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第159章 强征(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每个月固定开销就大几千两。

加上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各种支出层出不穷。

凤姐早期放贷还能支撑,最多月钱迟放几天。

后来就只能典当贾母的私藏物品了。

请鸳鸯帮着当东西,说笑时似乎有趣,但骨子里的落魄是遮掩不住了。

贾赦诸多不法事,凤姐,贾珍的诸多事情,最终落个抄家下狱,主要原因还是一个穷字。

每年三千两分红……

对贾赦,贾政,贾珍,都不算小钱。

宁国府又是贾珍一个人的,等若他每年多六千两银子到手。

真的不少了。

黑山庄乌进孝,现银加粮食也就大几千两银子。

这银子要是年年有,等若多一个庄子出来。

贾珍虽是意动,但还是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下来。

上头这些人是什么德性,他太清楚不过了。

头一年可能如数给付银子。

接下来就难说了。

户部要不给,他敢找户部要,还是找廉亲王,智郡王要?

贾珍的心思,不光是吴天佑懂,贾赦也懂。

只有贾政圆睁双目,不明白为什么贾珍不立刻答应下来。

“贾将军必定还有顾虑……”吴天佑笑眯眯的从袖口摸出一摞银票。

说是银票,其实是兑票。

只有在京城固定的银号里才能凭票取银。

没有异地存取的功能。

当然也没有利息,甚至买这银票还要给银号钱。

这个东西,连最早期的金融业也算不上。

撑死了算是金融服务。

银票是对半而分,取银时,要和银号的存根严丝合缝。

另外每张银票都有编号暗号。

就是诗号。

到时候银票合缝,诗号无误,这才能取银。

就算大周京城,现在有银票业务的也不超过十家。

得在几十年后,经过对口外的贸易发展,大量晋商都需要银号,他们又声气相连,彼此信任,所以一些大银号联手之后,通存通兑,银票才有了流通使用的功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银票的面额也不大。

清中后期有官票,面额是一,三,五,十,五十两这五种面额。

清朝要亡国时,出现了百两的大票。

私人银号,也是有小面额银票,但并非主流。

官票有纸钞的功能,所以小面额的不少。

私票就是图方便,银票金额太小还不如带现银方便。

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收银票。

所以私人银号金额一般是十两,五十两,百两,乃至最大面额的千两。

吴天佑此时掏出来的一摞银票,就是千两面额的银票,京城最大银号给的票,诗号也给了。

就是说这就是现银,拿走就能兑成现银。

“这是一万二千两,宁国府和贾将军两年的分红。”

“赦翁和政翁两年也是一万二,也请收下。荣国府的六千,请政翁叫琏世兄跑一趟户部,那边也是要画押,出个手续才对。”

贾赦接过六千两的银票,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这一瞬间,他要到哪买小妾都想好了。

至于吴天佑的安排,当然是怎么说怎么好。

毕竟给钱的是大爷。

当即贾赦先收了银票,脸色一变,对着贾珍正色道:“珍哥儿,这事就按吴大人的意思办好了。上头有亲王,外头有紧急军情,贾家还能霸着车行买卖不放手?交给户部,又不是白拿贾芸的,他也有股份分红,此后不必怕人惦记,也不必自己辛苦经营,这有什么不好?做人不必太贪心了!我贾家反正要上奏,以你,我等贾家长辈的名义,请朝廷收回车行,紧急驰援蓟州,军情如火,可不能耽搁了!”

贾珍此时还有什么话可说,自是点头应允下来。

就算之后户部不给钱,他也不亏了。

“光上奏可不行。”

吴天佑笑吟吟道:“先上奏,后天十五日大朝会,到时候再当面奏请吧。”

“也行,听佑翁的。”

“此乃正事。”贾政一本正经的道:“非是我等贪婪,也不是针对芸哥儿,实在是朝廷需要运粮,需要贾记车行,国家大事,由不得考虑太多。再者说,芸哥儿的书里不是也写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是这个理。”

吴天佑内心鄙夷眼前这几个贾家的人。

对族中子弟的产业一点支持没有。

就惦记捞好处。

现在给两三万银子,就把岁入百万的产业给卖了。

当然,贾家就是个引子。

也就值眼下这些银子。

要不是诸王要顾及吃相,也怕隆正帝不满,连这个引子也不需要。

户部强行征召便是。

事后直接划归职方司。

贾芸能如何?

宫中就干净了?

唐诗卖炭翁不就说的这事?

卖炭翁一冬天烧的炭,宫中强行征用,几匹不值钱的绢就抵了炭火钱。

前明时也是一样,都是强征。

朱棣就有白话旨意:“那军家每年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件,他怎么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家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钦此”。

朱老四并不是那种长于深宫的皇帝,他深谙民情世事。

官府叫商家买办,商家为什么不肯?

当然是商家亏本啊!

要是能赚钱,你看他愿不愿意?

后世的商人,要是有门路接到市政工程,那都是上赶着去接,花钱送礼的不在少数。

到后来又不愿接了。

因为利润变低了,而且经常拖欠工程款,一拖多年。

这东西,就是讲一个利字,别的都是白扯。

汉唐至宋明,朝廷官府征发和买,对商家都是噩梦。

大周宫中和买征发,也一样是有商家要吃亏。

就是大周还算内敛克制,主要是有一个内府,管理的比较严格。

不像唐朝和明朝这些事是太监宦官去做。

这些人都是没有别的追求,又毫无畏惧,就是一心求财。

商家落到他们手里,轻则破产,重则破家。

前明时,有商家轮到和买时,或是听到风声,当天就上吊的商家东主还真有,而且还不少。

最不济也得举家逃走。

走晚了,真的要破家了。

户部不强征,主要还是因为贾芸是简在帝心的大文豪,出了事,大家脸面上不好看。

但有贾家主动,加上有虏骑大举入关,大义名份算是有了。

贾芸怎么闹腾都不占理。

这个时代,宗法,宗族,原本就高于个人。

这在个人私产的处理上,有一定的模糊空间。

又有抗击虏骑的大义。

天子也正好就坡下驴。

简直完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