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

忠义难全徐庶(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徐氏略记》最新章节。

诸葛亮在做丞相时训诫下属,提到徐庶:只有徐庶做事能够做到反复审核不会产生疑问。还有董和在参署七年,凡事不能决定,必反复审核十次才来告诉。如果各位能做到徐庶的十分之一,董和的勤勉,都尽忠于国事,那么我诸葛亮就可以少些过错了。又说:我后来结交徐庶,常常得到他的开导和教诲。

宋代王质《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世上如果没有徐庶,那么就一定没有庞统,英雄都被埋没。

清代王夫之《周易外传》:徐庶选择出世,不如庞统选择隐逸。

人物轶事

一言不发

与徐庶有关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出自于《三国演义》。徐庶受设计被骗到曹营后,曹操将大军分作八路,攻打樊城。刘晔建议曹操派出与刘备关系亲厚的徐庶前去樊城劝降刘备。到了樊城,徐庶与刘备、诸葛亮等人一诉旧情,并将曹操即将率兵攻打樊城的事告知刘备等人。刘备想要劝徐庶留下,徐庶说自己虽然身在曹营,但是不会为他们做任何谋划。而且刘备身边现在已有诸葛亮,不必担心大业不成。于是刘备没有再强留徐庶。徐庶回到曹营,向曹操报告刘备没有投降的意愿。曹操大怒,即日进兵攻打樊城。

身在曹营心在汉

有一种观点认为,“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出自于徐庶的典故。《三国演义》中写到,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于刘备,拜为军师。徐庶出谋划策,计取樊城。不久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曹操欲将徐庶收归帐下,取来徐庶老母,用伪书赚徐庶来投。徐庶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中,徐庶说:“吾感刘皇叔厚恩,未尝忘报。曹操逼死吾母,吾已说过终身不设一谋…… 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于是有了人们常说的另一句熟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徐庶是实践了诺言的。

隐居仙岛

据《胡氏家书》记载,灵山东北海上有一个叫鼓子洋的地方。岛上有一种白色的耐冬花,大到需要双手拱抱。有好事的人坐船过海到了那里,遇见一个老人驾着小舟到来,穿着芒草鞋和道袍,样貌看起来十分年老。老人问:“年轻人要到哪里去?”这人说是来采耐冬的。老人呵斥他道:“这不是世间的俗物,它可以使人捱过冬天的严寒。”又说:“即墨有个道学先生,叫胡峄阳,为我问候一下他。”话说完,人已经不见了。这个人很惊疑,于是回到船上。突然吹起大风,直到他把采集的耐冬花都扔掉之后,风才归于平静。后来这人来到即墨,一打听,还真有个胡峄[yi]阳,于是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胡峄阳听后怅然地说:“这人是三国时期的徐庶,他已经在鼓子洋隐居很久了。”

徐庶故里”,又称“徐庶庙”“徐公祠”。坐落在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北角。“徐庶故里”于1992年10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原名“单公祠”。清同治四年版《南漳县志》将徐庶列入县志,并“按:南漳小东门外有单家庄,相传为单福隐居处,嘉庆元年翼长富廉倡修单公祠。”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南漳守备任海重新修立“汉徐庶故里”碑。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南漳知县沈兆元将其重修并更名为“徐公祠”。此后,由于年久失修,原三进院落只剩二进。公元1986年,南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现已免费对外开放。”徐庶故里”外为一座大牌坊,建筑具有汉代风格,内有徐庶造像、徐庶碑刻铭文、门楹联等。

石韬,表字广元,乃是三国时期颍川人士。

在建安初年之际,石韬踏上了前往荆州的求学之路。在那里,他广泛结交各路贤才俊彦,并与徐元直、孟公威以及诸葛亮等人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关系。他们时常相聚一堂,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事,彼此之间相互切磋学问,交流心得感悟。

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变化,石韬选择在曹魏出仕为官。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他一路稳步晋升,先后担任过郡守之职以及典农校尉等重要职务。在其任内,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致力于地方政务的管理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深得百姓爱戴和上级赏识。

值得一提的是,石韬还与崔州平(名钧)、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并称为“诸葛四友”。这四人皆以才华出众而闻名于世,且彼此志趣相投,情谊深厚。他们或于朝堂之上建言献策,或在江湖之中行侠仗义,共同书写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初平年间,中州兵起,石韬与徐庶南客荆州,到荆州后,又与诸葛亮特相善。

石韬与诸葛亮、徐庶、孟建一同游学,石、孟、徐三人求学皆务要精熟,只有诸葛亮能观其大略。

每至晨夜闲时,常共抱膝长啸,诸葛亮谓三人道:“卿等三人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能至何位,他只笑而不言。

孟建(字公威),生卒年不详,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人。与诸葛亮为好友,曾与徐庶、石韬一同游历。诸葛亮后出祁山,孟建曾托使杜袭宣意于诸葛亮。在答司马懿书中,孟建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人物详解

孟建,表字为公威,乃是汝南人士。他在魏国为官,官拜凉州刺史以及征东将军之职。

话说当年,正值建安初年,诸葛亮身处荆州之地。彼时,他与来自颍川的石广元(其名为韬)、徐元直(其名为庶)还有汝南的孟公威等人一同结伴游学。这孟、石、徐三位同窗好友在求学之时,都力求将学问钻研得精细熟透,然而唯有诸葛亮能够做到观其大略,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每当晨曦初现或是夜幕降临的闲暇时分,他们几人常常共同相拥着膝盖,对着天地长啸。有一次,诸葛亮对这三位友人说道:“以诸位的才能和资质,如果步入仕途,官位至多可达刺史或者郡守。”听闻此言,那三人不禁好奇地反问道:“那么依您看,您自己将来又能官居何位呢?”面对这个问题,诸葛亮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语作答。

后来,孟建思乡之情渐浓,萌生出了想要向北回归故乡的念头。当他把这个想法告知诸葛亮时,诸葛亮却劝说道:“如今中原大地之上,才俊之士众多,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方,尽情遨游天下,又何苦非要回到故乡去呢?”

