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90,你要搞互联网?》最新章节。
闫明缩着脖子站在黑河电话局门口,北风裹着雪粒子直往领口里灌。
他搓了搓冻僵的手,眼睛盯着灰扑扑的玻璃门,脑子里翻来覆去琢磨着一件事。
当初吴为民发出国内首封电子邮件时,肯定没有想到真正连通国际互联网,这条“数字生命线“,还得等待整整八年时间。
至少在1990年这一年,国内计算机行业还沉浸在本土软件开发的黄金时代。
雷军那小子,此时肯定躲在武大某个暖和的机房内,破解完善着刚刚推出的WPS1.0
“闫小子,冻傻了?“王勇义跺着脚往手心哈着气。“我说大外甥,大冷天的非跑这冰窟窿站着,招待所电话又不是摆设!”
“老舅,昨晚给我爸打电话,电流声大得跟炒豆子似的。”
闫明给家里打电话时就发现,黑河电话局的这程控交换机八成还没升级,通讯质量比沈城落后至少五年。
这也导致,闫明开始怀疑自己的计划是否行得通。
两人正说着,裹成粽子的赵明贺从三轮车上跳下来。
“嘿,金老头呢?不是说好...”话音未落,电话局的门“吱呀“开了条缝,闫明拽着王勇义就往前冲进去。
零下三十几度的天气,闫明觉得在外面多待半分钟脚指头都要冻掉。
进入大厅后,迎面扑来的暖气让闫明打了个喷嚏,用手搓了搓泛红的鼻子。
他就应该听老舅的建议,在暖和的被窝里躺着,等到电话局开门后再过来也不迟。
闫明逮住年轻工作人员就问道。“同志,咱这儿有传真机吗?”
“传。。。传真?“对方一脸懵,“您是说电报机吧?发电报在二楼窗口。”
闫明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传真机这东西虽然在八十年代就引进到国内了。
但对于黑河这种东北边陲城市,还是属于罕见的东西。
正发愁的闫明,突然瞥见门口晃进个军绿色身影,金老头抱着纸箱呼哧带喘走进了大厅。
“闫小子!赶紧接把手啊!“金老头龇牙咧嘴地把箱子撂在长椅上,缓了一会儿后说道。
“基洛夫斯基那小子说,这东西他拿到手以后从来也没用过。”
“还让我转告你,如果这东西被你弄坏了,必须拿高粱酒赔给他,罐头可不行。”
“霓虹原装货!“闫明扯开印着霓虹语的包装箱。
简单的检查了一下传真机的配件,热敏纸这类的东西是否都配齐,特别是电源转接头这东西。
霓虹国产的电器使用的电压可是跟国内不同,要是没有变压器直接插上的话。
面前基洛夫斯基好不容易弄来的传真机,直接就报废了。
“放心好了,我特意跟基洛夫斯基要了变压器。”
“老头子我,还是知道霓虹国和国内的电压不一样,需要使用变压器。”
金老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变压器交到了闫明手中。
“咦?你刚才说的传真机,就是这个东西啊?”
角落里传来“哎呦“一声,先前那工作人员凑过来。“这不前年趴窝的那玩意儿嘛!当时哈市专家来修了三天”
说到这里,那名工作人员小声补充道。
“听说这东西挺老贵呢,当初还是花了不少外汇券买的。”
这话像盆冷水浇在闫明头上。
好消息是本地线路确实支持传真,坏消息是根本没人用过。
当年那台倒霉机器连开机都没撑到就烧了电路板。这个时期的老式电话线带着几十伏直流电,稍不留神就能让精密设备冒青烟。
“同志,我急着往沈城传材料。”
“能不能借用一下线路?费用我们照付”
听到闫明要使用电话局线路。对方顿时面露难色。“这事儿...得请示领导。“瞥见闫明瞬间亮起来的眼神,又赶紧补了句,“但别抱太大希望。
闫明当然听得出弦外之音。
“劳您费心,实在是情况紧急。“不是他死心眼非要赖在电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