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药香伴仁心》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林婉儿并没有停下,而是低声诵读《黄帝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章,语调缓慢而平和,试图通过声音的传递来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品物皆备……”她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温柔且富有节奏感,逐渐引导患者的心绪平静下来。
同步施针:
当患者情绪逐渐放松后,林婉儿立即配合情志疗法,在太冲穴施行“抽添法”针刺。她的手法精准,将针尖轻轻插入太冲穴后,迅速而稳妥地做出抽添动作,使得肝气能够顺畅下行。通过这一手法,林婉儿期望疏导肝气,解除因气滞引发的焦虑和梅核气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身体与情志的平衡。
戏剧性转折:
就在此时,虚拟账户的汇报声突然传来:“股市暴跌,账户亏损严重。”这一声音本应加剧患者的焦虑,但出乎意料的是,患者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呕吐感,随即他吐出了一团粘痰。随着痰液的排出,患者的咽部堵塞感骤然减轻,仿佛被解开了某种枷锁。患者眼中露出一丝不可置信的表情:“我的喉咙……突然好多了!”他深吸一口气,明显感到咽部的不适感减轻了许多。
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令周围的人都为之一惊。林婉儿观察到患者的表情逐渐放松,原本紧张的肩膀也不再僵硬。她知道,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调理,身体与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疏导,焦虑和梅核气症状得到缓解。
患者完成了32圈深呼吸练习后,情绪恢复了平静,焦虑症状大幅度缓解,面部的紧张表情也逐渐放松。林婉儿轻轻点头,看着患者逐渐恢复,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是针灸技法的胜利,更是情志疗法的体现。她深知,这一治疗的成功,不仅因为针灸本身的技巧,更因为她能在这复杂的情志干扰中,找到治愈患者的正确路径。
星垂平野(急症考验)
病例:急性胃肠痉挛
患者:
16岁田径运动员,赛后突发上吐下泻,伴有剧烈腹痛。患者因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以及赛后快速补充水分,导致胃肠不适,症状迅速加重。被紧急送至治疗区,患者体力衰竭,表情痛苦不堪,呕吐和腹泻的症状持续恶化,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生命体征出现明显波动。
极限挑战:
为模拟急救场景,患者持续卧于震动按摩床,床面不断震动,模拟救护车转运过程中的不稳定状态。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内震动不断,给针灸施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治疗仅允许使用3枚毫针,要求在有限的工具和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精准治疗,控制病情。这是一场真正的生死时速考验。
生死时速:
艾德里安溃败:
艾德里安在初步诊疗时,试图通过机器人定位足三里来缓解胃肠痉挛,然而机器人误差达0.5mm,未能精确定位,导致针刺未能达到理想的止呕效果。在他尝试调整至内关穴时,由于患者床面的震动,针体脱落,导致治疗彻底失败。机器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未能在这一急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失误让艾德里安在面对时间压力时无力应对。
林婉儿神技:
林婉儿在接手此病例时,迅速分析了患者的症状,并通过中医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辨证施治。她深知,胃肠痉挛症状不仅仅是消化系统的问题,还涉及到全身气血的调控,尤其是在急性情况下,必须迅速疏通气机,平衡阴阳,稳定患者的体力和生命体征。
施“子午流注”急救法: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林婉儿选择了酉时为起点进行治疗,因为此时气血最为集中于肾经。她首先通过照海穴刺入得气,瞬间为患者定惊,缓解了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此时,患者的脉象开始稳定,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处于危险之中。
接着,她迅速透刺了“止呕奇穴”,这个位于掌面的特殊穴位,位于中冲与劳宫连线的中点。这个穴位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呕吐的治疗,可以迅速起到止呕的作用,帮助缓解患者因呕吐引起的体力消耗。随着针刺的深入,患者的呕吐症状渐渐得到缓解,面色恢复了一些血色,体力有所恢复。
隔盐灸于神阙穴:
