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原地转向之后,马车直接驶入一处准备好的烂泥坑内。
只上了几个人,轻松把没到车轮一半的马车推了出来。
然后是攀高,堆成的半坡地也是轻松行驶而过。
四周一阵哗然。
议论声此起彼伏。
贾芸也是满意。
其实他是有些哄骗众人。
以运力来算,这马车六千来斤就是极限,七千多斤走不远的。
另外如果需要长途跋涉,六马拉车才是常态。
而且沿途要有换马的驿传站点。
当年拿破仑打俄罗斯,六十万大军用了十几万匹军马。
并且有成编制的辎重营。
其中就有重型马车的编制。
当时也没有使用橡胶轮胎,一八三四年才有硫化技术,大规模使用橡胶轮胎。
一八八八年,出现充气内胎。
运输能力更进一步增长。
在拿破仑时代还是老式车轮,但辎重营的重型马车标准运输重量是六千五百磅,也超过了六千斤。
马则是用六马,并且在沿途备大量军马站。
就算如此,最终拿破仑还是败给了气候和后勤。
他的六十万大军所剩无几,十几万匹军马更是损失殆尽。
贾芸的马车在技术上还超过了拿皇时代,毕竟有后世更好的经验手段。
但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的。
比如橡胶轮胎,他现在又到不了美洲。
没有橡胶轮胎,马车最多六千来斤,而且要用六马。
但肯定没有四马拉七千斤这么震撼。
还是小小的取了巧。
增大了戏剧性的效果。
待马车停下时,四周掌声若雷鸣。
所有人都觉得不虚此行,开大眼界了。
贾芸这时又站在人前,满脸笑容的道:“贾记车行的这等大型马车,拉货多,走的快,在此之前,很多河流不至之处,大宗货物转运相当困难。这也是造成了对各地生产力的桎梏,货物和人员交流,信息交流都大为不便。本人的书局的书籍,还有报纸,困于京师和附近几个州府,主要还是因为运输不畅。就算南下有运河,时间又太慢,动辄要几个月时间,拿到报纸的人看到的还是去年秋天的新闻,这成何体统?”
四周响起了笑声。
大伙感觉真正理解了贾芸的思路。
一个作者,不论赚多少钱,想的就是作品更能广泛的传播。
特别是,很多人认为贾芸是一个有抱负的大家。
写出天时人口论和王朝周期论的作者,不可能就是一个求田问舍的庸人。
想要扩大影响力,甚至创立一个学派,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是最起码的先决条件。
所以贾芸才会用心在马车之上。
笑声中,贾芸接着道:“所以咱们不光是有重型马车带书籍,报纸,更主要的还有一种轻型马车,双马拉动,日行数百里不在话下。今早的书局日报,晚上便能抵达山东德州,明日到济南,开封,后日抵扬州,金陵。本人和报纸上其余作者的文章,都可以在数日内抵达大江南北,这是本人夙愿,车行也是为了此事,但重型马车可拉大型货物,小型马车可以分为货运和客运两种,货运是带少量昂贵精品货物,客用是可以坐人,纵是小型马车,每人可带数十斤货物,一车能坐七八人左右,速度是,重型马车一天百里,轻型马车一天四百里……”
说到这,很多商人已经面露沉思之色了。
也有的面露怀疑之色。
甚至有人觉得荒唐。
重型马车,肯定是拉粮食,布匹等沉重的货物。
一车几千斤还能走百里?
这岂不是玩笑?
至于所谓的轻型马车,一天能走四百里左右?
这都要跟上兵部的塘马了!
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