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臣叩谢天恩。”
贾芸行礼之后,领取了一整套的赏赐。
一等伯,将军号,加上金,银,丝,绢,鱼符,林林总总,价值也不少了。
毕竟这一次丝绢表里赐了过千匹,金百两银千两,加起来价值也过万两了。
贾记车行算是征用,朝廷看来也没打算补上运费。
这一次赐银赐绢,就是弥补贾记在金银上的损失了。
还有蟒袍,领了今天这一身,贾芸算是在赐服上大满贯了。
飞鱼服,麒麟服,蟒服,齐活了。
再赐得赐团龙王袍了,贾芸暂且没做这个美梦。
另外就是紫袍,鱼符,紫缰,也齐了。
俨然就是朝廷重臣了。
差的就是如赵国公那样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如萧何故事。
一般重臣往权臣的过渡就是这些。
但赵国公田铎接受剑履上殿,入殿不趋,赞拜不名时已经年过八旬,标准的老臣重臣,这是给年老重臣最高的荣誉和体面,和权臣无关。
况且田铎老狐狸,相当识趣。
荣誉加到这地步,又提督京营,田家子弟就不宜在京为官。
甚至田氏诸子,有多半都退出京营和地方军镇,转为文官或转闲职。
田氏在军中的基业,放弃大半。
换来这如萧何故事。
也不知道是赔了还是赚了。
贾芸手中的圣旨,就是可以供奉的恩敕。
用丝绢制成,文字是绣上去的,极为华美。
这和日常政令用的旨质敕诏完全不同,更具有保存意义。
日常政令旨意,经常是要回收归档的,和这种恩旨是两码事。
贾芸领旨时,忠顺王在人群中看了看,沉声道:“为何不见贾赦,贾政等族人尊长来谢恩?”
人群中,忠顺王明明看到贾珍,却不加理会。
贾珍是宁国一脉,贾芸是荣国一脉,忠顺王叫贾赦,贾政这两长辈来谢恩也有道理。
但贾珍也是京城贾家一族的族长,原本也够用了。
忠顺王就是当众侮辱贾珍,忽略其族长身份!
因为……贾珍不配!
多次为难贾芸,抢夺族人私产,被降旨训斥,主动献贾记被天子驳回,贾珍早就名誉扫地。
忠顺王还偏要在现在再踩上一脚。
“奴婢这就去贾府传召。”
忠顺王身边的王府太监明白主子心思,立刻带人去贾家荣国府。
……
荣国府中,贾赦正和侍妾们研究刚收集来的一堆古董。
贾政则是在书房和清客闲谈下棋。
兄弟二人各有所好。
今天的献俘大典,这兄弟二人毫无兴趣。
就算没有贾芸堵心,他二人也多半请假。
又热又吵,无聊透顶。
献俘关他们何事?
贾家的衰败真怪不得别人,贾母,贾赦,贾政,贾敬,贾珍,贾琏,贾蓉,一连串的废物或败家子。
待王府太监上门,贾赦和贾政无奈,只能步出二门迎接。
“忠顺王传召,二位即刻随咱家去见王驾。”
贾赦,贾政大惊失色。
这个传召太监不受贿赂,也不言明来意,不谈传召何事,面色严峻,似有怪罪之意。
两人吓的魂飞魄散,也不敢耽搁,匆匆换了衣袍,各带几个长随跟着离去。
贾母在后宅听闻,也是吓的不轻,立刻令赖大等人跟随,一有消息立刻传回。
……
待贾芸接了旨,贾赦,贾政俱已赶到。
两人到忠顺王前,才知道是被传来谢恩。
按道理说,贾芸受封,族亲长辈同为朝官,一并谢恩这是正理。
没有人能挑出忠顺王的不是。
但众人明知贾家这几人和贾芸的关系,忠顺王此举就是明摆着的打压,等于是把贾家这几个按在地上扇耳光。
你们不是争产?
不是要把贾芸开革出族?
现在就传召你们过来在午门前谢恩!
皇恩浩荡,你们敢不敬天恩?
贾赦,贾政,贾珍三人强忍屈辱,在众目睽睽之下,拜舞谢恩。
“尔等莫要再生嫌隙,贾芸乃国之栋梁,非尔等所能比,此后当家族和睦,和衷共济,共同为朝廷效力才是。”
忠顺王内心颇为满足,但还是疾颜厉色训斥贾赦三人。
不远处,北静王,镇国公,理国公等开国勋贵都是一脸无奈的看着。
贾家好歹是开国一脉的勋贵之首。
贾家被如此作贱,实在是咎由自取,但也是连累开国一脉丢脸。
赵国公身边的诸多侯伯,此时俱是一脸幸灾乐祸的笑容。
各人无奈的同时,再看刚封伯的贾芸,神情便是更加复杂起来。
天子和忠顺王的心思相当明显了。
压荣,宁二府嫡脉。
扶持贾芸,代替嫡脉。
接下来要看各家怎么选择了。
反正冯唐明显选了贾芸,上奏表功的奏疏中对贾芸极尽夸赞推崇,甚至隐隐推贾芸为首功。
“芸哥儿,恭喜了。”
“芸哥儿,有空到修国公府来,大家亲近亲近。”
“到我们理国公府也行啊。”
除了北静王外,八公中的七家俱是在瞬间有了选择。
贾家嫡脉这些年,死撑义忠亲王,却是一点好处没捞着。
也就是北静王在表面上对贾家亲热,并且帮着扶持王子腾。
贾家那点人脉都快祸祸光了。
若贾家真的能有一个能服众的新家主,八公家族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局面就大为不同了。
八家门生故旧,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力量,足占大周军中三成左右。
多个地方节度使,京营中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级别的过百人。
地方就更多了。
要不然隆正帝为何要拉贾家?
夜壶都有用处,况且是勋贵高门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