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门

第113章 成都往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古文曰:有文明必有大江(大河),有大江必有大城,所谓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不仅中国,全球都是,只因靠水吃用用水方便,运输方便,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有能力承载更多的人口。

成都,这个享誉世界的都市,从其建城历史轨迹上来看,正好佐证了此一惯例。

战国后期,巴蜀分巴国、蜀国,秦张仪司马错征巴蜀,陈壮治蜀,始建成都城,号为大城。

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张若治蜀。

张仪与张若维修大城,新建少城。少城者,小城也。大城在东,少城在西,二者连接为一城,号为“成都”。

新筑的成都城城墙为夯土建筑,绕城一周共计12里,城墙高7丈。城墙下部为仓库,上面皆建有房屋、城楼、射箭栏等。成都县衙本来在赤里街,张若将其迁徒到少城内。

大城内修建郡府衙门及大量其他的衙门,另设盐、铁官衙,任命长官和僚属,例行职责。

又,修整里阓,市张列肆。整个城池的规划,都是仿咸阳规制。即城形大体为长方形,城内布局具有明显的、较封闭的里坊制特征。这也是当时关中、中原等地城市的共同特征。

此时,成都城市基本完成了整体格局,其后,增增补补,但大的格局,便在此时奠定。但此时的成都平原尚不能称“天府”,因为水患异常严重。

李冰治蜀(约前277年~约前238年之前),大兴水利,大搞建设,除创建都江堰外,直接涉及成都城郊的建设项目有:疏通成都“二江”、建“七桥”,开石犀溪,把成都的“市”南移于郊外“二江”之间及检江南岸,形成了成都城600余年“二江成市”的布局。

“二江”绕成都西、南行,隔开了成都市区与西、南方向的交通。修桥通路是“穿二江”后的必然步骤。传言,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李冰之前,成都西、南边已有江水存在。有江,就一定有桥,“七桥”并非全属新造。长老所传“李冰造七桥”,包括新建部分桥梁及改造部分旧桥梁。在李冰建桥后,成都城外“二江”上共有七桥。

永平桥:为由少城西北出城的干道所经。

长升桥:位置约在今永陵东北五百米左右。

冲治桥:位置约在今奎星楼城墙外墙附近。

市桥:位置约在今西胜街西口与西校场正门之间。

江桥:位置约在今文庙前街靠近南大街一带,为成都大城出城南行的干道所经。

笮桥:从地理条件看,此地可以架木桥或石桥,但李冰时或将架桥任务分派给当地夷人,让其自建,并本着尊重民族文化的观点出发,同意他们建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索桥。此桥同时又是一道景观、一个文化符号,一直为后世所承。

也由此,成都,正式成为蜀中第一城。

李冰治蜀,水利建设尤其出彩,成都平原再无水患之忧,从此,号为“天府之国”。

西汉初,武皇帝以成都为中心,开发西南夷。于是,大量官史、军队来到成都。旧成都城已不适宜需要。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下令重筑成都城。

重筑之新成都城,将秦时小城、大城全部包括在内,又主要向北、向东拓扩。所谓“都门二九,四百余闾。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新城建有多达18座城门。

“九桥带其流”一说,成都城在李冰时期“七桥”的基础上,又有增加。其中之一为成都城北郊的升仙桥(后世驷马桥一带)。

秦灭蜀后,到汉末,至蜀汉的579年间,蜀中一直较为安定,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几乎完美地错过这几百年来的诸多战乱杀戮,所以,经济繁盛,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甚至到西汉中期,成都县就已经有人口户,仅次于首都长安户,跃升为全国第二大城邑。

刘备入蜀,称汉中王时,开始在原成都城北以武担山为北墙,以原城北墙为南墙,建设宫城。原成都北门为宫城南门。

宫城与原成都城保持着可分可合的关系。它向北有所拓展,宫城与大城少城有水道可通。故而,宫城既可视其为成都城中之城,也可视为城外之城。形成有机的“一而二”“二而一”的独特格局。

章武二年,自猇亭之战大败后,刘备还驻永安。而此时,成都大小事务,皆付与诸葛亮。冬十月,昭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正式掀起成都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此时北郊宫城项目已经竣工,九里堤水利工程项目正式上马。而南郊建筑项目则为惠陵和修建蜀汉宗庙项目。

九里堤地处后世成都市金牛区洞子口九里堤。原堤位于郫江东岸,东起现北校场附近,西至九里桥,全长十余里,历史上曾号称九里长虹。

此地水利工程当肇始于李冰时期,两汉时期一直使用。但因为九里堤之地——“其地洼下,水势易超”,内江(郫江)洪水,每夏冲堤、溃堤之事亦在所难免。诸葛亮在此筑堤,防洪、护堤、护岸,改造景观,乃势之必然。

更为重要的是,为漂运修建宫城所需木料等,要大规模维修这里已年久失修的打捞木材的码头。

至此,成都城市的格局大定,延续至2000年后的新中国时期,才会再有大的变化。

而城南万里桥,名曰万里,却是有典故的。

万里桥位置约在后世成都市南门大桥(俗称老南门大桥),李冰时初建,三国时诸葛亮又赋予它新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都江堰水系中最为着名的历史文化名桥之一。夷陵之战后,先帝薨,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期间再三叮嘱吴蜀交好之必要性,此一去,举国之重,立国之功,系于一肩,殷切期盼,费祎感同身受。

