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这样的气候,人舒服,动物也舒服。
所以,昆明郡山林之中的动物尤其多,而最多的,自然还是野猪。
现在,包子他们围猎大型动物已经有了经验,最大的经验,便是鼓动当地最出色的猎人加入其中,成为向导,并且在猎获中给予这些人最多的回报。
如此一来,包子他们虽然在豪酋那里卖相不堪,但在山林散居的蛮人那里,却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和拥护。
而这些散居在山林之中的蛮人,才是真正的好猎人。他们本就是靠打猎为生的,这些人在和包子他们相处之后不久,便有了归家的感觉,甚至有人便要求随军而去。至于家属嘛,这天大的难事,在包子他们眼中,简直根本就不叫事儿!
当年,诸葛亮深入不毛,回转成都时,便带走万余户蛮人,因而组建了五部蛮兵,这便是现在蜀汉最出色的山地特种兵——无当飞军。
在包子他们眼中,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蛮人,更是蛮人精锐中的精锐。只要他们愿意,或者去成都安家,或者就在本地郡城安家,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也因此,魏延离开时留下的500悍卒,在兴古郡膨胀了一倍有余,在这昆明郡,再次膨胀,已经不低于1500人了。
也就是说,这只队伍里的蛮族人已经占据了大头。
但让人颇感诧异的是,这些蛮族人加入队伍之后,这只队伍的战力,并没有下降许多,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但毕竟兴古郡之后,队伍便没有真正在战场上开干过,战力这个事情,不真刀实枪地干过,谁也说不清楚。
沈腾也早就发生了这个问题。
对于队伍的膨胀,其实沈腾乐见其成。
咱南中好不容易走一遭,该留下的,自然必须留下;而该带走的,也必须带走不是?这些,可都是人才啊,虽说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用途,看不出价值,但这些人能有机会掌握在自己手里,总归比散养在这南中的山林沼泽之中好吧。
也因此,对于队伍的纪律要求,沈腾一刻也没有松懈过。
这是必然,咱好好的百战悍卒,不能因为加了些蛮族人进来,就没了规矩,那岂非捡了芝麻丢习惯,何必!
蛮族人和汉族军卒们全部被打散成军,基本上,队伍的骨干还都是汉人,但不排除有一些表现十分优异的蛮族人,就那样冒出了头来。
必然当初在平夷城表现得十分猥琐的公牛,就是那个吃喝拉撒都必须守在盐包堆上的家伙,拉嘎部落的,现在已经成了伍长。
其实,在包子他们几个人的心里,熊大熊二才是最好的蛮族带头人,但一来他们志不在此,二来,沈腾对他们还有其他的用途,所以,暂时一直呆在沈腾身边。
最近,一枝花貌似非常低忙碌,整天忙的不见人影子,而熊大熊二生活的唯一原则便是——女王在哪里,我们便在哪里。
所以,三个家伙自从来到昆明郡这里后,就几乎消失了一般。
老王伉有个好习惯——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这天,饭后,王伉又带着沈腾继续每日的运动项目——散步。
其实,昆明郡守府的事务并不复杂。
整个南中各地郡守府县衙几乎都一样,只要没有汉蛮纠纷,只要没有发生蛮族暴动,几乎就没有事情可以做。但一旦发生,就是大事,捂也捂不住的大事情。
自从沈腾他们一行来到昆明郡以后,老爷子就把手头上的诸多事务全部交给僚属们去处理了,他自己只做一件事情——拉住沈腾不放手。
老爷子心里明镜似的,这队人马的主心骨就是沈腾,一路行来,诸多好事儿,也都出自沈腾。这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了,不紧紧攥在手掌心里,岂非白白便宜了别人?
永昌郡那边的老吕都已经来人来信催了好几次了,要求王伉放行,银坑洞的蛮婆祝融夫人也来信催促了好几次,说你这老家伙再不放人,我就当你绑架了我的义子,小心老娘带人来你昆明郡放火烧了你的郡守府!
王伉当然知道这婆娘只是纯粹的威胁,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
所以,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但这两边来人来信的事情,都被严密封锁了,一点也不敢让沈腾知道。
老不要脸的蛮王孟获强收沈腾为义子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也深为老混蛋的智商感觉惊诧——怎地就被他给抢了先呢?平夷城那么多精明人都干嘛去了?
另外,老混蛋当初可是拍打着胸脯说过了,这义子干儿在南中所有的花费,都是他银坑洞包圆儿了。
所以,王伉一点也不担心自己接待如此浩大一只队伍的开支,所有的好东西,可着劲儿地给,郡守府没有钱,那有什么关系,都给老子记账上,等他们走了,立马就派人挑着账本到银坑洞去结账,还怕那蛮婆不给么?
三江口丢不起那个人!
