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这也是这些亲王,郡王,尊贵之至,手握重权,却只能去挖金矿,挖人参来赚钱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他们能做这种最为犯忌的买卖,毕竟身为皇子时开府建衙,手握重权,有不少使出来的心腹。
虽说他们现在不掌实权,但他们的势力中仍有掌权亲王存在。
并且这些心腹跟随日久,托以重任,自是有不少把柄被握在王爷们手中。
只要抛出来,抄家灭族是逃不掉的。
宗王为核心,文官武将为爪牙,外围还有效力的商人士绅之流。
再下一层才是普通的吏员,兵丁,壮士之流。
这些人驭使着采参客,矿工之流,在辽东偷偷采参挖矿。
另外便是,与东虏暗通款曲,购入东虏的东珠,皮毛,用粮食,生铁与其交易。
换来的这些好东西,再偷偷在大周售出。
这么多亲王,郡王,掌握的力量超出常人想象。
最为牵扯他们精力和时间的,就是要获取大量钱财的过程。
他们养大量心腹,买通将校,打赏部下,都是需要大量金银。
同时,求田问舍,一直求财,也是表面上的一层掩饰。
夺嫡失败,只想为子孙多积攒一些钱财,也是之前大周皇子们的惯例。
只要不太过分,太祖之后,太宗,景和帝,都是睁眼闭眼,任由兄弟子侄们多捞一些钱。
隆正帝按理来说也该如此。
这两年来,也确实并没有严查这些兄弟子侄的行为。
当然,隆正帝内心如何想的,并无人知道。
其背后还有景和帝这个太上皇在,若苛待兄弟子侄,老爷子怕是看不过去。
种种原因之下,这些宗王日子过的滋润无比。
表面上当然也就是求财,别事不问。
但其实经营势力,用银子开道,扩大实力,这些事也是一直没停过。
这也是因为,景和帝生下诸多皇子,其中出色的委实不少。
便是被景和帝放弃的义忠亲王,其实也足堪为守成之主。
大周因为国势和外敌原因,对皇子教养格外上心,加上有皇子办差的养蛊之策,最终便是形成了如今尾大不掉的局面。
隆正帝是景和帝挑出来的认为最为合适的人选。
但其余的皇子不这么想。
毕竟这位皇四子生性谨慎,细致,苛刻,这算是优点。
缺点就是孤傲,自负,冷漠,还有些性情残酷。
可想而知……
有当年夺嫡之争,大家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有暗中下毒等事。
一旦景和帝这位太上皇离世,当年的皇子,现在的亲王郡王们会遭遇什么,可想而知。
就算没有这层顾虑,失败者也很难接受现实。
哪怕自己不行,也要推一个交情好,信的过的兄弟上位。
最适合的是义忠亲王。
比景和帝脾气还要好,说好听点是宽容,难听点就是宽纵。
其子宁郡王卫熹更是处处学父,祖,为人潇洒大度,儒雅宽仁。
祖,父,子三人,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很多人都想不通,景和帝为什么不选这一家子继承大周江山?
说起来,可都是“深肖朕躬”!
其实……
景和帝也是犹豫再三。
但还是选择了颇有些刻忌寡恩,为人过于精细,做事过于琐碎,苛责的隆正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朝廷,社稷来说,义忠亲王,还有宁郡王,实在都不适合。
景和帝已经过于宽仁。
义忠亲王和宁郡王加倍的宽仁。
大周吏治已经不清,若是放在这父子二人手中几十年,怕是真的要亡国了。
景和帝追求身后之名,确实做了不少糊涂事。
但景和帝并不蠢。
选择隆正帝,就算是神来一笔。
而眼前这些诸王,却并不清楚。
只道是父皇被老四给蛊惑了。
他们誓要拿回自己该有的一切。
财富只在其次,重要的是权力,地位!
智郡王卖关子,诸王猜测好一阵子,都是不得要领。
最后还是敦郡王不耐烦道:“九哥,有话直说吧,咱们又没有你的理财本事,哪顾猜的到是哪家有这本事!”
“好,我来揭谜底。”
智郡王举杯,一饮而尽,然后笑道:“你们断然想不到的,这个日进斗金的厉害人物并非是哪个世家大族,也不是我辈中人,更不是什么勋贵高官,而是一个穷小子,短短大半年时间,他的产业已经到了百万以上,而且还在与日俱增!”
“嗯?”
这时义廉亲王霍然张目,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智郡王知道廉亲王麾下有不逊中车府多少的人手,情报收集的功夫怕是比隆正帝都差不了太多。
这位亲王恢宏大气,为人洒脱,但又不失精明。
同时乐善好施,在百官中形象极佳。
可以说当时是举朝拥戴。
所有人都以为若义忠亲王不能复位,最好的继承人就是廉亲王。
结果廉亲王几次被景和帝敲打,严词训斥。
最终被排除在储位之外。
但多年经营之功,加上诸王支持,廉亲王拥有常人想象不到的财力。
加上他心思缜密,虑事周全,多年时间,经营出一支神秘的力量。
探查情报,收集百官资料,驭使地方势力。
在辽东挖参,挖金的管事人,也是廉亲王的心腹奴仆。
也只有这位,才能把这么庞大的产业管理的井井有条。
不然的话,被人瞩目和暴露也是迟早的事。
智郡王长于谋划经营,但管理部下,和地方官员打交道,这些事还是廉亲王做起来更得心应手。
也是因为这些能力,使得这些诸王心中不服。
廉亲王何事不如隆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