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第216章 杜如晦的意见(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正事办完,王德这才说起其他的话题。

“赵县伯,这些弹劾你不用太过在意,陛下既然让老奴带过来给你看,就是表明不会因为此事处罚你。”

“另外,还有一件事,老奴觉得得提醒赵县伯你一声。”

“哦?什么事?”赵铭看王德说得正经,也好奇了起来。

“赵县伯,你有可能会调去兵部。”王德小声说道。

“啥?我去兵部?”赵铭指着自己的鼻子,脸上掩藏不住的惊讶。

“不是,我特么去兵部吃屁啊?”

王德挥手,让跟来的两名小太监,离开书房,这才低声对赵铭道:“兵部前些时日,收到灵州都督李大亮的军报。”

“军报之中,说安乐县若是没有赵县伯你的力挽狂澜,可能就被突厥给攻破了。”

“李都督还说,要不是因为赵县伯你联系了埃尔金通加,李都督想要打败埃尔金苏尼失,也会困难,即便是胜了,损失也会很大。”

赵铭听罢,顿时明白,李大亮这是帮他向李世民表功呢。

对于军功,赵铭其实并没有太过看重。

他觉得自己当一个工部侍郎挺好,特别还有着段纶这个上司在。

赵铭即使十天半个月的都没去工部,段纶也不会说什么。

这远比上班摸鱼,来得还要爽!

李靖在元日过后,就正式的担任了兵部尚书。

李大亮传回来的这份军报,到达兵部自然被李靖看到。

李靖看完其中内容,当即就拿着去找了李世民。

他的要求就一个,赵铭留在工部就是浪费,应该调去兵部才能让赵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世民见军报之中,李大亮对赵铭推崇备至,不带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尤其是今天,大唐就要对突厥用兵。

李世民和李靖都认为,若是赵铭在兵部,将会有更大的作用。

哪怕不是亲自上战场,但以赵铭的本事,专门针对突厥骑兵,把大唐兵器等改良一下,也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赵铭之前发明了曲辕犁,还有马蹄铁以及抽水机等。

无形之中,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靖,都认为整个大唐,在格物一道上面,赵铭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赵县伯,你先不要急,老奴还没有说完。”

见赵铭又要骂娘,王德连忙阻止道。

“好,你说。”赵铭决定等听完了再骂。

“赵县伯你调去兵部的事情,陛下虽然同意,可也有不少大臣反对。”

赵铭点点头,不用想都知道,反对的大臣就是那些世家的官员。

兵部可比工部更加的重要,不仅仅是权力方面,还有钱财!

大唐军队,训练、武备的修补等等,都是巨大的开支。

要是战时,消耗就更加的巨大。

这其中,能够做的手脚,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李靖想要把赵铭调入兵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要挤掉世家官员。

哪怕只是挤走一个,对于世家门阀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李大亮送来的军报,恰好给了李靖这样的一个契机,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赵铭要来兵部。

只不过,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靖,都没有想到,阻力会这么的大。

王德继续说道:“这次反对赵县伯你调去兵部的大臣,除了那些世家门阀的官员。”

“还有杜仆射,他同时也是吏部尚书,因此他的意见,就算是陛下也会认真考虑。”

赵铭心中有些惊讶,杜如晦居然会反对。

他不是李世民的死忠吗?

怎么这次和李世民的意见不一致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梁辽王
大梁辽王
关于大梁辽王:苟在边疆当藩王第二部,主角杨竞是一名文科生,穿越到古代,割据在边疆,一步一步发展的故事。期间展示了各项封建社会管理制度,没有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只有文科生的各类管理手段。
梦农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关于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本书融合历史推演与权谋智斗,重塑一个杀伐果决、深谙帝王术的袁本初,书写不同于的河北霸业史诗。
左牵黄右擎苍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苏璟重生大明开局签到成首富,本想咸鱼种田,却撞上朱元璋的打土豪大业。陛下,您收商税养宗亲,跟养猪场抽成喂饲料有啥区别?朱元璋拍案而起:放肆!朕养的是宗室,不是猪!于是大明最离谱的君臣互怼现场诞生了:苏璟用签到奖励的忽悠朱元璋搞国企改革皇帝要抄家,他当场掏出手抄本:这可是我给皇家图书馆的预付款当朱棣靖难兵临城下,苏璟突然点亮靖难模拟器系统彩蛋
如烟如梦53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平行时空中,长平之战身死的赵括穿越回几年前,竭尽全力避免了亡国命运,却遭赵王忌惮。蛰伏数年后政变夺权,面对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转变思路向外发展,历经苦战称霸西域,与中原王朝战少合作多,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影响千年的两大帝国,改变了历史格局。
上班苦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吕涛觉得米莱改革力度还不够,于是穿越至战国末期决定搞一场新的社会实验,即以商立国,治国实行承包责任制,所有官员都打包聘请,接受全民监督……
亭云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