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第160章 东部崛起(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最新章节。

“叶文澜!”

楚辰的呼唤声,将一旁的叶文澜吓得一激灵。

“楚大人,下官在……”

这位船政的总工,赶忙走到楚辰的身旁,脸上挂着笑容。

他不知道,楚辰为什么突然召唤自己。

“我记得你除了船政总工之外,还有一个职务,是矿务监督吧?”

楚辰的问话,让叶文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转而变为无奈。

他瞬间想明白了,为什么楚辰点名要让他跟着来宝岛,原来是为了这事儿!

“是的大人……”

叶文澜小声的回答着。

“那你为什么没有在基隆煤矿那边盯着,反而返回了船政?”

楚辰微眯着双眼,目光幽幽的看着叶文澜。

在他记忆中,叶文澜并不是不负责任之人,他离开基隆煤矿,肯定是有原因的。

叶文澜是广东人,自幼聪颖,少年时便弃学游历,跟随当时外出南洋、美国的务工人员去过很多国家,通晓外语。

后来辗转流落美国,那时正是美国西部淘金热之时,叶文澜趁此机会,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后来回国从商,船政建立之后,鉴于他通晓国外之事,所以便被聘为船政总工。

基隆煤矿自1875年开始建立之后,又兼任矿务监督。

“楚大人,并非是下官刻意不顾基隆煤矿之事,其中原委是这样的……”

原来,基隆煤矿乃是船政出资建成,所以一直由船政派人管理。

可是后来船政资金紧张,所以协调台北府出钱维持煤矿的经营。

因此,台北府那边也派出了一名煤务委员,来监督生产。

这位煤务委员正是掌管基隆厅的台北府通判张顺。

通判是知府的副手,正六品。

并不是所有的知府手下都有通判,只有府下设厅的知府手下,才会设通判来辅助知府管理厅一级的单位。

像楚辰的福州府,就只有同知,而没有通判。

简单来讲,就是台北副市长去兼任下面基隆厅的厅长,钱是他去台北市协调。

宝岛之前沈葆桢时代只有一个宝岛府,也就是台南府。

后来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改为两府,也就是增设了台北府和隶属于台北府的基隆厅。

新设立的台北府府治在西边的新竹,中间有山脉阻隔,交通不便。

因此基隆属于山高皇帝远的状态。

再加上煤矿的运营资金都是张顺去找台北府协调,所以张顺到任之后,俨然成了基隆煤矿的土皇帝,丝毫不把叶文澜放在眼里。

张顺将开采和售卖,全部掌控在手中,不断安插自己的人进入煤矿。

这些人根本不懂煤矿,导致人员臃肿,效率低下,基隆煤矿开采的煤炭量,不增反降!

叶文澜甚至发现张顺勾结有勾结山匪的迹象,将产出的煤炭通过山匪运往他处售卖。

要知道,现在的台北附近,除了生番之外,山匪众多,民风彪悍。

这也是台北府虽然成立了,但是府治一直在新竹,台北淡水附近的府城想要修建,一方面资金紧张,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山匪的劫掠导致无法进行。

宝岛这边虽然想要清剿,但是兵力受限,且山匪动辄便隐匿到深山之中,难以有效打击。

叶文澜是忍受不了张顺的行为,于是回到船政去寻求帮助。

可是因为船政正处于吴赞诚和楚辰这两位主管人员的交接时间,形成了权力真空期,所以一直没有解决,一直拖到了现在。

听完叶文澜的汇报,楚辰冷笑连连。

“张顺,呵呵。那咱们就去会一会他!”

楚辰的话语中,杀气凛然!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何晨光爷爷将军?我父亲赵蒙生!
何晨光爷爷将军?我父亲赵蒙生!
穿越后,竟成为梁三喜的儿子梁松!一等功臣之家被强拆?电话打到京城赵蒙生!那一日,整个汉东的天都要塌了!枪声连续撤响,汉东惨遭血洗!新兵入伍的梁松,在新兵连被针对?爷爷军中大佬何晨光破格提干?义父赵蒙生的梁松行不行???
恰瓜恰桃花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斗禽兽+系统+多女主+爽文男主孙枫是幸运的穿越了,可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五二年禽满四合院的影视世界。既然有禽兽,那就要以德服人,必须是武德的德!既然有美女,那就不要让禽兽去坑人家了,本就生活艰难!既然人生能肆意,那不得是能开多大就多大,玩呗!
乐农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少年终有一日立于巅峰,过往种种,又是怎样的坎坷?一本回忆录,又留下多少回忆。再次翻起,又存多少故事。
缘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