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我若为王

第202章 年三十(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之我若为王》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 202 章 年三十

崇祯十六年腊月三十。

天还未亮。

王成只身来到武成堡,一个极为偏僻的房间。

这个不大的房间,全天都有兵丁值守,外人想要靠近都难。

这不起眼的小房间,也是武成堡唯一的禁地。

朝阳初升,祠堂的大门被推开,一抹光亮照入祠堂。

祠堂虽是简陋,但极为的整洁。

王成只要在广州府,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到祠堂祭拜。

与大多祠堂一样,祠堂中摆放着灵位。灵位分为三排,被三块红布遮盖。

等到祭台上的蜡烛点亮,王成又拿起遮盖灵位的红布,这些牌位也重见天日。

第一排是明太祖,与马皇后的灵位。

第二排是朱标太子与常氏、吕氏。还有建文帝和他的几位妃嫔。

第三排则是建文帝在,琼州的一脉子嗣,也包括王成的父亲。

在这个祠堂,朱标的牌位是太宗,建文帝的牌位是世祖。

第三排的灵位,生前的王姓也都恢复朱姓。按着朱标一脉的字辈,恢复自己的名字。

王成是武字辈,按着朱家的姓氏,王成原本的名字是朱武成。

王成用一旁的香烛,点燃三根香高举头顶道:“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朱武成前来祭拜……”

从太祖开始,到王成异世的爹。王成每祭拜一位,总会说上一番话语。

也只有在这里,王成才可以袒露心扉,说着自己的心事。

在最后,王成总会说上大明的近况,以及王成自身的发展。

对着一众灵位。王成也会吐露自己的心事,说着自己的想法……

等到祭拜完毕,天已是大亮。

王成又在一众亲兵的拥护下,去了广州府的中央广场。

王成先是祭拜先祖,随即到广场中的英雄纪念碑,祭拜为大明奋斗牺牲的勇士。

与王成祭祖不同,广场中央的祭拜,是格外的庄严隆重。

这三年来的祭拜,也形成了惯例。

爱看热闹的明人,忙完自己的事情,也来到中央广场。

就是为了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祭拜盛典。

此时的广场外围,已是水泄不通。

武卫军封锁整个广场,维持现场秩序。

在广场中央,五色旗子格外鲜明,对应着五个方阵。

分别是黄色麒麟军、青色的青龙军、白色的白虎军、黑色的玄武军、红色的朱雀军。

在军旗前面,则是大明的日月旗。在微风的吹动下,也咧咧作响。

王成的亲兵,在大牛的带领下,在广场站列开来。

五军的仪仗兵,也整齐的向着纪念塔行去。

随即从仪仗兵中走出一人,高声道:“今日我们护卫安平,今日我们护卫你们,为你们站岗。”

语毕。

仪仗兵围着纪念塔,站列开来。

王成一人当先,广州府的大小官员紧随其后,走到纪念塔下首。

“向炎黄的先祖,向华夏族的英雄,为华夏族而战牺牲的英雄……”

“一拜!”

“二拜!”

“再拜!”

随着礼官的唱和。

武官则是行军礼。文官则是双手握拳,躬身行礼。

祭拜仪式虽是枯燥,但极为的隆重。场中的气氛,肃穆的让人感觉压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