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门》最新章节。
大帐内,祝融氏就座后,该来的全来了,大家开始议事。
“针对眼前这个局面,大家都发表一下看法,畅所欲言,不需要有什么顾忌。”马忠一上来就先给会议定了个调子。
这也就是说,大家随便说,甚至都不需要考虑彼此的身份背景,想到什么都可以说。
马忠的话音刚落,大家不自觉地都将目光看向祝融氏,因为在这里,若按照政治上的身份,人家是蛮王妃,比庲降都督的地位还高。若论年纪,她是这在座所有人的长辈。还有一层,人家是沈腾的老干妈。
祝融氏也不谦让,笑道:“按说,这些羌蛮僰蛮都已经没了活路了,但我板楯蛮也是南中蛮族的一支,怎么说也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若一举将他们都打杀了,老身我这心里,也还是有点不忍。”
祝融氏的随口一句话,就已经定下了许多蛮人的生与死。
但大家又都非常理解她,毕竟大家都是蛮族的一支,真要说起来,蛮族与蛮族之间的区别其实并不大,不过是因为南中多山河阻碍,导致大家生活习惯迥异,长久以往,形成了习俗而已。
蛮族与蛮族之间,不仅不应该相互争斗,反而应该互相帮扶才对。
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事实便是如此。对于祝融氏一开始给城中蛮族未来处理方案的定调,张嶷首先就表达了不同意见。
张嶷不单纯是一个成熟的将才,更在政治上有着杰出的才能。
张嶷缓缓开口道:“王妃所言,末将不才,也有一点意见,请大家参详参详——”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张嶷。
纵观蜀汉帝国历史中,真正在南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马忠张嶷这对搭档绝对排名第一,堪称“黄金搭档”。
“某以为,全部歼灭,不可取,但全部放生,更不可取。”张嶷的目光在众人脸色扫过,“僰蛮降而复叛,且有杀害我越巂郡守一事,首恶者冬逢李求承二人已经伏诛,但冬渠却诈死潜逃至今,影响极其恶劣。其余人等,我无所谓,但冬渠,必须死!这颗人头,我要定了!”
张嶷的话,有理有据,你祝融氏身为蛮王妃,为蛮人说理求情,我理解,也支持,但是,该死的人,必须死,谁说也不好使。
若说祝融氏将事情推到了正常的轨道之外的话,张嶷则又把事情给拉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之上。
对于南中治理,张嶷和马忠就信奉一样:恩威并施。
包子几个年轻人基本上不会有意见发声,他们年纪太轻,南中的治理,他们脑海中还仅仅只有杀伐一项,其余的,但凡涉及到稍微高一点的层次,就不是他们几个年轻人可以置喙的了。
沈腾更是不愿意说什么,他的身份太复杂,且又敏感,他清楚南中治理,是个牵扯到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诸多事项的大工程,非有高超的政治措施不能奏效。
而且,他更知道,眼前的马忠和张嶷,都曾经在蜀汉治蛮这件事情上,有着光辉灿烂的辉煌历史。
珠玉在前,他何必再叽叽歪歪呢。
上次,关于天下大事,他说的已经够多了,下去后,老干妈曾经专门去找他谈心,“言多必失”,是老人家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
祝融氏并非不让沈腾发声,但沈腾对三国“休兵止战”的说法,很可能会为他将来惹下祸患。你想“休兵止战”,假若人家不想呢?假若人家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战争,而是政治的衍生物,在政治上,尽管祝融氏并非专家,却自认比沈腾这个政治小白强多了。
沈腾深以为然。
说来说去,足够分量对此事发声的,也就是马忠、张嶷和祝融氏三人而已。
马忠善谋,张嶷善断,而祝融氏却占了一“蛮王妃”的身份优势。
马忠看看祝融氏,再看看张嶷,脸色淡然,再看向沈腾,问:“沈老弟可有见教?”
