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

第108章 镇元子的道(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最新章节。

镇元子看着兴奋的红云,又看了看林赋,立即明白红云此话的意思。

“可超脱而出吗?”

镇元子的声音有些颤抖,双眼瞪大,盯着红云老祖,颤声道。

红云坚定的点点头。

镇元子倒吸一口凉气,红云如此坚定,肯定出了大事啊,红云与自己相交纪元之初,彼此太熟了,各自的情况也是门清。

林赋一脸懵逼的看着两人,什么个意思?打的什么哑谜飞机?

镇元子、红云看着一脸疑惑的林赋,露出笑意,镇元子抬手一挥,天地胎膜地书出现,镇压整个静室。

“贤弟,大哥必须要给你上一课,此事关乎太大,牵扯洪荒,需慎之又慎。”

镇元子以地书镇压静室,隔断天机,又郑重的向林赋解释,才开口道。

“洪荒圣人道德天尊,传法人族,修炼道法,分天地人三元,即天元丹法、地元丹法,人元丹法。”

镇元子将洪荒修炼功法娓娓道来,讲述洪荒之初人族的修炼情况。

镇元子乃洪荒公认的地仙之祖,修为模糊不清,与道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金仙修为境界,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战力却超绝,一般的准圣都对镇元子恭敬有加。

即使七大圣人,对镇元子也是相当恭敬,在修炼体系还不完善之初,经常请教地仙之祖镇元子。

洪荒修炼以追求长生不老为基,凡人修炼人元丹法,需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结丹,捉坎填离,成就神仙之宗,肉身成圣,修得仙体,晋级天仙,炼虚合道。

等晋级金仙,还要经历三灾九难,才得长生,想要与天齐寿,超脱而出,唯有证得圣人之境,方得超越洪荒世界。

此为道教功法之中三元丹法天元、人元、地元之中的人元丹法,亦称“金丹”大道。

镇元子不修道教之人元丹法,食人参果这万寿草还丹,修地元神丹法,乃服食之道,得万载寿元,与天地齐寿,修为介于天元、地元神丹之间,轻而易举。

简单来说,道教修功法,晋级后增加寿元,过程艰辛还有陨落的风险,镇元子吃丹药,直接长生,谁更爽?

所谓三千大道,道道可证道,千条大路,条条通罗马,但跟生在罗马的,没有可比性啊。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神人靠投胎。

镇元子在七大圣人证道之时,也是有机会证道圣人的,依靠地书,显六道轮回,功德成圣,最后却被后土以祖巫之躯抢先。

留给镇元子的道途,真的不多,想要超脱,晋级圣人,必须有更好更多的灵药灵材,人参果树乃鸿蒙先天灵根,想要超越它的,实在太少。

鸿蒙紫气算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仅靠一缕鸿蒙紫气,像是大罗金仙一般合道晋级,镇元子肯定是不行,必须有更多的鸿蒙紫气来炼体,成就圣人之躯,再修神元天元丹法,超脱而出才行。

类似林赋以力证道一样,镇元子去哪里弄那么多的鸿蒙紫气?简直就是绝望之途。

所以,万万年以来,地仙之祖还是地仙之祖,超脱无望啊。

这也是红云见到林赋有如此多的鸿蒙紫气后,振奋的原因,很明显,红云没把林赋当外人啊。

“大哥真是躺赢啊,小弟实名羡慕了!”

林赋真的有些羡慕镇元子,心态放平以后,只要不折腾,长生不老,真正的与天地齐寿。

而手中有人参果树,很多神仙又有求于镇元子,谁没事会得罪这位爷?

再说,镇元子说是地仙,战力早就比拟准圣,地书、七星鞭,神通袖里乾坤,在洪荒也是鼎鼎有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作者简介无能,详情移步文内。另作者有一完结快穿文,快穿之狐作非为,感兴趣的可以加书架看一下。)PS:不是大女主文,不喜欢这类的请移步。综影视世界快穿,无固定cp,林一猝死后进入了中,沉浸式体验影视剧中的人生。每个世界都是新的人生,主打一个沉浸式穿越。
一只羊吱
立渊传
立渊传
前朝崩裂,吴梁邺夏四国鼎力,颖水之战以后各国关系相对稳定。男主周游各国五年回来,先遭遇刺杀,接着被王爷安排迎娶渤海公主,各种状况一步一步出现,一直推动着他前行,最终实现他的宏图雄心。
王子余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斗禽兽+系统+多女主+爽文男主孙枫是幸运的穿越了,可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五二年禽满四合院的影视世界。既然有禽兽,那就要以德服人,必须是武德的德!既然有美女,那就不要让禽兽去坑人家了,本就生活艰难!既然人生能肆意,那不得是能开多大就多大,玩呗!
乐农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