孟老混蛋什么都不多,就银子多,银坑洞就是一个大银矿,世世代代多少年挖下来,怕早已经堆积如山了,都没处使去,长霉了吧。
另外,当年诸葛亮征服南中之后采取的“以蛮治蛮”,享受最大红利的,便是孟获这老混蛋——银坑洞所在三江口方圆几百里,这可是昆明郡的眼窝子,膏庾之地,直接划给孟获做了蛮王的藩地,由他自治。
甚至为了牵制永昌郡吕氏,又硬生生地将三江口从昆明郡划归永昌郡。
老混蛋不仅是南中唯一的世袭罔替的蛮王,更在蜀汉政府那里挂名御史中丞,拥有专行监察不法大权,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力!
此次,好不容易有机会花孟获的钱干自己的事儿,老王伉做得理直气壮。
别说那孟获不在南中,即便他现在赶来昆明郡,老家伙也敢将那老混蛋软禁在这里,好吃好喝好招待。反正,花的都是你自己的钱,爷一点也不心疼。
此时,老郡守和沈腾又在院中散步,旁边无人跟随。
这已是每日晚饭后的例行公事。
白天里,沈腾自然也会出去走动,文山田七早已经实地考察过了,确如老大人所言,漫山遍野,但此物也是怪哉,就只生长在文山所辖几地,出去,便没有了。
该做的事情已经布置下去。
其实,事情很简单,便是让农户山民们选取成熟的田七收获了,晒干,由郡守府派专门的人来收购。有多少收多少。
当初,沈腾还有点担心农户山民们的银钱如何兑付,老爷子却哈哈哈大笑起来:“小子,你干爹那里的银子都长霉了呢,要多少有多少,你花这点银子,不过九牛一毛而已,甚至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提起这个便宜“干爹”,沈腾一时语塞。
沈腾不知道如何接老郡守的话头,那便宜干爹的事情,当初原本没有当成一回事儿的,也就当做了闹剧一场,没想到,人家干爹那边却当了真。
他们前脚离开兴古郡,后脚人家三江城的人就带了几车银子去埋单。
那话说得:“你兴古郡说多少就多少,我银坑洞绝不打折。咱家王妃说了,三江口丢不起那个人!”
想想,也好,有总比没有强。
找个有钱的干爹,少奋斗多少年呢,对于自己来说,确实会有很大的帮助。最起码,自己想创个业什么的,初始资本总该有了着落不是?
只是,不知道老干爹老干妈会不会给自己一个“小目标”。
“老爷子,你的意思——动用银坑洞的钱,来帮助昆明郡发展中药事业?”
老爷子鬼魅地一笑,道:“非也!”
沈腾看着老爷子,表示不解。
老爷子晒然一笑:“沈小子,你那干爹干妈早已经富得躺金砖银锭上睡觉了,咱昆明郡这点小钱,人家哪里看得上?”
“您老这里,不是缺少本钱么?”沈腾不好意思的笑了。
“你啊,还是对咱这里不了解!”老爷子笑着对沈腾说道。
“其实,咱南中大族有的是,银钱也绝不缺少,问题就是,一直没有什么好的产业,让人家掏钱!”
沈腾眼前一亮。
他还真是没有想到这一辄。
其实不论是昆明郡,还是别处,哪里没有豪族大姓?哪里又会缺少这点银钱?要知道,昆明郡比永昌郡还大还中心,更是南向商道的中心位置,既不缺少豪族大姓,更不缺少蛮酋洞主。
另外,人家郡守想要点什么东西,还需要现钱么?直接打个欠条不就是了,需要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就是沈腾对于这个时代行情的不了解才导致的无知了。
“那药材收了之后呢?”老人问道。
问的,很有点意味深长。
这个——才是问题的核心。
沈腾的心思转得飞块,他自然知道老大人的意思。
谁都知道,你将药材收了之后直接运走,对于药材产地来说,所获不过是一个蝇头小利,而假如你将后续产业链都放在此地,则对于当地的经济带动,才更大更实惠。
沈腾面露难色。
最为难的,便是手边根本就没有后世那种专业的科研人才,而自己在化学方面,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好多事情,他都只是一知半解,凭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根本不可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
所以,他原本的设想,就是将药材一股脑运到成都去,再想后面的事情。
而且,这些中药材,如就当做生药材进行售卖,其实也很难卖出好价钱来,不转化,就没利润。
更有一点,市场,根本就不在南中!
但很显然,这老爷子就吃定了他,不希望他将盈利的大头放在昆明郡以外了。
“小子,老夫可不是故意为难你。”老爷子狡黠地一笑,“你前几天拿出来的东西,各种竹制品,包括你所谓的什么竹片席,以及那劳什子的麻将,其实都非常容易复制,门槛太低,唯有这药材一道,非轻易可以复制。所以,你得给老夫留在这里才好,不能轻易拿去给人做了嫁衣裳。”
“非是老夫贪心,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南中,宝贝儿遍地都是,但真正能造福一方的,少之又少啊。”
沈腾一阵头大,但那又如何?
他不得不点头。
在这老爷子面前,沈腾颇有一种被吃定的无力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