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就在此时,眼尖的刘统勋一眼看到城门侧张贴的榜文。
“贾记印书局招募文字编辑,以举人秀才为优。”
“俸给每月五十两银,包食宿。”
“所为是编辑校对报纸文字。”
两个举人面面相觑。
两人都是一头雾水。
不知道这“报纸”是什么东西。
但对工作内容和报酬,两人均是有些动心了。
再往城中走了里许,终于遇到个有报纸的店铺。
一群人已经在围抢。
刘统勋身手敏捷,冲入人群中果断抢了一张。
两人凑在一处,瞄了几眼之后,眼睛早就移不开了。
第一版正面是抄录的邸报。
对举人来说,研读朝廷邸抄也是必修课。
毕竟举人都可以直接当官了。
读邸抄,研究朝廷大政,稍微有些抱负的举人都会在此事上用心。
除了邸抄外,还有官员调任,升迁,贬黜等官场消息。
这些消息要用些心思都能打听到,但统一登载在报纸上,可谓一目了然,省了不少心力和时间去打听。
对一些官场小白相当有用。
第二版则是民生相关,汇总京师当日物价。
除了几家大型坊市菜场的综合价,另外还有盐价,米价,炭价等大宗民生相关货物的价格。
包括附近外府的物价,是每天贾芸派人到崇文门,寻得外来的商人打听的确切消息。
甚至因科考在即,加了各处客栈的入住率,还有寺庙,会馆的入住率调查版块。
两个举人都是赞叹不已。
“会试在即啊,发行这报纸的贾记印书局有心了。”
“嗯,原来高邮会馆住满了啊,小弟差点扑了个空。”
刘统勋又看了几眼,只觉得商人对这个版块会很有兴趣。
就是普通人家,关注物价起伏也有用处。
因为这年头一般人家,粮食都是按石去买,毕竟交通物流不方便。
一次买个几斤的是最穷的贫民家庭。
中产家庭,一次买几石米和面,还有油和盐,肉,鸡,鱼,这才是正常状态。
最近的菜场,可能相隔几里,十来里。
天天买菜,吃进肚里的还不够来回跑消耗的呢。
所以这个版块,比邸抄版更吸引人。
接下来是坊间趣闻版。
某坊某家发现了三条腿的青蛙。
某家小子不听话爬树摘枣子,不幸摔折了腿。
某家妇人偷情被抓奸,当街剥衫……
刘统勋和王安石都是笑着摇头,移开眼光。
这一版,估计感兴趣的人更多,但两个举子毕竟是正经读书人,对这些家长里短,花边新闻的兴趣反而不大。
再移向看射雕版块,两人顿时就是被吸引住了。
两人眼里,连载的射雕已经是写到郭靖初识黄蓉那一折。
短短几千字。
郭靖的憨厚大度。
黄蓉的娇俏可爱。
真的是字字珠玑,人物跃然纸上。
这时代的文人小说,过雅。
民间话本,过俗。
射雕正处于两者之间,侠客的侠气,江湖儿女经历的丰富多彩,加上描述水准确实是文白相间,文字精采之至。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就是降维打击。
两人一眼看入迷了,一点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