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女帝灭国后,我放平车轮封城三日

第291章 四国轻视,咱们人才怎可能去大夏(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帮女帝灭国后,我放平车轮封城三日》最新章节。

“所以臣认为,即便大夏真的开出了非常丰厚的条件,也未必能打动诸国的才子。”

说到这,长孙无忌顿了顿又补充道:“其次,即便真的有人去了大夏,这些人就真的会对大夏绝对的忠诚吗?就一定是大夏所需要的吗?”

“比国力,其实诸国都差不多,比文化底蕴,中国诸国,哪个不比大夏要强的多?”

“李文浩的这个毒计看似是在挖诸国的人才,其实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长孙无忌的话说完了,在场的大臣们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李文浩想了想,沉声道:“对,辅机说的很对。”

“朕也觉得大夏的这个什么移民政策,始终是缺少点什么东西。”

“大夏确实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变得强大,但这样还不足以让那些人才真正的背叛自己的国家。”

“看样子这次李文浩怕是要失策了。”

“可这个家伙的想法,倒是给了朕一些启发。”

“他们大夏可以搞,我们大唐为什么不可以呢?他们大夏想要吸纳人才,我们大唐也需要。”

“要说名声,我们大唐能比不过大夏吗?”

众人笑着点点头,脸上满是自豪。

虽说之前他们和大夏交手被打败了,但那并不能代表大唐不行了。

放眼诸国,只有大唐的留学生是最多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大唐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在他们看来,大夏吸引人才的这个方法,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完全是个笑话。

……

大明。

朱棣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

“大夏的这个移民政策倒是有点意思,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朱高炽首先站了出来,拱手道:“父皇,儿臣认为大夏此举,纯粹就是痴心妄想。”

众人的目光瞬间就集中到了朱高炽的身上。

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睛,饶有兴致的看着他,“是吗?说说看……”

朱高炽上前一步,一脸严肃的分析道:“这些年大夏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以至于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无敌的,这是非常错误的判断。”

“他们现在想要凭着大夏强大的实力来吸引人才,可笑至极。”

“谁会因为一个刚刚崛起,没有底蕴的国家而舍弃自己的母国呢?”

“哪怕真的有,但那样的人才绝对不是大夏所需要的。”

“再说了,现在的大夏也不具备完全碾压诸国的实力。”

“别的国家我不知道,但我大夏的人才,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

“再说,这大夏对官员实在是太过苛刻,据我所知,大夏的官员早就心生怨言了,就连大夏本国的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其他国家的?”

“不过既然大夏可以利用这个手段招揽人才,那我们大明同样也可以。”

听着他的话,众人连连点头,觉得朱高炽说的太有道理了。

朱棣满脸赞许道:“不错,说的好啊。”

“这个大夏就是走的太顺了,以至于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了,都忘记自己以前是个什么德行?”

“凭什么就觉得诸国的人才会去大夏效力?”

大汉。

“大夏这一招漂亮,朕怎么就没想到还能这样吸引人才呢?”

“既然大夏能做,我们大汉也可以。”

汉武帝刘彻的脸上,满是笑容,没有丝毫的担忧。

下面的臣子们却是面面相觑,眉头紧锁。

他们现在开始有些搞不懂大夏的想法了。

汉武帝淡淡的说:“要说底蕴的话,中原诸国之中,有谁比得过我们大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少年终有一日立于巅峰,过往种种,又是怎样的坎坷?一本回忆录,又留下多少回忆。再次翻起,又存多少故事。
缘初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关于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理之律者的核心里住着一个人?这个人究竟是敌是友呢?哦,原来是个男保姆啊,那没事了。注:文本不好,除了大部分设定没改,一些设定也许改了...吧(当然,觉得不好看可以不看,我只是将心中的幻想写出来而已)。
布说鸭门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穿越大秦,成为始皇第十九子,赢临渊!聪慧伶俐、七窍玲珑、天才少年皆是他的代名词!只因其母为小族之女,毫无背景,故不受始皇待见。直到始皇第三十六年,其大限将至。即便寻来天下无数名医,乃至各种江湖异士,依旧回天乏术,难以为其逆天改命!然,就在大秦众臣心如死灰,始皇绝望之际,多年未曾现身的赢临渊突然只身踏入秦王宫!并决定传授始皇‘六库仙贼’,又称‘圣人盗’!借以盗取生机,实现永生之梦!自此,始皇不再追
山隐雾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