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直播:我带秦皇汉武云游陵墓》最新章节。
————分割线————
清朝,康熙还没说话呢,九阿哥撇了撇嘴,嘟囔了几句。
“区区蛮夷小国,能有什么珍贵的文物可看?”
“想来也不过是些破铜烂铁罢了!”
康熙瞪了他一眼,虽然没说话,心中却也是这么想的。
大清乃是万国来朝的上国,大不列颠充其量不过是个强大一些的藩属国而已。
他们有的东西,我大清岂能没有?
叶楚早就在网上已经约好了时间,博物馆很大,所以她今天下午只打算去看华国馆。
一走进馆中,叶楚的心情就有些复杂,毕竟这里所藏的文物有很多是从别的国家暴力抢夺的。
不止是华国,还有东南亚的、非洲的各个国家,都有珍贵的文物在此展览。
视角一转到华国馆中所陈列的文物,天幕下的各时空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众人:???
为什么大不列颠国会陈列他们华国的文物啊?!
【华国馆里的文物各个朝代都有,有些是私人捐赠所得,也有一部分是在清朝的时候从我们那里抢去的。】
【许多文物在被强夺运输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非常令人惋惜。】
【比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在颐和园烧毁后,被大不列颠国人盗走,后来藏入了他们的博物馆。】
【他们并不懂得这幅画的价值,将画作截成了几段带回了大不列颠。】
清朝,乾隆皇帝:?!
这可是朕的心头宝!特地把它放在了精心修建的清漪园中,命人收藏安放好!
清漪园在紫禁城中,怎么会被大洋彼岸的英吉利所攻破,还抢走了我的宝物!
啊啊啊啊啊,可恶,而且还损坏了!
明朝,严嵩除了愤怒之外更多的是担心。
此画如今正在他的手中收藏,我儿世蕃也不会变卖此等宝物,除非他们父子二人没能安全的离开朝堂。
严嵩眼神晦暗不明,陛下,终究还是动手了吗?
【往里走,就能看见明代的龙纹琉璃瓦,它原本是华国西省寺庙屋脊上的装饰品。】
【清末的时候被人盗取,为了方便搬运就把整块琉璃瓦敲裂成20块,造成了严重的破损。】
【后来在伦市拍卖行被来自香江的富商拍下,并捐赠给大不列颠博物馆。】
【据推测,应该是明朝正德到隆庆年间的文物。】
明朝,朱元璋痛心疾首,虽说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但他大明的东西怎么能容忍蛮夷偷盗?!
而且还将此物公开展出,叫人生气!
说来说去,还是那清朝无用,守不住自家江山就算了,连蛮夷小国都打不过!
白白叫我中原王朝蒙受此等羞辱!
【说起来,其实在明清以前,华国一直是领先于西方国家的。】
【然而在明清时期,对外交流逐步转向封闭,渐渐地就落后于西方了。】
【直到西方诸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我们的国门,清朝的统治者才如梦初醒。】
【每每提到明清落后的原因,总免不了提起海禁这个闭关锁国的政策。】
洪武年间,朱元璋也是愁得很。
他实施海禁是禁止了民间私人的贸易往来,但大明和海外诸国还是有朝贡贸易的啊!
只不过这朝贡是个赔钱的买卖,只不过是为了向周边小国展示我大明作为宗主国的强大国力,以此来保证周边地区的政治秩序和稳定。
而且这也是为了减少倭人的侵扰,才做下的决定。
【不可否认,海禁政策确实在对外交流和贸易上发挥了消极的影响。】
【但事实上,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其实都是有一定程度的对外贸易的,谈不上完全的封闭。】
【在永乐年间,我们也曾经下过西洋,拥有过世界上最强的水师部队。】
【为什么到清朝的时候,水师部队面对西方的时候却变得脆弱无比?】
【明朝的水师又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明朝,朱瞻基长叹一口气。
大明的疆土太大了,敌人也太多了。
北方有虎视眈眈的草原骑兵,曾经元朝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不得不集中精力发展陆地军队。
倭寇又层出不穷的劫掠东南,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远洋,收缩海防线。
但却没想到海洋之外,还会有更强大的敌人跨洋而来。
【一是财政紧张而来自草原的威胁又更大,明朝的君主不得不把更多的重心投入到陆军中。】
【在现实条件下,政府统治者选择了禁海来抑制倭寇势力。】
【二是亏本买卖——水师远洋带来的朝贡贸易,明朝在其中往往是支出大于收入,无利可图。】
【西方的大航海时代为什么获得了暴利?】
【那是从无数国家身上吸血换来的!】
【种族灭绝,殖民侵袭,贩卖奴隶,没有这些,他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完成资本积累。】
唐朝,李世民眉头一皱,光是听这些词语他就已经能想象到了。
作为大国,暴力掠夺他国土地、财富,奴役他国百姓,实在是贪婪无度、残暴不仁!
明朝,朱棣更是不屑,那海上的诸国大都贫困,文明也尚未开化。
大明作为强盛的中原王朝,岂能去抢他们的东西?
每每朝贡,哪次不是“厚往薄来”?
【同样是远航诸国的大明,却并没有选择野蛮的方式摧毁他国文明。】
【也因此在朝贡贸易的体系之中,明朝更多的是出自政治考虑,而非经济利益。】
【而往往说起明朝水军的落寞,就离不开两个人。】
【明嘉靖帝朱厚熜,以及万历皇帝朱翊钧。】
一心修仙的嘉靖:哦豁,轮到自己了。
他一心修仙是没错,但并不代表他对朝局一无所知。
如今的大明腐肉丛生,需要的是雷厉风行的改革,可是他不愿意做这个人。
同一时空下的另一个人,却不这样想。
他的能力还不够,手中的权力还不够,所有的想法都必须要等待,等到他有足够的话语权那天。
正德年间,朱厚照:???
等等,怎么是堂弟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