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李遗也连忙过去,给魏延跪下,行礼,口称:“侄婿李遗见过魏家叔父!”
魏延连忙将二人搀扶起来。
按说,李遗作为南中豪族,而且其父李恢去世后,李遗已经袭了父亲的兴亭侯爵位,比魏延的南郑侯爵位也只是低了两等而已,二人之间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更无任何亲戚关系,是可以不跪拜的。
但李遗还的按照妻子那边的礼节,照做了。
关银萍泪眼婆娑,看见魏延,如同见到了娘家人,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伯父、叔父、兄长等。
说起来,蜀汉开国元勋之中,就数关家败亡得最快也最彻底。
关羽大意失荆州走麦城,与儿子关平一起罹难,尸首两分。
关羽的首级,由曹操做主,以王侯礼葬在洛阳关陵。无首尸体葬在当阳玉泉寺的关陵。而成都这里,只是建了一座空空如也的衣冠冢。
关羽的后人中,次子关兴过早为国捐躯,留下一子关统,却又很早去世,汉寿亭侯这一脉,也就没有了后人,只留下一个关银屏远嫁南中,还带有政治和亲的意味。
父亲去世后,与父亲最为亲厚的先帝刘备,车骑将军张飞,也都相继去世。
每逢年节,以及父亲的祭日,关银屏也只能在这遥远的南中,给父亲上一炷香。
想到自己父亲和二位兄长都已经不在人世,关氏连一个给长辈烧纸钱的男人都没有了,怎么能不悲从中来。
魏延将李遗搀扶起来后,转身将关银屏抱在怀里,自己也忍不住流下滚滚热泪。
看到关银屏,没法不想到关羽,想到关羽,没法不想到先帝刘备以及张飞赵云老黄忠……
这一代人,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啊……
而且,自己也差点就死在陇西,而且是以一个“叛国者”的身份被一刀枭首,满门族灭……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凭什么啊……
大家曾经相约,宁愿战死在疆场之上,绝不病死在卧榻之中。
从先帝刘备开始,有一个算一个,张飞、关羽、黄忠……哪一个不是死在疆场之上,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傅肜说:“蜀汉只有断头将军,岂有投降将军!”拔刀自刎。
习珍说:“宁为汉鬼,不做吴臣!”然后,拔刀自刎。
……
每每思之,无不心性激荡,心潮澎湃,令人神往不已。
而自己呢,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好在自己没有死掉,没有因为“叛国”而被“枭首”,但自己的活着,却更加具有讽刺意味。
二人见人思故,情难自禁。
身边诸人虽说不能完全走心,但见此情形,也都情不自禁,跟着掉落金豆子几颗。其中尤以包子黄崇为甚。
包子和关银屏虽说相处机会非常少,但世人皆曰“刘关张”“刘关张”,在于当事人而言,更是将彼此看做自己家人一般亲近。
黄崇的感慨万千,更难以开口言说。
许久之后,在众人的劝说之下,魏延和关银屏才止住悲伤,其他人也唏嘘不已,频频擦拭眼眶。
三位将军都是跟着老一辈几位战神出来的,自然都是有很深厚的感情。
整体来说,蜀汉军中,还算是比较抱团的,尤其是李严被拿下后,基本没有多少明显的帮派间隙。那些所谓的帮派之争,更多体现在朝堂上的文官体系中。
众人重新落座,都上了茶水,关银屏自然要打问魏延为何到此,魏延自然也要问询李遗银屏二人为何来到平夷。
魏延的“死去活来”当然不好说明,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大家也都能理解,倒是李遗关银屏这次来,却带来了一些让人吃惊的消息。
“南中,将有剧变!”
李遗的第一句话,便将屋内诸人震撼得头皮发麻。
接下来,关银屏主动开口,李遗只是做些补充。
“三天前,我建宁李氏核心层的几个人在一起商议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却将我家相公瞒在鼓里。”
“说是李氏核心层,其实并不准确,就是我已经过世的老公爹的二弟李享三弟李沛二人。”
“这二位叔父与我公爹各自分家,是建宁李氏嫡系主脉的二房三房话事人,老公爹在世时,二位叔父也随之上位,成为南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二人那两房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
絮絮叨叨的话语中,众人对他们带来的情报逐渐明朗起来——
原来,自李恢去世,兴国亭侯的爵位自然由李恢的嫡长子李遗继承了,李遗虽然还在守丧期间,有爵但却无官身,属于白丁一个,但政治地位很高,未来得到蜀汉帝国的重用是必然的。
也因此,李亨李沛二人对于侄儿李遗也还算好。
但随着南中时局风云变幻,牂牁郡糜烂如斯,蛮族人蠢蠢欲动,李享李沛的心,也就逐渐迷失在乱局中了。
李恢横空出世之前,李氏虽说也算南中豪族大姓,但远没有今日豪横。李恢本在刘璋治下任一小小僚属,但因为他的睿智,提前预判了外来的刘备集团一定会战胜益州刘璋集团,预先选择了刘备。
更因为李恢能力高强,孤身入马超军中,说服马超来降。
接下来的事情,便恍如开了外挂一般。
马超很是给力,直接杀奔成都,威逼利诱之下,吓得刘璋一众拱手投降,益州不战而降。
再后来,第一任庲降都督去世,李恢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二任庲降都督——这需要刘备给予莫大的信任,才会让一个南中豪族做庲降都督。
“以夷制夷”的政治思路,从李恢任职南中,就已经开始执行了,而非诸葛亮后来征服南中后,重用蛮王孟获才开始。
庲降都督,相当于整个南中的王!
所以,在李恢任上,不管怎么说,他李氏才是最大受益者,整个家族势力也如南中漫山遍野的藤蔓相仿,获得空前发展壮大,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随着势力的增长,李氏族人的心,也越来越大了。
“既然孟获可以王三江口,刘胄可以王且兰,建宁李氏王南中,为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