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江灯》最新章节。
而这一去,便已到了今秋。
也在今秋,巴山,他终于收到了回京调令。夜雨淅沥,他独坐窗前,心中百感交集。回京虽是他这一年来的期盼,但妻子的病情与朝廷的复杂局势又让他忧心忡忡。
在此刻,他也只能独自面对着这漫长的雨夜,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可,他要等的黎明,最终还是没有等到。
当李商隐冒着大雨赶回长安的时候已是深秋。城门在雨中显得格外萧索,守城的士兵裹紧了蓑衣,不耐烦地检查着过往行人。
他顾不得换下湿透的衣衫,直奔家中。推开院门的那一刻,他看见老仆跪在阶前,泣不成声。
“老爷您怎么回来的这么迟,夫人……夫人她……”老仆哽咽着说不下去。
李商隐只觉得天旋地转,踉跄着冲进内室。床榻上空空如也,只余一袭素衣整齐地叠放在枕边。他颤抖着手抚过那件衣裳,仿佛还能感受到她的体温。
案几上放着一封未寄出的信,是写给他的。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笺,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义山吾夫:见字如晤。近日身子愈发不好了,夜里常常咳血难眠,憾是等不到你的归期,想起你曾说要去江南看烟雨,我便绣了一幅江南烟雨图,可惜还未绣完……”
信纸从他手中滑落,他这才注意到案几旁的绣架上,一幅未完成的绣品静静地躺着。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垂柳依依,却独独少了画中人。
李商隐跪倒在绣架前,失声痛哭。
那之后的日子,他如同行尸走肉。每日除了整理晏媄的遗物,便是枯坐在院中的桃树下发呆。昔日的同僚来看他,劝他振作,他却只是摇头。
直到有一天,他在整理晏媄的诗稿时,发现了一首只有和泪泣血才能写出的让人神伤的诗:
“白首未伴实不憾,
水墨江南惹云烟。
聊生原非弹指梦,
余岁应如淡泊渊。”
他提笔对上道:
“自此魂萦梦里寻,
经年遗恨泪满襟。
愿历三生偿一世,
宁负凌云不负卿。”
她劝他淡泊,可他看着她写下的墨迹,又怎么静然处之,他不能疯狂地向外去发泄,于是,从此他开始疯狂地写诗。每一首都饱含着对晏媄的思念,字字泣血。这些诗很快在长安城中流传开来,人们都说,李商隐的诗,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然而诗名鹊起并未给他带来仕途上的顺遂。他因直言进谏,得罪了当权者,被贬为地方小吏。在任上,他勤政爱民,却始终郁郁不得志。
多年后,他终于辞官归隐。收拾行装时,他带上了那幅未完成的江南烟雨图。
江南的春天,烟雨朦胧。李商隐独自站在画舫上,看着两岸垂柳依依,小桥流水。细雨打湿了他的衣衫,他也浑然不觉。
“晏媄,我终于带你来看江南的烟雨了。”他轻声说道,从怀中取出那幅绣品,轻轻展开。
细雨落在绣品上,晕开了未完成的针脚。恍惚间,他仿佛看见晏媄站在烟雨中,朝他微笑。
那一夜,他在客栈中又记起了在巴山写下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烛旁手稿凌乱,他伏案泣涕,窗外,江南的夜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就像永远也不会停歇似的。
梦境中,他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恍惚间,他仿佛在江南的烟雨中看到晏媄向他缓步走来,来陪他剪这西窗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