崔钧,表字州平,乃是博陵安平人士(也就是现今的河北省安平县)。他出身名门望族,父亲乃东汉时期位高权重的太尉崔烈,而兄长则是担任议郎一职的崔均。

关于崔钧的出生和离世时间都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可以知道他字元平。这位来自东汉博陵安平地区的人物可不简单。在汉灵帝在位期间,他就已经崭露头角,先后出任过虎贲中郎将以及西河太守这样重要的官职。

到了汉献帝初年的时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董卓专权乱政,搞得民不聊生。于是乎,满腔正义的崔钧毅然决然地与袁绍等人一同起兵,共同声讨董卓这个大奸臣。当时的崔钧可谓是声名远扬,甚至能与袁绍齐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

然而好景不长,董卓势力强大,很快便察觉并打压这些反对他的力量。可怜那崔烈竟被董卓狠心关进了牢房之中,这使得原本轰轰烈烈的讨董大业瞬间变得前途黯淡无光。面对如此艰难险阻,崔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决定离开纷争之地,前往荆州寻觅一处宁静之所隐居起来。自此以后,他便彻底告别尘世喧嚣,再也不过问世间纷扰之事。

虽然远离朝堂政事,但崔钧并未从此销声匿迹。他开始云游四方,足迹遍及荆襄一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众多当世名士,其中就包括徐庶(字元直)、石韬(字广元)、孟建(字公威)、庞统(字士元)以及诸葛亮(字孔明)等等。他们时常相聚一堂,谈古论今,交流学问心得。由于彼此意气相投,关系日渐亲密,崔钧更是与石广元、孟公威以及徐元直三人并称为“诸葛四友”。

真所谓“观其友,识其人”啊!

(祝自己19岁生日快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鬼灭:继国家的极恶之花
鬼灭:继国家的极恶之花
继国家的极恶之花:女主+恶之鬼+加入无惨+无系统+慢热17岁的继国惠子,简直像一朵即将盛开的花蕾般烂漫可爱。继国缘一在不知不觉间,期盼着这朵花蕾将在春天盛开。因为他从未想过,她绽放的样子,会是那样的丑陋。我叫继国惠子,一只从战国时代存活至今的极恶之鬼,继国家的长女,起源呼吸法剑士的妹妹,前鬼杀队队员,十二鬼月上弦壹,鬼王无惨最锋利的剑。“只要成为鬼,我的身体就能变好了吗?”“人类的生命是如此脆弱
青灯与古佛
停球?那是不可能的!
停球?那是不可能的!
“不会停球?你踢什么球?”“哦,速度不错,那就留队吧。”“为什么不停球?”“不会停球?你球感这么好,不会停球?你他娘的是想耍酷吧?”穆里尼奥:“Sun,这他妈的是球场,不是马戏场!”克洛普:“Sun,是个性球员,我们应该尊重他的足球方式。”是个性还耍酷?孙山表示一切全凭实力说话。小伊布?小范佩西?孙山:No,No,No,我不是小某某,我是孙山,是你们的太阳。他来了,带着“花毽足球系统”,带来了“
求一生进一球
白天澄清绯闻,晚上疯批偷偷黑我
白天澄清绯闻,晚上疯批偷偷黑我
[娱乐圈/强强/久别重逢/双向暗恋/相爱相杀/ABO/强强](评分新出都低会涨,老婆们请看文评定!)双栖影帝云引川,内娱顶级Alpha,出名的高岭之花。他演技好声音好家世也好——总之除了一张嘴哪里都好。在连夜和黑粉大战八百回合把黑粉怼得销声匿迹斩获热搜的同时,云引川获得了一个称号——哑巴新郎。·这位影帝曾和一个黑粉吵得不可开交,一度把这个黑粉的评论顶到最上方。影帝怼是真怼,可黑粉时不时夸影帝长得
赞别诗
火影:词条系统,佐助只想变强
火影:词条系统,佐助只想变强
关于火影:词条系统,佐助只想变强:假如佐助在抢铃铛前一天觉醒词条系统,那么火影的故事会有什么不同?很快,佐助以仙人之姿立于天上:“忍界需要新的秩序!”
名利场
陛下莫怕,将军来也
陛下莫怕,将军来也
关于陛下莫怕,将军来也:永宁七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采选日,在太后和太上皇的催逼下,当朝皇帝应以安不得不下诏,让天下停止婚嫁,强行采择公卿百官及庶民之家的美貌子女进宫,方圆县县令的独女辛允,也被挑选进去,入住冷宫。在几次查案过程中,感情发生细微变化。五年后,东和国、西离国叛乱,辛允跟随欧阳广征战近两年,还打了胜仗,论功行赏时,辛允被应以安封为定远将军,又一年后,辛允替欧阳广出征,平定南国及各州暴乱
不炫饭就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