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该桥由此而得名,直至后世今日,不曾改。

蜀汉承汉制,皇帝即位次年预作寿陵,将作大匠负责营建陵地。所以,蜀汉国立,章武二年,刘备便在城南营建寿陵。

陵地用地7顷,其中陵墓用地1顷。陵深13丈,堂坛高3丈,陵高12丈。但第一个入葬此陵的,却不是皇帝刘备,而是先前就已经去世的甘皇后。

之后,诸葛亮治蜀期间,在城西南靠江营建锦城,检江便又称锦江。

由此,成都格局大定,北倚武担山渐次为宫城,大城少城,南则为帝陵和锦城。

武担山与惠陵,正好在南北一条直线上。

凌晨,成都的南门(江桥门)刚刚打开,城门卫士睡眼惺忪地正在拉拽厚重的裹铁木门,放下吊桥,就听见远远有马蹄踏地“轰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振聋发聩,显然不是一匹马。

卫士都是老卒了,一听,便知是四马狂奔,伴随这马蹄声的,是马脖子上的铜铃声,清脆悦耳,密集撩人。

还有嘶哑的嗓子一直不间断地嘶吼着:“南中大捷——刘胄授首——南中大捷——反贼授首——”

城门卫士闻言大喜,急忙弯腰狠狠地将城门拉到最大宽幅,自己也旋即背靠城墙而立,生怕被快马带倒,遭了无妄之灾。

转瞬间,四匹高头大马狂风卷地一般,就蹿进了城门洞子。然后,钻进了成都城,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城门卫士只看见信使头顶飘扬的长长的雉鸡翎。

城门卫士狠狠吐了一口唾沫,高声嘶吼起来:“南中大捷——反贼授首——南中大捷——反贼授首——”

城门不远,内城墙下面,便是卫戍部队中军的宿营地,很快便涌出很多军卒来,个个激动的神情难以自持。

“龟儿子的,总算来了好消息!”凡是听到这消息的士卒们,无不长出一口气。好久以来,成都被各种层出不穷的坏消息笼罩着,不仅是普通民众,就是这些军中老卒们,也早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先是南中糜乱,且兰国立;然后,诸葛丞相去世,魏延谋反;后来,魏氏子祸乱南中,揭杆举旗,庲降都督府兵败不知所踪;最后,为了冲击魏氏侯府,死了许多人,就连前车骑将军李严都“无疾而终”……

这一桩桩一件件,还少吗?哪一件放在平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竟然都集中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毫无征兆地发生了。

成都的人们已经疲惫至极,对于坏消息,几乎免疫了,反正,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指不定哪一天早上醒来,这天,就塌下来了呢。

此时,街面上本来就只有极少的人,基本都是赶早要上朝的官吏,匆匆走在寂静而又宽阔的马道上。马蹄声,传檄声惊天动地,官僚仆从们,无一不惊悚莫名地赶紧让开中间大道,然后,便都惊喜地议论起来。

马蹄声、铜铃声、嘶吼报捷声,声声入耳,顿时便将整个成都城市都惊醒了,惊得一惊一乍的。

很快,各个街区小巷弄堂里,便都响起了锣鼓声,呼叫声,叫好声,骂娘声……

四匹马穿大城,自动分开,两匹前往前丞相府,现在的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公事房,另外两匹继续狂奔,过大城北门,便是宫城南门,一头撞入宫城里面去了。

800里加急信报,拥有直接在宫城中奔马的权力,任何人不得阻拦。

当然,他们能够跑马的宫城,只是皇帝办公的地方,不包括后面皇帝皇后妃嫔们生活的后宫庭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世界成为骑士
穿越世界成为骑士
林悦本来是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子,她意外身亡后穿越到一个有着假面骑士的世界,并且获得了变身骑士的能力…(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
一一坤一一
【网王】与神之子的二三事
【网王】与神之子的二三事
带着前世记忆重生到这一世妈妈的肚子里,加藤安子直到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穿越进了的世界。可她既不是哪个主角团成员的亲戚,也没有成为哪位王子的幼驯染。甚至从小体弱多病,注定和网球这样的运动无缘。自认为是路人的她,就这样在剧情外游离了将近十六年。偶然一天,加藤在医院的天台上,遇到一位忧郁美少年……本文关于网球赛事的描写较少,大部分内容围绕两位主人公展开;女主和幸村差了一岁多,算是姐弟恋;立海大关东十六连
采蘩祁祁
大唐日不落帝国
大唐日不落帝国
穿越到开元二十四年,成为唐玄宗早夭的幼子,面对这坑儿的爹,李璥生怕在长安被人玩死,挖空心思想要逃离长安,享受逍遥藩王的日子。然而,距离安史之乱只有十九年,他却只有五岁,这盛唐即将落幕。主角别无选择,为了大唐,为了自己,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历史...
龙飞宇
栋婷异世录
栋婷异世录
关于栋婷异世录:异世异界,争霸武林亦或者是兵戈天下?儿女情长,又有多情浪子!男主张浩栋、女主张淑婷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未知异世界!
十桐命不同
四合院:我老婆冯宝宝
四合院:我老婆冯宝宝
本书没有动不动就杀人的剧情,介意勿看穿越成何雨柱,遇到了不靠谱的街溜子系统。街溜子系统开局抢了一人之下女主角冯宝宝给何雨柱做老婆。且看何雨柱带着冯宝宝如何叱咤四合院
路人甲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