,原来都是贵妃和他好弟弟
天蝎王
红楼之皇权枯骨
红楼之皇权枯骨
关于红楼之皇权枯骨: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名着红楼梦更是人人有自己的看法。笔者对于贾家的倒下没有一点同情,作为封建社会的勋贵,他们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他们却,藏污纳垢,贪张枉法,无视世俗礼法!目光短浅且各个装腔作势!入红楼拆掉四大家族,他们没有一个无辜之人!
流浪的西北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一朝穿越嘉靖朝。面对躲在宫中不上朝的修道皇帝,张元德一点不慌。因为他爹是国公,他外公还是国公,他还有个功德修仙系统!管你什么东林西林怎么争,都别耽误小爷功德成仙!只是……这嘉靖老儿怎么这么好说话?嘶!这修道皇帝怎么还真修炼有成了?我只是想挣点功德。怎么大明就蒸蒸日上,成了那座日不落。我还成异姓王了?!等等,先别拜我!这国师我当就是了!看着眼前一脸虔诚的嘉靖皇帝,张
交出思想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这个皇位是我的:高悠穿越了。穿越成了大恒朝刚被太后赐死的太子。既然你要我死,那我也不让你活。“东宫侍卫,随我杀进皇宫,诛杀太后。”
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