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璃院繁星

第七段:参与大院的集体活第110章 满载而归(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49璃院繁星》最新章节。

月光如水,洒在李阳匆匆的身影上。他背着那沉甸甸的背篓,里面装满了来之不易的粮食,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像是生怕惊扰了这夜幕下的宁静,又像是在躲避着什么危险。一路上,他的神经始终紧绷着,耳朵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躲进黑暗的角落。巡逻队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他屏住呼吸,等那声音渐渐远去,才敢继续前行。

终于,那熟悉的四合院出现在眼前。李阳轻轻推开院门,院子里弥漫着一股静谧的气息,但他知道,有许多双眼睛正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归来。

“李阳,是你吗?”张大哥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

李阳轻声应道:“是我,张大哥。”

话音刚落,院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邻居们纷纷从屋里走了出来。小赵第一个冲上前,看到李阳背上的背篓,兴奋地喊道:“李哥,你可算回来了!这背篓里都是粮食吧?”

李阳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可算没白跑一趟。”

邻居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话,眼神中满是喜悦和感激。王奶奶颤颤巍巍地走过来,拉着李阳的手:“孩子,你可真是辛苦了,这么晚还出去为大家找粮食。”

李阳连忙说道:“王奶奶,您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咱们一起把粮食搬进去吧。”

大家齐心协力,将背篓里的粮食搬进了屋里。昏暗的灯光下,米面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那是希望的味道。李阳看着这些粮食,心中五味杂陈,这一趟黑市之行,充满了惊险与未知,好在一切都值得。

接下来,便是分发粮食。李阳按照之前商量好的份额,将米面一一分给大家。轮到张大娘时,她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哽咽:“李阳,你可帮了我大忙了,我家那小子终于能吃饱饭了。”

李阳微笑着安慰道:“张大娘,您别这么说,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分发完粮食,邻居们纷纷向李阳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张大哥拍了拍李阳的肩膀:“李阳,这次要不是你,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这冒险太值得了。”

李阳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危险和疲惫都瞬间消散。但他也清楚,这些粮食只是暂时缓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物资短缺的问题依然严峻,未来的日子还充满了挑战。

“大家都别光顾着高兴了,”李阳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些粮食虽然能撑一段时间,但咱们还得想更多办法。接下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还有什么路子能弄到物资。”

小赵挠了挠头,说道:“李哥,我觉得咱们可以组织一些人,去周边的村子看看,说不定能从农户那里买到一些粮食。”

张大哥也点头表示赞同:“我觉得行,咱们多找几个人,分散开去打听消息,总能找到一些办法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气氛热烈而又充满希望。李阳认真地听着大家的建议,心中暗自盘算着。他知道,光靠自己去黑市冒险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发动大家的力量,寻找更多稳定的物资来源。

讨论结束后,李阳回到自己的房间。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今天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未来的路有多艰难,他都要和四合院的邻居们一起,共同面对物资短缺的困境,守护好这个充满温暖和情谊的家园。他在心中默默规划着下一步的行动,想着如何更好地组织大家寻找物资,如何利用自己的念力为大家谋取更多的福利,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梦里是四合院再次充满欢声笑语,物资充足的美好景象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赤煞
赤煞
前缀可能比较长请耐心观看,不后宫,成长型男主,江衡从少年成为一位掌权者我们每个人都会困在孤岛,逃不出的何止是回忆,还有所谓的命运
过水逢秋
灾变:开局十六亿孢子
灾变:开局十六亿孢子
一只母菌,十六亿孢子,无数母菌子体,于末世灾变中发展血肉科技,粉碎任何阴谋诡计,让蓝星拥抱光荣的进化吧!
吉吉土豆
终有幸
终有幸
关于终有幸:若大的宇宙与外,只有蓝星有生命是否太过孤寂。蓝星外的七位王者蓝星自己人都从未见过。蓝星的护星大阵越来越脆弱…众人所信仰的,也许是相反的。不能逆众,顺而心违。
远遁小鹰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汽车巨头从毫不起眼的螺母板开始!资深汽车工程师曹阳重回1999年,大学还没毕业就被迫回去继承濒临破产的小冲压厂。从螺母板、螺栓、轴承、齿轮,到热冲压成型、差速器、变速箱,让外资零部件巨头颤抖;从PCB板、内存、芯片到电机、电控,外国人能做的,华夏也可以;从车钥匙电池到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实现弯道超车,撼动整个汽车产业链。系统在手,我卷死你们!……做汽车零部件,我是认真的。我真没想造汽车,你
爱喝红茶的兔子
魔法戒
魔法戒
关于魔法戒:千古不变的地狱古城,散布着氤氲气息,人来人往的古城金子塔,鬼哭狼嚎,死尸遍野,这里是因各种匪徒,为生活拮据,各种蟊贼光顾的地方,杀人如麻,却打开了一扇魔鬼之门,末世将被开启,死亡威胁着人类生存,主人公林泉却带着一份使命,毅然与自然、魔鬼战斗的故事。
林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