林婉儿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加压治疗,快速在神阙穴进行隔盐灸。神阙穴作为腹部的关键调节点,能够通过热力激发脾胃的气血运行。她轻轻将艾绒点燃,放置于神阙穴上方,艾烟徐徐升起,温热的气流不断渗透进患者的腹部,帮助调理内脏的气机,进一步缓解患者的腹痛与胃肠痉挛。患者突然感到一股热流涌向腹部,腹部的痉挛感迅速减轻,呕吐停止,症状明显缓解。
独创“金针镇痉术”:
在这一过程中,林婉儿迅速使用了她独创的“金针镇痉术”。她将3枚毫针分别插入百会、涌泉、膻中三个穴位,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针刺区域。百会作为头部的重要调控点,帮助稳定精神和气血;涌泉作为肾经的起始点,能够迅速调节身体的基础能量;膻中则为胸部气机的调节中心,能够促进气血流通,疏通全身经络。
随着针刺的深入,患者开始随着床面的震动轻微颤动,林婉儿巧妙地利用患者体内的震颤感调整针感,使得针体在患者的体内自然与震动产生共鸣,形成一种生物反馈的效果。针体随震动产生的微小变化,有效化解了患者体内的痉挛感,消除了由痉挛引发的腹痛。
疗效验证: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症状逐渐好转,呕吐停止,腹痛缓解,腹泻的频率也开始下降。患者在完成32圈缓慢的深呼吸后,逐渐恢复了体力,症状几乎完全消失。血压和脉搏逐步恢复正常,面色红润,精神状态恢复。
当林婉儿完成最后一针时,患者微笑着睁开眼睛,面露感激之情:“我的胃痛、呕吐,完全消失了。”她轻轻点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面对这样的急症,林婉儿通过精准的施针和灵活的应变,不仅快速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更让这场生死时速的考验变成了一次成功的治疗实践。
九针归元
亥时末,比赛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组委会亮出了压轴题目——复原《灵枢》中的“刺法有九”,这是一道真正的技术考验,要求参赛者不仅要精通九针的操作,还需要深刻理解其原理和文化内涵。整个赛场一片静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婉儿身上,屏息凝神,等待着她的表现。
林婉儿的施针
她深吸一口气,稳稳地坐下,端坐在治疗床旁,手中执鍉针,准备开始她的施针。她的动作自然而流畅,仿佛一切早已刻在她的体内,每一针、每一气、每一手法都显得极其自然,仿佛她的身体与这些针具已经融为一体。林婉儿以“导气同精”的法则调治虚证患者,通过九针的方法,调整体内气血流动,恢复体内的生命力。
她首先选取了员针,在患者的肌腠之间摩转,针体轻轻而巧妙地在皮肤上滑动,仿佛春风拂面,细腻而温柔,气血渐渐开始流动,患者的身体慢慢放松。这一针带着柔和的力量,如春风化雪般,解除患者体内的寒冷与凝滞,带来了舒适的暖意。
紧接着,林婉儿用锋针刺络,迅速而精确地放血。血珠如暗红色的珍珠,缓缓坠入铜盆中,发出轻微的响声。每一滴血珠都是患者体内积聚的邪气的释放,伴随着放血的针刺,邪气被排除,正气被引导回来。
接下来的毫针透刺三阴交,林婉儿的动作更加精准,毫不犹豫地刺入穴位。随着艾绒点燃,温暖的气息升腾起,患者的足底涌泉穴突然开始跳动,似乎有一股强大的能量从脚底涌起,向全身传递。那一刻,患者的身体仿佛获得了重生,紧张的面容渐渐放松,身体的疲惫也开始消散。
百年药柜的异香
最后一枚长针刺入大杼穴,林婉儿的动作更加从容,长针稳稳刺入,药气随之弥漫。就在这一瞬间,奇异的香气突然充满了整个房间。月光透过高窗,照在桌面上,林婉儿的影子在《明堂三人图》上投下,仿佛与图中的古医身影重合。那一瞬间,所有的时间似乎凝固了,她与古医的身影在时光中交织,犹如穿越千年。
那股香气,清新而浓郁,是杜仲叶的气味,原来是她的师父在药柜中放入了百年陈艾,随着针体的余温,艾绒的香气被唤醒,慢慢散开,仿佛带着历史的气息,萦绕在整个空间。林婉儿静静地感受着这股药香的传递,这不仅仅是药物的气味,更是一个时代、一个传承的灵魂。
顾辰逸的注视
在观赛席上,顾辰逸的目光一直未曾离开林婉儿,他静静地观察着她的每一个动作,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捏碎了第二颗醒神丸,薄荷香与药效混合的气息悄然在空气中弥漫,顾辰逸的思绪却没有完全沉浸在这股清香中。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一旁的桌面,那上面摆着一份标着“针灸机器人专利转让书”的文件。顾辰逸轻轻抿了抿唇,眼中的阴谋气息更加浓烈。他深知,随着这一场比赛的推进,传统针灸技艺的复兴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正是他此番布局中的关键一环。
林婉儿的表演,尽管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技艺,但顾辰逸清楚,这背后藏着的阴谋早已悄然展开。在她的每一针、每一法中,似乎都隐藏着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整个局势。
千年回响
整个房间弥漫着艾绒的香气,随着林婉儿施针的每一次动作,历史的回响仿佛穿越千年,回荡在空中。她的针刺不仅仅是治疗,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世代相传的智慧,承载着无数中医师的心血和努力。而在她的手中,这一切终于获得了新生。
在她手腕间的铜钱叮咚作响,回荡在空中,仿佛是在敲击着时间的脉搏,与《九针十二原》的千年回响交织在一起。针灸的艺术,在这一刻获得了真正的复兴和尊重,正如她所展示的那样:针灸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命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