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高阶战争》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南太平洋,靠近南极洲的边缘地带,天文所的科考船,正在进行一次极地遥感探测。
老赵和唐羽两人参加了科考,同船的还有高能物理研究员赵语音和秦朝,可见此次科考的重要性。
这次科考的目标是探测宇宙射线的组成粒子,也可能是能量。
由于南极地区天文条件比较好,很少受人类无线电信号影响,特别是这种微观粒子层面的探测。
说实话,在人类聚集地区,到处都是无线电信号干扰的情形下,已经不适合做这种探测。
除非是在实验室人造环境下,可是人造环境怎么可以和天然环境相比。天然环境中,很多物质是人造环境所不具备的。
这次赵语音她们携带了一台大型的粒子分解器。
这台设备,几乎占了科考船一半的空间。只要探测到有效的天文射线,这台机器可以将它分解成最基本粒子或能量。
由于到目前为止,通灵计划项目组,还没有突破世界本源的物质是什么,所以还无法确定这种物质的形态。
但基本的观点还是一致的,无非是物质或者能量,最多就是物质能量的混合体。也可能是相互在不停转换着的混合体。
选择在靠近南极的位置探测,还有一个原因是天文所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射线,与大脑意识控制模块,关系紧密。
这种射线,能够刺激意识控制模块的阈值,从而改变控制模块预设的规则。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惊人的,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已经在逻辑上,可以把之前所有的疑问,一一进行解释。
但是稳妥起见,老赵他们还是申请到了这次科考活动。
至于这种从未出现过的射线,是哪里来的。老赵判断,就是那次星空震荡产生的。
当人眼能够看到这种天文异相时,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发生时间,已经过去好几万年了。
所以射线到达地球时,可能有衰减。
老赵判断,这种情形,在地球过去的几十亿年前,总归有可能出现过。那
么在极地附近,是否还可以探测到他们的残留印记呢。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碰运气式的科考活动。
去做,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此时气温很低,寒冷的风吹得船上的旗帜猎猎作响。船上的球形天线,在以每秒钟半圈的速度匀速旋转着。
船仓内,老赵和唐羽盯着显示屏上的信号,此时一切正常。这台探测设备,与粒子分解器连接在一起。一旦检测到预设的射线信号,粒子分解器就会自动运作起来。
赵语音和秦朝坐在一边喝咖啡,大伙都只穿着毛衣,行动就方便太多了。
船仓内有保温设施,温度刚好。暖暖的房间里,一群人各自聚在一起,关注着各自的工作。俩人这么悠闲地喝着咖啡,好像也没有人注意到。
“你说我们这次能撞上大运吗?”赵语音确实把这次探测任务看成了一次靠运气的活动。
探测获得结果,皆大欢喜。万一没有结果,也只能怪运气不好,或者压根在地球上没有这种射线的存在。
“不好说。不过我有一种预感,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和这次探测任务有关。”
“你的第六感也增强了啊?”赵语音惊讶地问道。
“不是第六感,而是超感知能力。第六感听起来不是很专业,没有学术感。”秦朝一本正经地说道。
“不过我的感知,还没有到达吴预和欧阳石的程度,估计是自己天赋不够吧。”秦朝无奈地自嘲道。
“行了吧,我就没有这种超感知能力,也没有着急啊!”赵语音笑笑说道。
确实,她反应比较迟钝,特别是在感知方面。好在她也无所谓,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这人生的乐趣会不会少了很多?她这么漫无目的地想着。
科考船沿着南极大陆冰层边缘在慢慢移动着。
突然,球形雷达的信号捕捉屏幕上出现一个浅浅的亮点,然后越来越亮,屏幕发出滴、滴、滴的提示音。船仓里的众人,瞬间都把目光投向了屏幕。
“在右前三点钟方向,我们的船在靠近信号源。”唐羽兴奋地大声说道。
“可是,为什么是固定的位置呢?”老赵迷惑地说道。
“按照我们的预期,这种信号的探测源头,不应该在陆地的某个固定点吧?应该从太空中直射下来,才是符合常理的吧?”老赵很不自信地说道。
“不会是探测器坏了吧?”赵语音想到了最坏的情形。
“你们看,我们的粒子分解器也没有开始工作啊。”
“无论如何,都要靠上去探究一下情况。”唐羽对老赵说道。
“对对对,通知船长,靠上去。”老赵反应过来,下了指令。
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反正大家都是抱着碰运气的想法。这种事情,确实不能面面俱到,考虑太周全,机会可能就失去了。
待到科考船停靠在陆地边缘时,信号源头距离停靠地大概还有五公里的距离。
如果要到达五公里外的信号源所在地,需要穿过茫茫的冰原。
中间还有一座裸露的山丘,远远望去,好像一堆灰烬,散落在白色的雪原上,显得那样的黑。
“看来我们需要派人过去。”老赵坐在会议桌前,手指不停地敲着桌面,考虑着。
“我去吧。”唐羽自告奋勇。
“我也去。”赵语音也跃跃欲试。
老赵看了看他俩,这个组合看起来是合适的。但是语音一个女的,在冰天雪地里,万一有什么事,不好照应。
“还是我去吧。”秦朝想了想。
“那么,我们三个一起去。”赵语音知道,要去争这个名额肯定比不过秦朝,不如拉大家一起去,好像还是可行的。
从内心里来说,赵语音确实想去,一方面是对这个信号源的好奇,另一方面也是第一次到南极大陆,总不能错过机会,待在船上吧。
“这样吧,我再把向导和两位安保人员派给你们。”老赵想了想,最后决定道。
这个位置,在计划的路径中,并没有考虑,估计向导也不熟悉吧,好像也帮不了什么,赵语音心想。
不过多一个人,总多一份力量。再说向导在南极冰原上,也有丰富的经验,有什么事也可以请给他出出主意。
于是,就安排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大家对此次实地考察还是很重视的,出行前,六人做足了准备工作。包括物资、代步工具和安全注意事项。
首先下船的是两辆雪地穿越车,从科考船的卸货通道开出后,停在停靠点的雪地上。
然后一行六人鱼贯而出,分成两队上了穿越车。
这种雪地穿越车考虑冰雪覆盖下的地貌特征,为避免过重导致的风险,自身重量极轻,而轮胎又极宽。
所以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是有保障的,只要不掉进冰窟窿里,基本上也没什么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