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最新章节。
“你还笑,身为储妃,不好好约束家人,你知道你多大的罪吗?”
很多人都认为,常蓝两家被打压,是皇长孙朱朱雄英早逝,其实这是不对的。
从史书中看,常蓝两家已经是非常嚣张了。
古时候,为了维护皇权,制造一种君权神授的假象,儒家设定了极为严苛的等级制度。
莫说是皇帝的女人,就是器物,都不是臣子可以染指的。
蓝玉敢私自占有元朝的皇妃,这种事情,只有在礼乐崩坏的末世才可能出现。
蓝玉居然这就做了出来。
常茂更是不得了,年纪轻轻就靠老父亲的战功,封了公爵,还是太子的妻弟。
从小就骄纵不法,横行霸道。
在攻打辽东的时候,常茂更是敢在军营里打人,还顶撞他的老岳父,军中主帅冯胜。
别说是明朝,就是现在,顶撞岳父,也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冯胜也是开国元勋,攻打辽东的军中主帅?
常茂如此桀骜不驯,又没有他爹常遇春一身的本事,难怪朱元璋要废掉他,提拔稳健的常升。
常蓝两家的情况,像极了历史上的卫青霍去病集团。
卫青霍去病就是外戚的代表,刘彻最喜欢的将领,他们生前,刘彻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封赏。
因为功劳太大,卫青已经没有可封赏的了,三个儿子都被封为侯爵。
而且,卫青的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连襟公孙贺也在朝中担当要职,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当时甚至有童谣说:“生男无喜,生女勿忧,子不见卫子夫独霸天下?”
卫青为人又谨慎,知道约束家人,他的业务又精湛,汉武帝就能容忍。
卫霍死后,他们的子孙,开拓不足,扰民有余。
如此骄横的外戚,没有一个强硬的君主震慑,就会危及到皇权。
汉武帝刘彻,就借巫蛊之乱,把卫青霍去病集团连根拔起:皇后被废,公孙贺被腰斩,卫青三个儿子被杀。
在科举没有兴起的时候,外戚、宦官(家奴)、士大夫是主要的官员来源,他们共同构成了封建的统治架构。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李唐打天下的时候,李渊就是用李世民、李元吉、李孝恭为代表的李氏集团。王世充也是让王家子侄辈为战将。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和皇帝都是亲戚,甚至很多都是嫡系血亲,就难免骄横不法,威胁到皇权。
兵者凶器也,在战争年代,任用父子、兄弟、亲戚,也是无奈的选择。
战阵一结束,偃旗息鼓的时候,就要用士大夫来和宦官集团与之抗衡。
之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就是外戚、宦官和士大夫三权争立。每次一个派别掌权,都是血雨腥风。
你方唱罢我登场,三方斗的是天昏地暗。
因为没有更好的选举官吏的办法,皇帝也只好听之任之。
很多所谓的贤后,就开始抑制娘家势力,不想让娘家人参与朝中事务。
直到科举制度的产生,皇帝才慢慢拜托了这种困境。
依靠科举考试,皇帝把人事任命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因为皇帝不肯放权,科举考试提拔上来的官员,慢慢形成一种官僚体系,效率低下。(官僚制度效率是很低的,可以参考一下播州之乱和萨尔浒之战。)
但是,来自王朝内部的危机少了。
尤其是,宋朝以来,除了赵光义有杯弓蛇影的嫌疑之外,就没有权臣篡权。
战争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点,要打仗就要集权,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就采用的是秦汉时期的制度,给了官员手下很大的权利。
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这也给了他们结党营私提供便利。
这就就不难看出,朱元璋为什么担心儿孙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