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最新章节。
叶楚感叹一声:【只能说不愧是能征善战的燕王朱棣吗,起兵之初仅仅只有身边八百亲卫!】
秦朝,嬴政也是讶然,区区八百人也敢造朝廷的反?
贞观年间,君臣众人都被这个小得离奇的数字给惊呆了。
李世民率先反应过来:“哈哈哈哈,看来我们都低估了这个朱棣之能!”
汉朝,刘彻也是一惊,看向卫青:“这个朱棣不过八百人也敢起兵?!”
卫青一拱手,有些疑惑:“臣也不知,这燕王朱棣是如何靠这点微末兵力从边疆攻入王都的。”
明朝,洪武年间,满堂哗然,任谁也没有想到是八百人。
朱元璋一挑眉,看来自己还是小觑了这小子,平常招猫逗狗的惹人嫌,在打仗上有两下子啊!
朱标也是十分震惊,眼神有些复杂,四弟果然是骁勇善战,在军事上颇有天赋。
看着朱棣有些慌张看向自己,柔和一笑,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
未来老丈人·开国大将·徐达:啧啧啧,看不出来燕王这小子竟有这等本事。
【朱棣本是位高权重的藩王,北平与当时的首都建康一南一北,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自由自在,那他为什么要赌上身家性命去谋反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朱棣与朱允炆这对叔侄间存在的根本矛盾:削藩。】
【明朝的藩王制度是怎么来的呢?】
【那就要让我们再把视线拉回洪武年,朱元璋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将诸子分封为王,驻守边疆,拱卫皇室,形成了明朝的藩王制度。】
【也因此朱棣作为藩王手中是有军事指挥权的,加上他常年征战北方,在军中颇有威望。】
【于是在起事后迅速收拢了一部分边军约三万人,这也成为了他初期与朱允炆相争的底气。】
朱元璋:?这小子笼络军心!我就说小兔崽子哪里来的军队!
朱棣:什么笼络!这明明是个人实力和人格魅力!
【其实朱元璋建立这个制度时,也考虑到了藩王作乱的可能性,规定藩王之间不可以相互往来和串联,避免联合起来对抗中央。】
叶楚戏谑一笑:【可能老朱也没想到他儿子靠自己一路打穿了他留给宝贝大孙子的百万军队。】
朱元璋一顿,不想承认咱家这个大孙子可能也许有点无能?
【建文帝朱允炆虽然聪慧好学,性善纯孝,但其实老朱对于他继任帝位也是十分放心不下,认为他“仁柔少断”。】
【甚至在朱元璋临终之时还特地下了诏书让各藩王在封地服丧,不许来京师。】
洪武年间,朱棣悄悄撇了撇嘴,老爹未免也太偏心了吧!为了让大侄子继位,都不许儿子来奔丧。
永乐年间,已经成为皇帝的朱棣眯了眯眼,想起那段时日自己不顾皇命前往京师奔丧,却被建文小儿派人拿着敕令命自己返回北平,真是叫人不悦!
【建文帝即位时,镇守边疆的诸王已经拥有了很大的权势,对于想要集权的天子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威胁。】
【朱允炆忧心忡忡,便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议削藩之事。】
【齐泰认为燕王实力最强理当先削,但黄子澄却认为燕王有功无过,对他动手可能会引起舆论,应该从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
洪武末年,朱元璋重重咳嗽起来,面色阴沉的看向下首的朱允炆与朱棣。
自天幕出现以来,关于立储人选的争议就没有停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