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朝大召唤之我是朱赋毕》最新章节。
话说暮春三月的应天府笼罩在绵绵细雨中,秦淮河畔的垂柳新抽的嫩芽沾满水珠,却压不住城内沸腾的喧哗。朱雀大街上,白发老翁拄着拐杖颤巍巍跪在青石板上,浑浊的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苍天有眼啊!”他身后乌泱泱跪倒的百姓,都在传阅着新贴出的平反诏书。茶楼酒肆的说书人将醒木拍得震天响,唾沫横飞地讲述着于少保力挽狂澜的旧事,说到动情处,满堂食客无不以袖拭泪。
紫金山下的王府此刻却笼罩在肃杀之气中。朱赋毕负手立于沙盘前,青铜蟠螭灯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绘着《九边图》的屏风上。沙盘里象征石亨势力的黑旗已插满北直隶,而代表己方的赤旗正从四川、湖广两个方向形成钳形。“还不够......”他喃喃自语,指尖抚过沙盘边缘雕刻的睚眦兽首,忽然转身抽出腰间佩剑。剑光如秋水掠过,案头三支红烛应声而断。
“系统!”朱赋毕在心中低喝,眼前骤然浮现半透明的光幕。随着意念流转,金色篆字如流星划过虚空:【统率召唤卡已激活,是否使用?】
朱赋毕说:“我要统率召唤!”
【好!召唤正式开始!】
霎时间,整座书房被七彩流光笼罩。朱赋毕的蟒袍在罡风中猎猎作响,他眯起眼睛,看见五道虚影自虚空浮现。左侧老者须发皆白,手持《吴子兵法》,腰间悬着的青铜剑血迹未干;右侧将军身披鱼鳞甲,手中令旗所指之处,沙盘上的木俑竟自行列阵;更有羽扇纶巾的儒士含笑抚琴,琴弦拨动时案头《武侯遗册》无风自动……
【叮咚!宿主消耗统率召唤卡1张,召唤统率人才!】
【人物1,战国时期政治家吴起,统率104,武力80,智力98,政治102,魅力91】
【人物2,西汉名将周亚夫,统率110,武力93,智力92,政治93,魅力95】
【人物3,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统率96,武力67,智力100,政治110,魅力99】
【人物4,隋唐著名军事家李靖,统率110,武力95,智力97,政治97,魅力96】
【人物5,明朝开国第一元勋徐达,统率108,武力98,智力95,政治90,魅力98】
朱赋毕的目光在诸葛亮虚影上停留片刻。那儒士似有所感,羽扇轻摇间,沙盘上忽然升起八阵图光影。但他终究摇头:“蜀汉虽得卧龙,终究困守西川。弃置诸葛亮,加上一个张辽,在剩下的将领中抽。”
虚空中的光影骤然扭曲,五道身影化作星芒流转。当最后一点星光消散时,身披明光铠的将军虚影凝实如生,腰间三棱箭囊尚带着塞外的风霜。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李靖!】
【原史介绍:李靖,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转而效力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并招抚岭南诸部。武德八年(625年)起在北疆抵御东突厥入侵,贞观三年(629年)以定襄道行军总管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至大漠。因功拜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获封代国公。贞观九年(635年)以足疾为由告退,同年再获起用,统军西破吐谷浑。后改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晚年多病,阖门自守,不预政事。贞观十七年(643年),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肃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
【植入身份:李靖,李广之弟,目前正跟随兄长李广在南直隶前线。】
“报!石贼命开封府60万军队,向凤阳府发起进攻!”一个斥候报告道。
众大臣听闻后都很焦急。
瓷盏坠地的脆响惊飞檐下春燕。朱赋毕霍然起身,蟒袍下摆扫翻沙盘,黑旗如潮水般淹没象征凤阳府的木牌。他抓起案头《凤阳府志》疾翻,书页在指尖哗哗作响:“凤阳作为帝乡,驻军几何?”
“回王爷,仅四十万。”匆匆赶来的兵部主事跪在门槛外,官帽歪斜也顾不得扶正,“其中五万还是上月新募的乡勇,甲胄尚未配齐……”
朱赋毕闭目深吸一口气。他仿佛看见皇陵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正在铁蹄下崩裂,听见龙兴寺的晨钟被战鼓声淹没。当他再睁眼时,眸中已燃起两簇火:“传令!太和现有十万驻军,命亳州、颍州、霍丘三地守军星夜驰援。另着工部即刻征调淮河漕船,将应天武库的二十门神机炮运往太和!”
残阳如血,染红城头“李”字大旗。朱赋毕策马穿过尚未合拢的城门时,闻见空气中弥漫着桐油与硫磺的气息。民夫们正将最后几架床弩推上城墙,铁制绞盘转动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忽然,他勒住缰绳——城楼阴影中,有个青衫文士正在沙盘前摆弄算筹,四周将领竟都屏息凝神。
“你就是李广之弟李靖?”朱赋毕翻身下马,战靴踏碎满地夕照。
青衫文士转身长揖,腰间玉佩与算筹相击清响:“回王爷,正是。”他面容清癯似教书先生,唯有一双鹰目透着塞外风雪磨砺出的锐利,“末将已命人在颍水上游筑坝,待石亨大军渡河时……”
“有几成把握?”朱赋毕打断道,指尖划过沙盘上蜿蜒的颍水。他注意到李靖在“陈州”位置插着七面小旗,每面旗尾都系着不同颜色的丝绦。
“八成。”李靖拾起算筹,在沙盘上划出三道弧线,“石亨必分三路进军:东路直扑凤阳府城,西路经沈丘切断我军与汝宁联系,中路主力强攻太和。末将已在沈丘布下火牛阵,淮河河道埋设水雷……”
朱赋毕凝视沙盘上犬牙交错的标记,忽然想起系统显示的那行数据:【统率110】。他抓起令箭拍在案头:“孤予你全权!太和若失,本王与你同葬皇陵!”
当夜子时,石亨大军前锋抵达颍水北岸。中军大帐内,呼延赞正捧着《太和县志》谄笑:“主公您看,这太和城墙高三丈二尺,护城河宽不过五丈……”话未说完,忽听帐外喧哗。亲兵连滚带爬闯入:“报!颍水突然暴涨,渡船尽数被冲走!”
远在太和县,朱赋毕正在视察军情,会见了当地知县范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