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顺太祖》最新章节。
徐晨叉手作揖道:“此三种嘉禾皆自海藩佛郎机舶来。”
东叔捻须蹙眉道:“你所言土豆,红薯,玉米诸物,老夫从未耳闻,我大明幅员二京十三省,疆域何啻万里?贤侄欲使老朽效精卫衔木,穷搜天下乎?“言罢以手叩桌,青瓷盏中龙井泛起涟漪。
徐晨道:“侄儿知道这三种作物在京师和天津卫都有种植,听说这两年礼部徐侍郎在天津卫屯垦种植的土豆和红薯,还请东叔您重视,这三种作物,耐干旱,产量大,不挑剔,是救陕西与水火的神种。”
徐晨自袖中取出图卷,但见薯蓣藤蔓、玉蜀黍穗首皆纤毫毕现,旁注小楷详述节气墒情。
东叔沉吟良久,忽击节叹曰:“善哉!老夫当修书三原温氏,彼在宣大经营百年,商队直抵九边。然...“话锋陡转:“可知嘉靖三十七年,严分宜欲引占城稻种?户部耗银三万两,卒为宵小所误!“
徐晨皱着眉头想东叔的意思,这是让自己不在前往不谋其政?
东叔忽展笑颜:“幸得侄儿你的《英雄记》话本,晋商子弟皆以关圣弟子自居,明日便遣快马至太原会馆,旬月当有佳音。“
和东叔商议完购买三种作物之后,徐凡在小武带领下找到了米脂县一个铁匠铺当中。
“大铁锤,俺给你带生意来了。”而后小五又对徐晨道:“先生,大铁锤是米脂县最好的铁匠,刀枪剑戟十八般武器全部能打造,铁盔,铁甲也不在话下。”
明初曾严格限制民间冶铁,后期逐渐放松,现在大明是官营与私营并存,官营铁厂最著名的就是遵化铁厂,主要供应军事和官方需求,而民营铁器则更多用于农具,铁器。
但米脂县有其特殊属性,米脂地处陕北,临近明长城防线,隶属大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军事需求较大,民间的铁匠铺也会承接军队的订单,所以在米脂县的民间铁匠铺也会打造武器。
徐晨拿出自己画的素描道:“我想要打造压水井,铁锤师傅您看看和一丈长的铁管,一分的厚度,要坚固耐用,承得住冲击力,还有这种可以把土刨出来的钻头,,要具有韧性又要坚固,最好用百炼钢打造
大铁锤看着徐晨画的图纸,眉头紧皱,总共几张图纸,但这些东西它全没有见过不说,难度却是一个比一个大,只有几个铁饼是简单的。
他无奈道:“这位先生,您这都是新东西,结构太复杂,难度非常大,即便最简单的压水井,也要二两银子,如果铁管按照先生图纸上的一比一打造,一分的厚度,三寸的口径,一丈的长度,这铁管最起码要重四十斤,光铁的价格就一两银子,还有这种复杂的螺纹,还没有缝隙,这最少要十两银子,至于这个钻头,某家真没有这个本身打造。”
大铁锤惭愧道:“先生最好是去省城西安,那里有高炉,可以把铁炼制成铁水,用沙模型制造先生要的铁器。”
徐晨有的傻眼了,他万万没想到连个铁管,钻头在大明都是高技术产品,大铁锤只能打造出压水井,但没有钻头打通水脉,光靠压水井四周的地下水,那也只能解决一家用水的问题,浇地是想都不用想,甚至铁管的价格如此高昂,压水井的造价比砖石井的造价都高,遭受旱灾的农户根本用不起。
大铁锤想了想道:“先生这些铁器是用来打井的吧?”
徐晨点点头道:“我看米脂旱灾严重,就想为乡人打造水井,解决田地浇灌的问题。”
大铁锤愕然道:“蜀中自贡也有打造卓筒井和先生很像,但他们打的是盐井,圜刃钻头破碎岩石,一个这样的钻头就有几百斤,据说连山都可以凿穿,但打造一个这样的钻头成本高达上百两,当蜀人打出来的盐井,一年也能赚几千两,他们这样打井是划算的,但我们米脂打水井用不起这样的方法。”
这个时候徐成才意识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这个时代有卓筒井能打到上千米深度,这和压水井就没有区别了,之所以没有普及开,就是因为成本太高了,像他这样压水井,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市场,普通的百姓不要说打造卓筒,就算是租一套这样的设备也租不起啊。
徐晨想了想道:“麻烦铁锤师傅打造一个压水井井头,两根铁管,一个30斤的锤,这十两银子是定金。”
这可是一个大生意,大铁锤高兴的接过这定金道:“十日后,先生可以来提货。”
天启5年(1625),六月二十八日,米脂县。
天还没有亮,徐晨就起身,开始在厨房煮粥,小五也来厨房帮忙,两人分工明确,小五烧火,徐晨煮粥。
小五道:“您学问的人,这种粗活就交给俺。”
徐晨摇头道:“这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本来这种事情可以交给米脂县衙,但徐晨是后世人,互联网让他了解太多了,知道这种事情还是亲自动手的好,要不然自己的好意,还不知道会落在哪些王八羔子手中。
就这样徐晨和小五煮了一个时辰,煮了四桶稠粥。
这个时候东叔也起身了,他看着忙碌的徐晨道:“你是名士,这些琐碎事情交给下人就是了。”
徐晨笑道:“这是积功德的事情,怎么能全部交给其他人。”
而后徐晨和小五两人把粥绑在一辆独轮车上,正好一遍两桶,盖住之后,徐晨和小五打算离开。
但东叔拉住徐晨道:“你也打算去施粥?”
徐晨点点头。
东叔拽住徐晨衣袖急道:“城外流民汹汹,饿殍遍野,恐生变乱。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身负文脉,岂可轻涉险地?“忽压低声音:“汝不见天启二年白莲教乱?饥民易子而食,观音土胀毙者填塞沟壑!“
徐晨笑道:“我这是施粥,哪里会有危险,而且我也带来枪。”
东叔已愠色上脸:“汝持短铳如稚童持杵,安能镇虎狼之众?“
现在徐晨是他书铺的支柱,这大半年时间,他的书铺靠着徐晨的小说就赚了上万两银子,他可不敢让徐晨有任何损失。
小五拍一下自己胸脯道:“先生,这事就交给俺吧,俺保证会让先生的粥都进流民的肚子里。”
徐晨道:“遇事不妙,我会保护好自己。写小说就要结交生活记录写小说要见识三教九流之人,我下部《英雄记》打算讲黄巾起义的故事,所以想要了解流民的状态,积累素材。”
东叔这才被说服,但他还是派遣了张大,赵叔两个伙计来保护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