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对对,我太白楼的广告也撤,剩下的银子我们也不要了。”
“我醉仙楼的广告也不要了,费用如果能退最好是退给我们。”
“柳泉居也撤广告。”
“城南汇友居布庄也撤。”
“烤肉苑也撤,最好也退银子,贾东主恕我们厚颜无礼,实在是本小利薄,损失不起啊……”
宽敞明亮的大开间中,贾芸居中而坐。
大量的编辑已经放假回家去了,只剩下一群主编和中坚编辑在坚守最后一天。
年二十九出最后一份报纸,然后从三十到初七这八天停刊。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很多事不是钱能解决的。
哪怕给三倍加班费乃至十倍,很多编辑是一定要回家过年的。
即使他们回家也就是添乱。
但祭祖这等大事,包括贡献福礼这些事,没有男子就没有办法进行。
也就是史玉瓒和厉鄂,李鱓,郑板桥这些人都是外来人员,孤身一人在京,报社的伙计们又都是被家人给卖了,他们当然就是跟着贾芸一起过年。
就在报社停刊的前一天,大量的商家代表一起涌进书局报社这边,正好遇到贾芸,于是就当面要求撤下明天年前最后一刊的广告。
这些广告当然是花了钱的。
石良的扇子铺因为抢先一步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打响了名头,一段时间内生意爆火,石良出清了积压了十几年的存货,大赚了一笔。
石家经营和制作扇子多年,不光是有一些前明时期的名家精品扇子,自家做的扇子也是精益求精,质量相当上乘。
质量好,价格就偏高,导致销路不畅。
石良又不擅经营,还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就安心坐在店铺里等客人上门。
结果就是枯坐一天,一桩生意也做不成。
要不是父祖留下一些老顾客,怕是石良的铺子早就倒闭了。
这些情形,正阳门东大街的商家都清楚的很。
结果石良做了广告后存货迅速出清,大赚了一笔。
然后雇佣伙计,扩大店面,扇子铺的生意还是相当红火。
石良的祖传手艺相当厉害,加上痴迷扇子的制作工艺,他制成的扇子质量高,而且艺术成份也不低。
这是天赋。
活该他能赚这个钱。
石良对贾芸当然也是极为感激。
在扇子铺只要有客人提起,他便大夸特夸报纸的广告作用。
其实不必石良说,感兴趣的商家都会自己打听。
结果就是大量商家买下广告版面。
印章大小的是在报纸底部或中缝,一个月一千两。
豆腐块大小的,一个月三千两,有专门的地方安插这种大型广告。
最近一个月,报社光是广告收入就有好几万两。
这就是所谓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不过今天神京日报一出来。
打压贾芸都不是迹象,而是明摆的事实。
且背后之人的能量之大,远超当初的三等伯刘景云和金沙帮。
这帮子商人,嗅觉灵敏之至。
一大早晨便是跑过来敲门求见,等贾芸闻讯出来,一边看报一边等候,这里已经聚集了几十号人了。
这便是对方出手的连锁反应之一。
也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