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时间恍惚而过。
转眼间连灯节也过了。
各衙门早就开始办公,只是元宵节前后各衙门都很懒散,当官的早上点卯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就走人了。
吏员们也懒懒的,公事也不太上心。
好在不光是朝廷官府如此,民间也大抵相同。
农村还是处于农闲时期,再勤勉的人,在此时仍是处于休憩状态。
商人也不会在此时就出门,总得再耽搁半个月左右时间。
整个大周仍是处于半停摆的状态。
身处扬州的林如海也是难得的休憩了半个多月,并且用心调整身体,半个多月下来,身体和精神都恢复了许多。
按往年的惯例,林如海会在年后召开几次扬州的名士来盐法道衙门聚会。
这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毕竟是探花,林家的列侯身份也是文侯,国初之时,林家先祖在太祖,太宗皇帝身边赞画军务,立下不少功劳。
否则也不可能数代列侯。
林家也算是标准的书香官绅世家,只是有爵位,又可算勋贵世家。
当年中探花,出身勋贵,迎娶贾政,可以说是林如海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同时又与当时以皇子观政的隆正帝交好,进入对方的阵营之中。
然后就是一路被打压。
文侯之后,勋贵之身,还有当时正当极盛的贾家为背景。
加上自身是探花。
林如海若留京,早就是翰林学士,然后成京卿,现在可能已经是三品侍郎。
兰台寺大夫兼巡盐御史,也就是盐法道,只不过是四品。
以林如海的背景资历,打压的痕迹相当明显了。
好在隆正帝已经渐渐夺回主动,林如海距离升迁也不远了。
盐法道衙门的文会在扬州相当有名,是着名的大型文会之一。
但今年没有召开。
所有人都明白,林大人在用心研读天时人口论。
京师是天下目光聚集之处。
贾记书局和贾芸的小说早就扬名天下。
但一开始主要在北方流传。
王朝周期论出来之后,开始传向南方。
但报纸很难到南方。
只有少数从北方南下的商人,游学士子,僧道之类,会把报纸带着南下。
王朝周期论到扬州,金陵,姑苏等地后也是引起轰动。
南方已经是经济和文教中心。
向来以此为傲。
但王朝周期论出现后,哪怕最傲气的南方士子,最多说贾芸狂妄,或是取了机巧,但无人敢不认贾芸的眼光高远。
等天时人口论一到,那就更是万籁俱寂了。
这样的文章,哪怕再自傲的南方士子也不敢说自己也能写的出来。
如果说王朝周期论还有争议,天时人口论就是打的整个南方士子抬不起头。
这种况态下,别说林如海也沉浸在天时人口论中,就算他有心召开文府,有心气来参加的士人和名士也怕是寥寥无几。
“需得释放生产力……”
“器材,人,劳作的目标。”
“换成淮扬一带,就是要释放盐农,改良盐业的生产办法,甚至改变生产的基础。”
“淮扬产盐,是大量盐农用大型锅灶,加上各种器具,配大量柴薪烧煮卤水,用苦功夫熬煮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