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第287章 什么叫老江湖(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最新章节。

“太子殿下到!”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奉天殿中,朱标大步迈进殿中,端坐在了龙椅上。

对此,朝中的诸位大臣早就习以为常,更无人会对朱家这对父子的礼数挑刺。

对他们而言。

相对于老朱,朱标坐在那反而更让他们舒服些。

“诸卿可有奏本?”

看着龙椅上的小朱越发的进入状态,常升的目光也悄然的扫向一众朝臣。

一月多来,小朱的实用性做派也早已深入人心。

至于朝臣们的用心,架阁库中评了级的奏本就是最好的凭证。

若不是如今朝中还缺人。

小朱说不得已经准备将这部分成绩,正式的列入官员的升迁考评中了。

听见朱标的问询。

群臣之中,如今声势最盛的礼部尚书,韩国公李善长当仁不让的首位出列奏道:“启禀太子殿下,如今秋闱已近,各布政司已将各地记名参加试科举的人数奏报。”

“以直隶为界,南部的记名举子已然逾过三万。”

“其中,以苏州府,江浙一带最为集中。”

“涉及的几府纷纷上奏,请求朝廷调配卫所兵卒进城,协助府衙监考。”

“而北境地广人稀,记名参加科举的人数约为两万,集中在山东以及秦王,晋王,燕王三位藩王封地,四地知府皆尽上奏,言明还有不少举子赶路不便,仍在源源不断而来,请求朝廷下达诏令,开放沿途驿站,安置赶路的举子,并指引方向。”

“最后,还请太子殿下定下秋闱试科举之题库。”

看得出来。

不论是真正为了科举取仕,为国选才,还是为了迎合上意,面对秋闱试科举,各地的知府都拿出了十足的用心来对待。

于公于私,小朱都不能不给予支持。

朱标在龙椅上沉思片刻,当即就对着下方决断道:“兵部着令,令南方奏报几府附近卫所,各自抽调五百精锐,着甲,卸刃,持棍入府听调,再令几府知府征辟府内学府,府衙等地分别安置考生。”

“再令吏部发文,北境各府衙,以徭役为记,征调一批匠人检修驿站。”

“时近九月,北境渐寒,再令各府衙预备些驱寒的草药,姜片及被褥给过考和返乡的举子们备用。”

“考题之事,孤这几日便会定下。”

“考虑此番应试举子更多,还须韩国公早做准备,替这些即将过考进京的举子寻些安置之所。”

“臣领旨。”

见李善长拱手归列,位列其旁的吏部尚书刘崧也便争先恐后的出列奏报道:“太子殿下,迄今为止,赶往各地的举子已全部赴任一月,最早的已赴任近三月。”

“吏部刚刚完成对他们的首轮考评。”

“其中甲上者百,其余最次也有个乙中评,可见在陛下及太子殿下的谆谆教诲,还有六部五寺的历练,让这些后进官员赴任既能上手。”

“对朝廷之国策,施行效果颇为喜人。”

“臣斗胆,请太子殿下将此制列为大明官员赴任之定制。”

同样是奏报。

同样是捷报。

相较于韩国公李善长,这位礼部尚书的捧人和识人的水准显然就差了不少。

小朱坐在龙椅上。

回应的也是相当冷淡,只一个字:“可。”

常升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微微颔首,掩下嘴角那点笑意。

这位今年新任礼部尚书。

上任几月,从没听说他主动在老朱面前表现过什么。

大概是怕弄巧成拙,拍马屁派到猪蹄上,被老朱一刀砍了。

可面对太子监国。

这老小子倒是上蹿下跳的找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作者简介无能,详情移步文内。另作者有一完结快穿文,快穿之狐作非为,感兴趣的可以加书架看一下。)PS:不是大女主文,不喜欢这类的请移步。综影视世界快穿,无固定cp,林一猝死后进入了中,沉浸式体验影视剧中的人生。每个世界都是新的人生,主打一个沉浸式穿越。
一只羊吱
立渊传
立渊传
前朝崩裂,吴梁邺夏四国鼎力,颖水之战以后各国关系相对稳定。男主周游各国五年回来,先遭遇刺杀,接着被王爷安排迎娶渤海公主,各种状况一步一步出现,一直推动着他前行,最终实现他的宏图雄心。
王子余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斗禽兽+系统+多女主+爽文男主孙枫是幸运的穿越了,可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五二年禽满四合院的影视世界。既然有禽兽,那就要以德服人,必须是武德的德!既然有美女,那就不要让禽兽去坑人家了,本就生活艰难!既然人生能肆意,那不得是能开多大就多大,玩呗!
乐农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