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药香伴仁心》最新章节。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药材的桌面上,清晨的空气清新而宁静。今天是杏林杯的决赛,赛场的气氛紧张且凝重,所有参赛者都已准备就绪。比赛的形式是盲审病例分析,选手们将随机抽取密封档案袋,面对一个个真实且复杂的病例。辰时已过,比赛正式开始。时间从7:00至15:00,时间限制让每一位参赛者都必须在短短45分钟内完成辨证、立法和处方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成败。
规则设定
每病例限时45分钟完成辨证、立法、处方。
药材须选自《中国药典》收录品种。
需注明特殊炮制方法及煎服禁忌。
禁用中成药及西医术语。
林婉儿目光如炬,快速抽取病例一,并且迅速展开阅读。病例编号“壬寅-霜降-007”清晰地标明在纸上,标志着她面前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病例分析
主诉:
患者反复低热(37.5-38.2c)三年余,午后热情更甚,胃脘灼痛,且喜热饮,便溏日行3-4次,粪质粘臭。
查体:
舌红苔黄腻,舌根剥脱如地图;左关弦细,右尺沉弱;掌色上红下青,甲床月牙消失。
林婉儿迅速分析。患者表现出明显的湿热症状,舌苔黄腻,舌根的剥脱仿佛是地图状,可能提示脾胃的湿热较为严重。然而,注意到患者的长期低热,且常喜热饮,胃脘灼痛,这又让她怀疑是否存在某种特殊的寒热胶着证。便溏且带有臭味,更加佐证了湿热内盛,结合甲床月牙消失的症状,显示出肾精亏虚。
她仔细推演,虽然脉症表现为湿热,但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这一因素不能忽视。舌根的剥脱并非阴虚,而是过度使用苦寒药物所致的阳气受损。她的辨证思路逐渐清晰:太阴脾虚为本,阳明湿热为标。
治疗思路:
温中通阳,清化湿热。
林婉儿从药材的角度展开分析,开始设计处方。她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药方框架,接下来的任务是确保每种药材的搭配合理且符合治疗原则。
方药设计:
君药: 炒白术 15g(土炒,存性)。白术为太阴脾虚的主药,炒制可以增强其健脾祛湿、温中补气的效果。
臣药: 黄连 6g(姜汁炙),炮姜 9g。黄连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要药,炮姜则可以温阳散寒,调和脾胃。两者配合,既可清化湿热,又能调和脾胃之气。
佐药: 煨葛根 12g、麸炒枳壳 9g。葛根能够升清解表,调和脾胃,枳壳则帮助疏肝理气,化湿消积,佐以煨制与麸炒手法,以增强其健脾效果。
使药: 生甘草 3g(蜜炙后下)。甘草调和诸药,既能和中益气,又能润燥解毒,蜜炙后的甘草更能增强其调和作用,缓解药物的苦寒之性。
药引: 伏龙肝 30g。伏龙肝先煎取沉降之性,帮助药效沉降,调和药性,反佐葛根升清,形成温中清化湿热、调和脾胃、化解肠胃湿热的整体效应。
点睛之笔:
林婉儿迅速将药材搭配的每个细节都填充到处方中,最终她注意到黄连与炮姜的比例。她有意识地将它们配比为6:9,暗合“火生土”之数。她心中一动,想到了伏龙肝的使用。伏龙肝煎汤代水,能够引导药效的沉降,同时反佐葛根升清。她将这一点写在处方的末尾,作为这次处方的点睛之笔。
她深知,药方的精妙不仅在于药物的选择,还在于药材配伍的巧妙平衡。每一味药材的使用都紧扣症状,每一对药材的配合都根据“治法”和“病理”设定,在她的笔下,这一方药似乎逐渐成型,药性四溢,治法明确。
林婉儿收笔,确认一遍药方,心中充满了自信。她知道,在这场药理争锋中,这个处方不仅是她技术的体现,更是对病情深刻洞察与严谨分析的结果。
档案编号:辛丑-大寒-013
主诉:
患者面部潮红如妆,尤其是双颊和额头,皮肤泛红,发热感明显。然而,双脚和膝盖却感觉冷得像是冰冷的物体,尤其是脚心,寒气传至四肢,令人不适。患者表示口渴,但又不想喝水,每次仅能喝下一两口。小便清长,夜间尿频,每晚约需起夜5-6次。
查体:
脉象浮大无根,轻按即散,脉象显得虚浮,似有外力侵扰,按下后迅速恢复。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提示脾胃虚弱与湿气较重,气血运行不畅。趺阳脉微弱,几乎难寻,显示肾阳不足。患者的体征与症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表露出脾虚肾虚的表现,但又隐隐有些复杂。
陷阱设置:
面部潮红,常常让人误判为阳热症状,但林婉儿早已洞察,面部潮红并非阳热,而是虚阳浮越的表现。患者的夜尿频多,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肾阳虚所致,然而她知道,患者长期服用利尿剂,肾脏的功能已受一定影响,而这才是导致夜尿频多的根本原因。林婉儿的思路清晰,面对这些症状,她迅速做出判断:这不是阳热,而是少阴阳衰,虚阳外越的典型表现。
辨证:
少阴阳衰,虚阳外越。
治则:
引火归元,温补命门。
方药设计:
君药: 制附子 12g(先煎90分钟)。附子,作为温补命门的强力药材,是本方的君药。它具有强大的温阳作用,能有效引火归元,恢复虚弱的阳气,提升体内的阳气动力。由于附子性质较烈,林婉儿决定先煎90分钟,以确保药效完全释放。
臣药: 肉桂 6g(后下)、盐巴戟天 15g。肉桂作为配伍药材,能够温补肾阳,温通经脉,并且帮助阳气的恢复。肉桂与附子的配合,有如天火地火相济,互相强化温阳作用。而盐巴戟天具有强肾固阳的作用,可以增强附子的功效,共同作用下,虚阳浮越得以调理。
佐药: 山萸肉 30g、磁石 24g(先煎)。山萸肉能补益肝肾,固涩精气,对于恢复阴阳失调的体质尤为有效。磁石具有镇静作用,能够潜阳镇浮,使浮越的阳气得到有效的调节,防止阳气过度浮升,进而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使药: 童便 50ml(冲服)。童便含有丰富的血肉之气,具有滋阴补虚的特殊作用。林婉儿认为,童便可以作为使药,反佐方中其它药物的治疗,帮助温补肾阳,修复身体的阴阳失衡,同时调和整个方剂的作用。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