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78:送知青老婆去高考》最新章节。
虽说她跟着自己离开了螺岗岭农场,但她与当初那些知青一直都有书信来往。
当初那批知青参加高考的参加高考、回城的回城,个个都闯出了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
唯有少数在农场吃不了苦,嫁给了当地人的,才留了下来。
嫁人后日子虽说没当知青苦,但后头那几年也是悔青了肠子。
毕竟农村跟城市,就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2000年以后,城市的医疗、住房、教育、交通,哪一样儿不是远超农村?
李盈虽说不是因为怕吃苦才嫁给的自己,但她也的确是被困在了农村,没办法跟那些知青一样天高任鸟飞,所以才会抑郁不得志二十年。
想到这里,周长安就继续说:“不管你是要考回上海,还是去广州,我都支持你。”
上海的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的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都是一等一的好大学。
李盈高中的时候成绩就好,她努力几个月的话,考这几间大学的希望真不小。
若真的能考上,以后不管是住房、医疗、户口,乃至孩子的教育,都比留在村里当小学老师强得多!
李盈一开始以为周长安是为了宽慰自己,所以才说出让自己再次高考的话来。
但这会儿见他神情严肃,甚至还列举了好几家重点大学,她就意识到他不是在敷衍自己。
她沉思好一会,随后说:“长安,如果我真的考上了,咱们至少得分居两地四年。就算你愿意等我四年,你爸妈也不会同意的。”
大姑姐早就嫁人了,长安算是家中长子。
底下的长青、长福一个在念职校、一个在念初中。
长青念的职校不花钱,每个学期还有点补贴。
但长福每个学期的学费、伙食费都要长安出,长青的吃穿用度也是从家里匀出来的。
长安从农场回来后,就靠种桑养蚕赚钱。
那点钱压根不够一大家子开销。
家里钱不够,就全靠她一个月30块的工资贴补。
她要是真的考上了大学,家里一个月少了30块的收入,别说公婆不乐意,怕是两个小叔子都会有意见。
“你是我老婆,又不是他们老婆,你管他们同意不同意。”
周长安态度很明确,“总之你就安心备考,到时候你考上了,我就跟着你去,咱们不分开。”
她之前的工资大多都拿来贴补家里了,如今他们两口子手里的存款不会超过一百块。
考上大学以后,虽说不用学费,还有补贴,但省城开销比村里大,没钱可行不通。
他必须在她考上大学之前将这些钱赚出来。
他周长安虽说不是读书的料子,但胜在记性好,也肯吃苦。
他清楚的记得,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连带着当地的英石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那时英德不仅诞生了一批专营英石盆景的工艺厂,英石还成为对外贸易产品,开始大量销售到英、法、德等西欧国家。
国内市场也随之逐步打开,英石开始走向全国。
他是2005年死的,那时候英德已经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园林石集散地。
有几百个工程队活跃在全国各地承接园林工程,将英石运往全国多地用于园林景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