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顺太祖》最新章节。
“咳咳咳!”刘永等人听闻此言,惊得几近失态,面面相觑间,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先生,莫不是算错了吧?”如今朝廷每年所征收的粮食不过两千多万石,可徐晨所言的三万万石,两者相较,竟相差达十五倍之巨,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徐晨神色笃定,拱手道:“此皆为有明文记载的数据,诸位若有疑虑,尽可去查阅洪武年间的典籍。再者,弘治十五年,朝廷重登黄册,彼时天下土田总计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即便依此数字核算,朝廷应收的粮食亦当有一万万两千万石之数。”
“只可惜呀,这许多粮食在层层流转之际,从小吏、仓吏,直至县令、知府、巡抚等各级官员,层层克扣盘剥。到得最后,竟生生少了七八成,仅余两千余万石上缴朝廷。”
“大明并非缺少税赋之源,所缺者,乃是能将税赋足额上缴,且以更高比例押送太仓的改革干吏。当今天子所需,亦正是此等栋梁之才。”
“想当初,天子对东林党寄予厚望,盼其能为朝廷开源增收。然东林党人却为维护江南一地之私利,非但未能增加朝廷收入,反倒设法减少,此乃天子所不能容忍之事。故而天子启用魏忠贤以取代东林党,这便是朝廷党争的关键所在。说到底,皆是为了一个‘利’字。”
众人皆知,一亩土地收三斗税,虽说与朝廷规定的正税有所差异,但除刘永之外,其余诸人皆是家境贫寒的秀才、童生,平日里并非养尊处优之辈,深知大明实际征收的税赋远比这要多。
以往,他们鲜少将征税之事与天下广袤土地联系起来。经徐晨此番详细计算,他们方才惊愕地发觉,地方官吏所收税赋与朝廷实际所得之间的差距竟是如此悬殊。上亿石的粮食,就这样在层层盘剥中消失不见,贪官污吏的贪婪行径,此刻如此具象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刘永怒目圆睁,恶狠狠道:“太祖皇帝当年杀贪官,还是杀得太少了!”
李文斌等人听闻,身形亦有些恍惚。开海之策不可行,盐税之事提不得,矿税征收更是难上加难。一条条本可改善大明当下困境的良策,却因贵族、豪强、士绅、官员等各方势力的牵扯,不但无法施行,甚至连提及都成奢望。可这些税赋本就该归属于朝廷,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利益。
众人只觉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巨网,将整个天下牢牢束缚,动弹不得半分。
“难道我大明竟无一条可改变这艰难局面的出路?”有人不禁喃喃自语。
徐晨朗声道:“当然有!就看当今天子有没有魄力,打击盘踞在盐税之上的外戚与勋贵,盐税收入便可增加;整治江南出身的阁老官员,关税有望提升,清理霸占矿场的地方豪族,矿税便能顺利征收。”
言罢,他似笑非笑地环顾众人,又道:“再者,取消对秀才、举人税赋的减免,大力惩治贪官污吏,如此便能提升征税效率。”
刘永闻听此言,立刻起身,拱手道:“这如何使得?减免税赋乃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此乃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不可轻易更改啊!”
刘家乃是米脂县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加上他堂哥,整个家族出了三位举人,十几位秀才,在米脂县堪称科举世家。百年来,刘家凭借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政策,不断兼并土地,如今米脂县近两三成的土地皆归刘家所有。
李文兵亦面露迟疑之色,道:“如此一来,打击面太过宽泛,朝廷给予读书人的优待本就不多呀。”
徐晨微微冷笑,道:“太祖当年定下优待读书人之策,本意岂是让其减免几千上万亩的税赋?”
刘永闻言,面露羞愧之色,但仍辩解道:“朝廷给予刘某的优待,不过区区两石粮食而已。刘某倒并非在意这两石粮食,只是众人皆如此行事,若我刘家不随波逐流,恐会遭受排挤。”
徐晨长叹一声,道:“革他人之命易,革自己之命难。你连区区两石粮食都不舍得舍弃,更何况那些家大业大、盘根错节的大家族,他们岂会为了朝廷舍弃几百上千万的利益?此乃天子舍弃东林党,转而启用魏忠贤的缘由所在。只是依我之见,如今大明的局势,仅靠一个魏忠贤,已然无力回天。当下的大明,急需如张居正张阁老那般的豪杰之士!”
“张阁老!”刘永等人听闻,眼中皆流露出欣然向往之色。不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是大明百年来权势最盛的阁老,更因张阁老以非凡的魄力和智慧,实实在在地扭转了大明的衰败之势,令大明再度兴盛繁荣。正所谓国难思良臣,这个时代的人,无不深深怀念张居正主政的那段辉煌岁月,只是张阁老的下场也是极其悲惨。
刘永神色悲戚,叹道:“朝廷恐难再出现张阁老这样的豪杰了。”
徐晨点点头,道:“张阁老推行的改革,极大地触动了大贵族、大豪强的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也有所影响。故而,莫说是天子不容许再有一个张阁老,即便是地方豪族,亦绝不可能坐视此类人物再度出现。”
李文兵忧心地问道:“依先生所言,难道这世道的衰败便无可挽回了吗?”
徐晨目光坚定,道:“非也!我们当下所做之事,便是在拯救天下苍生。”
“上千流民,怎可等同于整个天下?”刘永满脸不信。
徐晨微微一笑,道:“自上而下的改革之路,已被各方势力封堵得严严实实。但自下而上的变革之路,依旧存在希望。天下的利益虽已被地主豪强瓜分殆尽,然而,只要能开拓出新的利益,便能激活大明这潭死水。我如今的做法,便是让流民有活可干、有饭可吃,大力发展纺织业。多造就上千工匠,便少了上千流民。”
“我们所行之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重大。救了这上千流民,便汇聚了上千人的力量;若能帮助一县百姓解决干旱之苦,便掌握了一县的力量。而后不断拓展,由一府至一省。待得整个天下百姓皆能安居乐业之时,盛世自然会再度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