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最新章节。
阎鸣泰见皇帝没有对自己做出惩罚,心里顿时松了老大一口气。
“李邦华现在在哪?”
何如宠赶忙答道:“回陛下,前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已经致仕归家!”
“起复他为兵部右侍郎,并协理京营戎政!”
听到皇帝要起复李邦华并协理京营戎政,以张维贤与朱纯臣为首的一众勋贵,心情不由得一沉。
这李邦华可是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好不容易将他弄回家了,没想到皇帝又要将他给弄回来,而且还是继续协理京营戎政,真是头疼。
看到皱着眉头的朱纯臣,朱由校朝他高喊道:“成国公?”
暗骂一声倒霉后,朱纯臣出列答道:“臣在!”
“你对起复李邦华有意见?”
“臣没有,李侍郎公忠体国,乃大明栋梁之材!”
“明白就好,朕希望你能做到心口如一!”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朕记得前大理寺丞杨一鹏也是致仕在家吧?”
何如宠赶忙答道:“陛下圣明!”
“吏部缺个右侍郎,就他了!”
“是,陛下!”
“工部还差个右侍郎,朕就帮吏部再找两个吧,起复前少詹事徐光启和前户部右侍郎毕懋康,徐光启专司负责屯田与新作物推广之事,毕懋康负责军器制造之事,再征调孙元化、王徵、宋应星与陈经纶四人为工部主事!”
何如宠满脸懵逼地问道:“陛下,臣知晓孙元化与王徵二人,但不知这宋应星与陈经纶二人是何方大才?”
“二人对农事颇有研究,吏部征调他们的时候,让他们从福建和浙江带一些番薯、土豆等高产的新作物回来,以后他们主要配合徐光启推广这些新作物!”
“是,臣明白了!”
“陈奇瑜、孙传庭、洪承畴、卢象升四人现在分别在哪?”
何如宠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询问四人,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如实答道:“陈奇瑜现在是陕西兵备副使,孙传庭在天启五年就已经致仕归家,洪承畴现在是陕西左参政督延绥粮道,而卢象升则是山东按察副使兼大名知府!”
“升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起复孙传庭为顺天巡抚,升洪承畴为陕西右布政使兼兵备副使,调卢象升为登莱巡抚,李嵩回京勘用!”
既然知道明末四杰的辉煌轨迹,朱由校岂能错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很想现在就升洪承畴为陕西巡抚,但奈何他现在在陕西的官职有点低,要是无功高升巡抚,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没记错的话,现在的陕西巡抚胡廷宴是个草包,到时候可凭军功再升任陕西巡抚甚至是三边总督,而不再是那个剿抚皆不得力的杨鹤。
现在陕北的大起义开始呈现燎原之势,他洪承畴未来并不缺快速升迁的军功。
至于将卢象升卢阎王从大名知府升到登莱巡抚,实在是朱由校太过于喜欢,也相信他一定能够胜任。
登莱在应对辽东建奴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朱由校还需要能文能武的他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登莱巡抚不仅管着登州与莱州,还管着东江镇的军需粮草和对建奴的跨海作战。
虽然何如宠很想说皇帝的任命不合规,但有王绍微与许宗礼两人的前车之鉴,他敢将不满说出来吗?
“臣遵旨!”很显然,他不敢!
“毕自严去哪了?”
“毕尚书刚致仕归家不久!”
“起复他为户部尚书都饷辽东登莱兼天津保定巡抚!”
现在建奴奴酋换成了比努尔哈赤还要难对付的黄台吉,而且即将面临着辽东、蓟州与东江镇因长期拖欠军饷引发的一连串兵变,从而坚定了黄台吉翻越蓟州边墙进入京畿劫掠的决心。
所以,直面建奴的登莱、辽东与蓟州的军需粮草,就显得尤为重要。
毕自严是崇祯朝早中期难得的理财能臣,而且曾经还在天津给辽东都饷了整整五年。
既然他理财是一把好手,那就再给他加点担子,负责大半个北直隶政务与辽东登莱前线军需粮草调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