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刘琰对自身的价值,很清楚。
他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他本人明明白白世人皆知的那个刘姓的皇族身份,以及他公开承认先帝刘备的“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这个身份标签。
这个,很重要。
非常重要。
异乎寻常地重要。
所以,刘琰的政治立场也就坚定得异乎寻常。
凡是先帝说的,都是对的。
凡是先帝做的,都是对的。
凡是先帝反对的,都是错的。
——就这!
刘琰最喜欢和诸葛亮聊天,因为诸葛亮的智商超高,总能让刘琰感觉如沐春风,且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重大,对蜀汉帝国的贡献卓越,无可替代。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情商吧。
甚至有时候,诸葛亮丞相会暗示都乡侯爷,某些事情,除非您老出面,否则,放眼整个蜀汉帝国,根本没有第二个人可以解决!
比如,李严事件后,刘琰就是在诸葛亮丞相的暗示下,第一个站出来告发李严“谋国”,所谓“谋国”,就是“谋反”。
李严的罪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所以,当都乡侯爷在朝堂上“嘡嘡嘡嘡”一阵慷慨陈词之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都乡侯刘老爷子,才是蜀汉帝国当仁不让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既然证据确凿,对不起,其罪当诛。
这个时候,该主角诸葛亮先生出场了——
诸葛亮丞相却谏言皇帝刘禅网开一面,因为李严也曾经是先帝托孤重臣。
刘禅也不得不对李严网开一面,将其剥夺所有权力后,削职为民,不再续用。
但就在今年年初,这都乡侯刘琰却闹出了偌大的动静,直接将皇帝陛下架在火上炙烤。
说起来,这事情并不复杂。
按照蜀汉旧例,新年伊始,三品以上的大臣们家眷需入宫向皇后祝贺新春。
这是皇后娘娘与大臣们的家眷之间情谊的一种表达方式,意在表示君臣和谐亲如一家。
蜀汉帝国地域狭小,所产有限,所以,大臣们的待遇很一般。
帝国很穷,但人家皇家人厚道啊,这就叫——礼物不够亲情凑。
从先帝那时候起,就有了这一个规定。
而大臣们的家眷入宫贺新春,同样也代表着大家这是在为生民告天,为蜀汉帝国祈福。
上下一心,内外无别,君臣和睦,共度新春。
刘琰年纪早就朽得要不成了,他的生活上属于工资基本不用,女人基本不动的状态。
但老刘却新纳了一房小妾胡氏,貌美如花,言谈举止甚是得体。
刘琰的老妻早已不在,为了表示对小妾胡氏的情感深厚,便在春节期间,让胡氏入宫觐见当年的皇后,现在的皇太后吴氏。
这胡氏入宫之后,言谈举止,深得皇太后娘娘的喜爱。
于是,这胡氏就在宫中一直逗留月余才归。
其实,对于皇太后而言,自己对这胡氏的好,未必就是真的很喜欢她。但为什么吴太后还要如此作为呢?
还不是刘琰的政治地位实在过于清高了些,自己这样做,既是做给老都乡侯刘琰本人看的,更是做给朝中的其他大臣们看的。
但吴太后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善心之举,竟然惹出了滔天大祸!
因为,蜀汉的皇宫实在太小了,就武担山那一片,能建多少房屋?
因此,太后皇后住的地方,都相隔不远。
那也就是说,皇帝刘禅与太后住的地方,也都不远。
一开始,老刘琰也还觉得这是皇家对自己这个革命老前辈的额外荣宠恩赐,但很快,就有一些流言蜚语逐渐传扬开来,说什么的都有。
流言蜚语天生就具备飞速流传的属性,并且总会真真假假,让人云山雾罩的,闹不清楚。
都乡侯刘琰就这样,被裹挟其中,难以逃避,更难以自拔。
起初,他还觉得传播这些流言蜚语者很是可笑,渐渐地,又开始觉得这些人很可耻。
但最后,他终于觉得自己很可悲可怜了。
因为传播流言者,言之凿凿,说了许多胡氏和皇帝之间的“相濡以沫”的情形,仿若亲见一般。
再联想到皇帝刘禅那段时间确实根本就没有上过一次早朝,一次,哪怕是仅仅一次,也没有!
哪个君王不早朝?
不早朝的君王都是什么样的货色,刘琰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
蜀汉很小,也很穷,所以,刘禅的后宫连皇后带嫔妃才女,加起来也就七个,他甚至一度抱怨相父不理解他,不支持他扩张皇室血脉的强烈愿望……
世上事,怕就怕“认真”二字。
这句话简直就是真理。
一旦进行认真深究,刘琰就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迹象。
比如,他觉得上次皇帝刘禅看他的眼神儿不对劲儿,像是充满了诸多戏谑,和不甘。
再比如,胡氏本身出身并不高,否则也不至于委身他这个糟老头子为妾室,因此,胡氏一直对他尊敬有加,并且对于老刘的诸多“非礼”行为,一直抱着欲拒还迎的态度,时不时还会蹦出一句如“糟老头子坏得狠咧”之类的言语冒出来,让老刘欲罢不能,因而更加宠爱胡氏。
但是,自从从宫里回来后,这胡氏就像忽然转了性子一般,整天冷冰冰一张俏脸生寒,一副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死样儿。
“怎么了,莫非被皇帝摸了,老子就摸不得了?”
老刘琰越想越不对劲儿。
但老家伙也是一个倔驴脾气——“老子还就要摸你,莫非皇帝摸得,我老刘就摸不得!”
而那胡氏却也来了倔脾气:“牛不饮水你强摁头,老娘还就不尿你这一壶!”
这一下,热脸真真地贴了冰屁股——这让老刘抓了狂。
这下,他算是开窍了,彻底相信了那些传言的真实性。
士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