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最新章节。
【安禄山起兵可以说是天下震惊,毕竟大唐已经安宁了数百年了。】
【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控制了河北,太原附近的官员急忙奏报安禄山谋反。】
【emmm,但李隆基认为又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诬告,选择置之不理。】
老李家众人:???
不是,谁会拿起兵造反来诬告啊?!
李隆基(委屈):这,每个人都用谋反来诬告政敌啊!
武惠妃:......
李林甫:......
那以前你怎么就相信,现在就不信了是吧?!
安禄山:只要马屁拍的好,烦恼从不往身上找!
【直到多处郡县接连失守,这下子不信也得信了!】
【但也不知道李隆基和杨国忠哪里来的自信,觉得平叛安禄山费不了多大功夫。】
【此时在长安的封常清主动请战,前往洛阳征兵平叛。】
开元年间,张九龄和李隆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这谁啊?
不过能主动请战,应该是有点本事的。
【可能是大唐安逸的太久,他们都低估了自己的敌人。】
【洛阳招兵,招募的几乎都是市民和仆役,战斗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边安禄山干的可是提着脑袋的大事,不成功便成仁。】
【故而安禄山率主力进攻洛阳的时候,封常清大败,洛阳失守。】
天宝年间,比李隆基更慌的是洛阳的百姓。
不少人已经谋划着带着家眷先离开洛阳避难。
自古以来被叛军攻陷的城市,百姓有几个能落得好下场?
【李隆基大怒,削官让封常清去陕郡守将高仙芝军中当平民效力。】
【封常清和高仙芝二人治军极严,虽然首战失利,但并不代表他们二人是无能之辈。】
【二人分析局势后打算退守潼关,以谋战机。】
李世民心中紧张,听到此处不由点点头。
潼关天险,易守难攻,此时并不利于正面交锋,以退为进才是上策。
【可惜再好的将军也架不住上面的人昏了头。】
【军中有个李隆基派来监军的宦官名曰边令诚,不仅老是干涉高仙芝的军令。】
【还屡屡索贿,高仙芝鸟都不想鸟他,自然把人得罪了。】
三国,张飞已经嚷嚷了起来。
什么玩意儿?要敢在我军中碍手碍脚,早一斧子劈了他去!
诸葛亮面色凝重:“小人难防,只怕这二位将军难以善了。”
【边令诚怀恨在心,见二人退守潼关就入朝参奏。】
【说两位将军贪生怕死,败退之后不敢出战了。】
【李隆基盛怒之下轻易听信谗言,竟然下旨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
【二人被斩的时候,军中士兵大喊冤枉,可惜也是无济于事。】
明朝,朱元璋冷哼一声。
朕就知道宦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古以来但凡宦官摄政的有几个好下场?
武周,武则天一下子将手边的书册扔在了李隆基的身上。
“临阵斩将?!”
武则天心绪起伏,声音冰冷:“怎么?嫌安禄山打得不够快?!”
下面的李隆基也是一脸茫然,不知道未来的自己在想什么。
【而此时的安禄山早已占据洛阳称帝,改元圣武,谋逆之心昭然若揭。】
【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杀,总还是要有人去守潼关啊!】
叶楚有点无语:【所以真的很不理解,你说你杀将之前也不考虑一下自己还有人可用吗??】
李世民真的很想疯狂质问李隆基。
大傻春,你在干什么!
朝廷都没人可用了还要临阵杀将!
怎么不直接把潼关送给叛贼算了,啊?!
【李隆基杀完人之后打量了一圈,发现没人可用了。】
【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正在河北对抗安禄山的小伙伴史思明,抽不开身。】
【只能把主意打到已经患病在家修养的老将哥舒翰身上,命他出马镇守潼关。】
王忠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哥舒翰守潼关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