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第45章 问罪楼兰王(汉使篇)(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最新章节。

“贵使息怒,不知贵使前来所为何事?”

这时,脸色阴沉到要滴水的楼兰王,看着陆远咬牙问道。

“老子叫你一声楼兰王是给你面子。

老子不给你面子,你算什么东西?你跟谁甩脸子呢?

我大汉素来仁义,不行持强凌弱之事。

可今天我都纵马闯宫了,你不知我为何事而来?”

陆远目露凶光的看向楼兰王。

“这......这......小王真不知晓。”

楼兰王咽了咽口水,之前那阴沉如水的脸色,也变成了笑脸相迎。

“我大汉使者在你们楼兰和龟兹之间的地方,被匈奴人杀了,说,是不是你在其中怂恿?”

见楼兰王变了脸,陆远这才语气平和了些,而后询问道。

“不是,不是,小王怎敢怂恿匈奴杀贵使呢。”

楼兰王有些心虚的回复道。

“不是?我大汉接应汉使的大军就在边上,若不是你教唆匈奴杀汉使,那匈奴使者从你楼兰过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找汉军汇报?”

陆远再次质问道。

“贵使,小王真没有教唆匈奴,小王只是不敢得罪匈奴,但小王更不敢得罪大汉啊!怎么可能去教唆匈奴之人杀汉使呢?”

楼兰王辩解道。

“你真不敢?他们都死了,谁知道呢?”

陆远冷冷的打量着楼兰王,目光不由落在了他脖子上。

瞬间,楼兰王只感觉脖子处有些发凉。

脑袋上不断有虚汗冒出。

“哼,既无证据,那此事就过去了,但下次匈奴使者若来,你们楼兰再隐瞒不报,某便让尔等尝尝我手中之剑利否。

那匈奴使者往何处去了?”

陆远拔出长剑,在楼兰王以及楼兰一众大官面前缓缓扫过,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而后收剑再次询问道。

“他们刚走,说是要去乌孙,现在应该到龟兹了。”

楼兰王连忙开口,瞬间就将匈奴使者给卖了个干净。

“哼,外臣傅介子,告辞。”

得到想要的消息后,陆远再次微微抬手,以示礼节。

随后出了大殿,翻身上马,出宫朝龟兹方向而去。

“咕咚.........”

陆远走了之后,楼兰一众大臣纷纷吞咽口水,有几人甚至被吓的瘫坐在了地上。

刚刚那汉使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宛如是一头猛虎与他们对视一般。

那是一种似乎是血脉压制般的感觉。

嗯,他们这感觉还真没错,陆远在这世界的天赋,那可是有举鼎之力的。

说是有项王之勇,也一点都不过分。

这体质和普通人一比,可不就成血脉压制了嘛。

...............

“呃呃呃,我有罪,我检讨,我还是小看了义父的嚣张程度,我以为他和太后偷偷摸摸就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还能这样。”

“宫中纵马,这是不是太离谱了点?在南越的时候,可没这么狂啊!”

“问题是,那楼兰王一点反应都没有,前面看他阴着脸,我还以为他要表演个大的,结果义父两句话就给他骂清醒了。”

“楼兰王:虽然你闯了我王宫,虽然你杀了我护卫,虽然你对我无礼,但你要是能把剑从我脖子上挪开的话,我还是能给你个笑脸的。”

“又是碾压爽剧,义父要注意下细节,不要太狂了,太狂会降评分的。”

“赌一赌义父这次能不能活着回大汉?”

“包死的,包的啊!”

“一包辣条,包死的。”

“汉使要是活着回去,那不就是没完成任务嘛。”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少年终有一日立于巅峰,过往种种,又是怎样的坎坷?一本回忆录,又留下多少回忆。再次翻起,又存多少故事。
缘初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关于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理之律者的核心里住着一个人?这个人究竟是敌是友呢?哦,原来是个男保姆啊,那没事了。注:文本不好,除了大部分设定没改,一些设定也许改了...吧(当然,觉得不好看可以不看,我只是将心中的幻想写出来而已)。
布说鸭门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穿越大秦,成为始皇第十九子,赢临渊!聪慧伶俐、七窍玲珑、天才少年皆是他的代名词!只因其母为小族之女,毫无背景,故不受始皇待见。直到始皇第三十六年,其大限将至。即便寻来天下无数名医,乃至各种江湖异士,依旧回天乏术,难以为其逆天改命!然,就在大秦众臣心如死灰,始皇绝望之际,多年未曾现身的赢临渊突然只身踏入秦王宫!并决定传授始皇‘六库仙贼’,又称‘圣人盗’!借以盗取生机,实现永生之梦!自此,始皇不再追
山隐雾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