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刀白凤,你可听明白了?”
老郡守的语气,看似平和中正,但其中的威势,却是难以抗拒。
名叫刀白凤的汉子显然迷惘懵懂得一批,一时间不知道老郡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也知道人家既然已经开口,断没有忽悠他的道理。再加上最近诸多传闻,说是兴古郡那边来了高人,人送外号:“点石成金手”,也许,老大人真有好事给咱这一族了……
想通此节,刀白凤噗通一声跪下,重重给王伉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就走了,连一句话也没有。
“好一个淳朴的汉子!”沈腾暗笑道。
老爷子的手段果然高明,只言片语之间,便将最大的一族给摆平了。
“余下的各位,还有什么委屈?都说来给老夫听听?”
鸦雀无声。
唯有许多喘息之声。
继而,几个蛮人跳起来,跪下去,给老大人磕三个响头,嚷一句:“咱这就回去请洞主长老前来见老大人!”
瞬间,整个大厅的蛮人走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些僚佐在那里目瞪口呆。
老人家视若无睹,只对沈腾和周邦彦招招招手,道:“走吧,后面书房叙话。”
周邦彦连忙上前,搀扶着王伉向书房走去。
书房内。
谈话已经进行很久。
“不是老大人想的那种吃法。”沈腾再次强调。
桌案上放了一包青绿的叶子,显然是从勐海带回来的,都已经有些干枯了,幸好,还没有丝毫霉烂的迹象。
老大人拈起一片叶子,放在鼻端仔细嗅闻,又放在手上把玩许久,淡淡地问:“小子,老夫这次可是把自己架到火堆上面去了,你小子要是不争气,忽悠老夫,这把老骨头呀,就送给你下酒!”
沈腾笑得脸上的肌肉都酸了,连连摆手道:“您老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又不是造原子弹氢弹!”
“原子弹氢弹是什么蛋?老夫没见过,大鸟蛋么?凤凰蛋?很难得一见?”
沈腾都快要憋出内伤了,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有狠狠点点头,道:“是的,此弹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沈腾本想就这样搪塞过去,谁知道老大人却做了真,回头对周邦彦道:“俊逸,你记下来,切莫放过了,有机会,定要拿那原子弹氢弹来给老夫品尝一下,被这小子说得神乎其神的,都要流口水了。”
那边周邦彦连忙去拿了笔墨做记录,还仔细问沈腾是“原子弹氢弹”究竟是哪几个字,最后,在后面还写上日期,地址。
看来,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家伙。
沈腾哭笑不得。
话题又回到茶叶身上。
“杀青、揉捻、晒干而成晒青茶,然后,蒸压。蒸压的过程中,制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再经长期贮存陈化为自然陈化普洱茶。放置愈久,陈香愈浓,故而,也就愈加珍贵。”
那边,忙着记录的周邦彦插了一句话:“公子,该怎么吃呢?研磨成粉?”
“非也!”沈腾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吃茶的方式,汉人中流行的是末茶,就是将炒制的干茶碾磨成粉末状,水烧开后,倒入其中,所以,后世所谓的喝茶,在这个时代,叫“吃茶”,是真的吃进去的茶。
蛮人中间,哪里有这么复杂,就是将茶叶炒制干燥后,直接放水里烧煮,与后世倒是颇有些相似。
蛮人食物中多肉类,故而油腻,这茶有天然的去油腻功能,所以,基本上蛮人饭后的最爱。
蛮人爱篝火,往往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燃起一树桩什么的,再在上面吊个土陶罐子,这茶就一直烧,大家随意取来饮用。
久而久之,蛮人对于茶的普及和认知程度,甚至远远超出汉人了。清凉解毒去油腻,温肠胃暖身子等,没有什么是一碗大叶茶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就两碗。
但茶叶也有不好的,便是不好存放。蛮族人无所谓,因为每年这树都会发芽生叶不是?人家既不需要长途运输,也不需要长期存放,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
世人皆爱新茶,而沈腾却说的要“陈茶”,“愈陈愈香”,这倒是足够新鲜的说法了。
“对,我知道这与老大人您的认知不同,但要想这个行业做大做强,改变,是必须的!原理是什么呢——”
沈腾又为难了,因为这“愈陈愈香”在后世,本是个司空见惯的道理,放在这个时代,他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才能让他们既能理解,又不觉得生硬——
“之所以越陈越香,只因勐海晒青茶自然陈化和经沤堆发酵制成后,有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会逐步形成特有的陈香风格,陈香随酯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较高。茶汤自然也就越发醇厚浓郁。”
老爷子皱着眉头,闭口不言,显然,沈腾的说法过于晦涩难懂,根本就没有打动他。
而那边的周邦彦则直接停止了记录,这里面的道理也说不上完全不能懂,不就是发酵嘛,但其中有好几个字儿,他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曾经喝过的陈年普洱茶,有令人着迷的枣香、荷香、参香和樟香。”
“又说那话!”老爷子眯缝着眼睛看沈腾,“你小子到底是何方神圣?怎地就喝过这陈年普洱,又吃过那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原子蛋氢蛋?”
“不不!”沈腾连忙摆手辨别,“老爷子,那陈年普洱,我是真的喝过。至于那原子弹氢弹嘛,咱没那个福分享受,也不想享受,就我所知道的,东方大海的某一个小岛上有一群叫‘小日子’的人,才有那个福分!咱呐,不需要!”
“‘小日子’?什么狗屁名字,又来消遣老夫不是?”
周邦彦看看沈腾,再看看老郡守,很不自信地问:“沈公子,‘小日子’这一句,要记录下来不?”
沈腾连连摆手,这要是记下来,传到后世,万一让那“小日子”知道了,规避了,岂非不美?
讲完了道理,他又交代周邦彦,要制作许多模具,将这所谓的普洱茶做成许多款式来,小如丸药、糖果状、沱茶、饼茶、方茶、牌匾茶、柱形茶、巨型圆饼、象棋、金瓜、金元宝……
周邦彦一边记录,一边问询,什么是糖果,什么是金元宝,什么是象棋……这谈话就就显得啰嗦极了,折腾得那一向严谨的周邦彦都有些不自信了——这倒是沈腾所没有想到的。
夜已深。
夜宵完毕,老大人早已经坐在那里迷糊了好一阵了,醒来,继续挑灯夜战。无论怎么劝,都不肯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