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517章 燕王殿下(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最新章节。

高丽偏安一隅,军队长期不经战阵,战斗力极差。

一路上高丽军也没有给明军像样的抵抗,朱棣率领大军一路直抵开城。

开城是高丽旧都,在王建之前,一直都是高丽都城。

只是开城守旧势力强大,王建了加强集权,后来才迁都王京。

没有想到刚迁都没有多久,就被明军在攻破都城,自己也被黑衣僧人姚广孝无耻的杀死。

虽然国王已经迁走,可是开城依然是高丽三大城市之一。

城高池深,又是依山而建,所以易守难攻。

城中有士卒两万,守将是高丽王的王太子王宾。

他是王建的侄子,因为王建没有子嗣,所以被封为王太子。

王建死后,他就是名正言顺的高丽王。

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他王宾不能投降,不光投降,反而誓与城池共存亡。

由于一路上朱棣也没有遇到抵抗,所以朱棣也很飘,以为自己大军一到,高丽人要么望风而降,要么望风逃跑。

在行军休息的时候,他还和朱橚吹牛逼,说是在年前结束战斗。

“四哥,快过年了,我们还能回家过年吗?”

朱棣拍拍朱橚的肩膀说道:“怎么想弟妹了?”

“嗯!”朱橚点点头。

“你放心,跟着四哥干,我一定能让你过年前回到家!”

“嗯,我相信四哥!”

“好,走吧,前面就是开城了,说不定高丽人看到我们的旗帜就落荒而逃了。”

可是,来到城下, 却发现自己错了。

只见城门紧闭,而且城头上还站满了士兵,挂满了旗帜,却没有一面是白旗。

“四哥,这些高丽人是要我们顽抗到底啊!”

看到高丽人居然敢反抗,朱棣顿时是脸红脖子粗的。

“攻城,给我攻城!”

由于是跨海作战,所以传统的攻城器械如撞门车、投石炮,都没有带。

而朱棣为了摆脱朱标的控制,用没有带常升的炮团和蓝花花的炮击跑团。

所以燕军只能先对这城头,用弓弩一顿狂射。

这是是寒冬腊月,护城河已经结冰。

弓弩手射完之后,明军趁机在架设云梯,试图攻上城头。

高丽人的身体素质和明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只要有一小队明军攻占城头,这座城基本上就是被攻克了。

朱标的设想很好,可是王宾也非等闲之辈。

他知道高丽是自己的高丽,开城又是高丽的旧都,王公贵族,富商大贾非常多。

所以他从王公贵族和富商大贾手里抠出很多钱财,犒赏士卒。

不得不说,这招实在是高。

当兵的就是为了拿钱、吃粮,明朝灭亡,就是因为那些士兵拿不到钱粮,所以大批的倒戈。

明末的时候,崇祯皇帝但凡能拿出一千万两银子犒劳士兵,他也不会最后落一个煤山自缢的下场。

王宾为了自己后半生的安稳日子,也是拼了,把老岳父的底裤都给抄了,别说是别的亲戚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关于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魏冉穿越成异姓王世子替身。真世子在封地逍遥,自己在京城当人质?既如此,那就代替他成为真世子。大骊皇帝:魏世子,朕要把三公主赐婚给你!真世子小姨:虽然你是我假外甥,但我是你真娘子呀!真世子:父王,冒牌货抢了我的公主和小姨,我要把身份换回来!异姓王:儿啊,晚了,爹的三十万大军被他给灭了……。
一条沙鱼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一所看似普通的幼儿园,学生却来自历朝历代。李世民的闺女小兕子、朱元璋的大孙朱雄英、幼年扶苏、幼年嬴政、幼年朱高炽、幼年郑经……小朋友们白天上学,晚上把第一手资讯或学会的东西带回古代。朱雄英:“爹,快救娘!娘这一胎会难产!”扶苏:“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幼年嬴政:“媪媪,我看到我未来的儿子了!他叫扶苏,他还会抡语。”……家长群里。朱元璋看到朱棣的皇帝谥号炸了:“老四造反了?”成年嬴政看着刘邦的
棠亿亿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