沈腾一笑,答道:“都督说笑了,小可一切都听都督的。”
马忠点点头,也不再强求,脸色肃然,清了清嗓子,道:“我的意见,其实和各位的意见并无两样,治蛮也好,治汉也罢,不外乎恩威并施。对于那些首恶者,必须诛除,以儆效尤!而对于那些从众者,能放过便放过。但是——”马忠站起身形,整理了一下思路,“放,要看怎么个方法。不流血,显然是不行的。”
祝融氏颇为赞许地点点头,表示同意马忠的意见。
张嶷更是无话可说。关于治理南中一事,这两位“黄金搭档”不知道谈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思想上,早已经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听到马忠说“不流血,显然是不行的”这句话,包子几人的眼睛顿时放射出光芒来。
沈腾插了一句话进来:“最好先给这些蛮酋都定个性,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意见,便于有的放矢。”
马忠赞许地点点头,道:“沈老弟所言极是,马某也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冬渠,必死。僰蛮人,或生或死,无所谓。羌蛮人,我倒是有个小心思,嘿嘿……”马忠自己笑了起来,大家都看出来,这家伙笑得很不厚道。
祝融氏一脸严肃地看向马忠。马忠这个庲降都督,随口一句话,就已经给很多人判了死刑。不由得她不上心。
马忠将氛围感拉得满满的,看见大家都被他的话牢牢吸引住了,效果不错,便接着说道:“我想放这狼族一条生路,但是,他们只能向西。”
大家都明白过来,马忠依然在打这狼族的坏主意,要将这祸水西移,让他们去祸害更多的羌蛮人,其实不过是为了给蜀汉帝国的开疆拓土制造机会罢了。
说到底,他还是想在南中“搞事情”,给不再执意北伐的蜀汉帝国制造新的政治热点。
“假若他们不愿意去呢?”黄崇在认真思考之后,提出疑问。
张嶷则大笑道:“不去可不行。”
马忠也笑着对黄崇点点头,道:“一路向西,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就凭饿了么?”李球小声发问。
李球的问题,才真正涉及到了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操作,才能让这些该死的家伙一路向西而不是向南向北?就凭饿了么?
在于马忠而言,他其实是非常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兵不血刃达成所愿,南中的军事力量毕竟太少,战损一个都是莫大的损失。若是战损太大,则这仗即便是打赢了,也是一个惨胜了结。
何必呢。
对于目前的蜀汉政权来说,接下来的这个阶段,可能是建国以来真正开始放下刀枪养精蓄锐发展民生的第一步,马忠可不想北伐的战火硝烟尚未散尽,南边再起刀兵。
一步错,步步错。
但蛮族人之间,最好硝烟多多,刀兵四起。
沉默良久。
祝融氏缓缓开口道:“要不,我派个人进去游说他们出降?”
祝融氏说这句话,几乎连她自己都没有底气。
大家你瞅我,我瞅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才好。
沈腾忽然发声:“要不,就让蛮人相互火拼一场吧。”
沈腾的话一出口,就有点后悔了。人家马忠张嶷不知道比他高明了多少倍,他却将此事讲得轻描淡写,很容易给人一种不沉稳的表象。
但在场的人,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把沈腾的话当做轻浮的依据。自从和沈腾相识以来,这些人几乎见证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所有奇迹,所以,他的话,从来没有人敢轻视。
马忠连忙问道:“沈老弟,请讲——”
沈腾看了大家一眼,淡淡一笑,说道:“城内分为两个部族,不过是临时搭伙的草台班子而已,只要稍微用点计谋,相互火并是必然的。”
几人的眼睛顿时都瞪得圆溜溜的,一眨不眨地看着沈腾,等着他继续下去——
“只要咱们给两边的蛮酋带话过去,告诉他们,他们二者咱们只留一边的活路,谁死谁活无所谓,尤其是狼岑和冬渠的人头,咱们必得其一,剩下的,放其出城西去,咱们甚至还愿意对活下来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