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谍战:我在梅机关当特务
- 白牧川意外穿越至抗日年间成为日军上海梅机关的一名特工,面对同志的背叛和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将在逆境中成长,看他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特工……
- 青狐狼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王安国忍不住感叹道:“神京之中水深,小弟从高邮出发时家中父祖辈就告诫过,今夜过后,才算略微明白了一些……”
刘统勋面色上有震惊,也有愤怒。
王安国也是如此,方有这样的感慨。
他们都是正经的耕读之家出身。
家中的长辈都是为官清廉,做人做事都在乡里饱受赞誉。
廉者不饮盗泉之水,这是两人的家族长辈的教诲。
他们也没想到,刚到京城安顿下来不久,就是亲眼看到权贵们的丑恶嘴脸。
怪不得大周吏治越来越败坏,而民间也是越来越民不聊生!
读书人中,有蝇营狗苟之辈,读圣贤书只是为了自己的富贵。
也有平庸之辈,随波逐流而已。
而也有精英人物,齐家治国,都属上上之选。
更有难得的圣贤之人,立功,立言,立德!
这些人,才是读书人中的上品之士!
北宋张载的横渠四句,其实就是道尽了上品读书人的抱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掷地有声!
有人只是拿这些话来忽悠,有的人则是真的将其当成座右铭!
悠悠两千年,类似的名臣虽不多,但也陆续不绝。
至前明时,有开心学的王阳明,更有为大明续命,谋国而不谋身的救国名相张居正。
张居正之后,再无名相,所谓的名臣,无非就是一群裱糊匠人。
刘统勋也是内阁首辅一般的人物,毕竟是首席军机大臣。
就是所谓宰相。
当然,权力格局不能和真正的宰相比。
担当抱负,也不能和真正的名臣相比。
其实,也就是个裱糊匠。
毕竟刘统勋侍奉的是乾隆,古往今来皇权集大成者。
但现在的刘统勋毕竟是青年人。
胸中热血尚存。
想到那些官员和权贵的丑恶嘴脸,刘统勋也是忍不住道:“都是一群无耻下作之徒,纲纪国法不存才会有此辈!”
两个举人对视一眼。
“刘兄,我辈若为官,当谨守本心!”
“是的,王兄,若有可能,当荡涤妖氛,还大周朗朗乾坤!”
两人都是一笑。
王安国接着道:“不过,贾东主当真不凡!”
“是的,我们能在春闱大考之前遇此奇人,也是一番际遇了。”
两个举人都有些唏嘘感慨。
原本就是图个免费食宿。
后来在报纸上看到很多不凡的想法,对贾芸的敬意多了几分。
倒是射雕这本讲究情节,人物,还有过于玄奇的小说,对举人这种读书人来说只能算是解闷消闲的读物,意义远不及能影响世道人心乃至商品销售的报纸。
甚至刘统勋能看出报纸的发展前景极大,甚至能影响舆论,操控人心。
只是他不知道贾芸是明白这一点,还是只看中报纸能带来的利润?
此事在刘统勋看来极为可怕。
甚至是会冲毁一直以来读书人掌控舆论的旧格局。
刘统勋当然不会提醒贾芸,哪怕贾芸气度恢宏,一定会给他不小的好处。
在他心中,商人言利,不可深信。
哪怕贾芸现在是名震京师的文豪。
在正经读书人眼里,贾芸还算不得自己人。
就如这千年之下,出名的诗人,画家,词家,书法家们一样,始终不被认为进了学问之门。
只有经学家,儒学家,比如汉之郑玄,卢植,宋之朱熹,明之王阳明,这些人才有资格进文庙,成为诸圣群哲之一。
贾芸,距离真正的小说名家还有距离,更不要说诸圣哲人,刘统勋根本不可能完全信任这位贾东主。
尽管贾芸为人大方,对他们也是颇为大方,两人心中也颇为感激,但在举人心里,双方还是颇有些距离。
“嗯,发赏钱了?”
“这也是伙计们应得的。”
冬日寒冷,但庭院中人心火热。
赵致仁等人亲自去钱庄换了大筐的铜钱回来。
这年头,有钱人用银子多,普通人还是喜欢铜钱。
虽然储存不便,但也不会轻易被偷或是丢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