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第211章 赵槐的高光时刻(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最新章节。

陈大虎刚一服软下跪,赵槐觉得自己又行了,说话也不由自主地硬气起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一连番质问下来,陈大虎心中怒火中烧,几近崩塌边缘。

尤其是赵槐小人得志的语气,让陈大虎忍不住想要站起来给其一巴掌。

好叫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欺负的。

只见他微微抬头,满眼怨毒地看了一眼赵槐,心中更是充满了不屑和鄙视。

陈大虎认为,要不是赵槐跟在贾环身边,自己又岂会被这样一个小人侮辱?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敢怀恨在心。

然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低头。

陈大虎将愤怒与不爽压在心底最深处,用恭敬的语气说道:“这位爷,刚刚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您们。您们要打要骂都可以,这一切都是小人的错。小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只求您们大人有大量,能够饶过小人这一次。”

言毕,陈大虎深深地朝贾环磕了一个响头,额头触地之声清晰可闻。

显而易见,他这是想以此来求得贾环的宽恕与谅解。

因用力过猛,额头上渗出了一丝鲜红的血迹,显得格外触目惊心。

有意思的是,陈大虎磕头之时,刻意微微转动身子,巧妙地错开了站在一旁的赵槐,仿佛在用行动表明,他的磕头认错只针对贾环一人,对赵槐依旧不屑一顾。

这举动,无疑是在明目张胆地示威,表达他对赵槐的不敬与轻视。

赵槐见状,气得牙痒痒。

心中怒火中烧,恨不能立刻上前将他痛打一顿,以泄心头之愤。

但他碍于贾环在场,只能强忍下这股冲动,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贾环心思缜密,洞察秋毫,只一眼便看穿了陈大虎背后的用意。

因此,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有任何表示。

眼神中的寒意,又降下了几分,似在警告,又似在表达心中的不满。

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敢对他的人不敬,真是死性不改!

贾环的沉默,立即让陈大虎心中涌起一股慌乱。

连忙用眼神向王金安示意,眼中满是乞求与无助。

只希望这位好兄弟,能在此刻为自己说上几句好话,缓解眼下的尴尬与危机。

王金安见状,内心实则是五味杂陈。

实际上,他一点也不想参与这趟浑水。

这可是贾府的公子哥,不是他这种小人物可以招惹的存在。

只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图个清静自在。

否则一旦激怒了贾环,遭到贾府的报复,他这衙役的差事算是到头了。

然面对陈大虎近乎绝望的乞求目光,他又实在是于心不忍。

毕竟多年的交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再三思量下,王金安只好硬着头皮,向贾环躬身行礼,并向其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环少爷,您看这家伙虽然已经知道错了,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死罪虽可免,活罪难逃,不如您就打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您看如何?”

王金安的眼神中充满了期盼与恳求,尽力在为陈大虎争取改过自新的机会。

贾环若是愿意动手,教训陈大虎一顿,说明他愿意给陈大虎一条活路。

反之,如果贾环无动于衷,则说明陈大虎岌岌可危。

贾环只稍稍抬眸看了他一眼,神色清冷平淡道:“虽然他顶撞了我,但我贾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之人。只是...他刚刚打的人是我表兄,你此刻求我也没用。是否愿意放过他,一切都得看我表兄的意思。”

说着,贾环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赵槐,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此言一出,赵槐惊愕万分,险些失声惊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少年终有一日立于巅峰,过往种种,又是怎样的坎坷?一本回忆录,又留下多少回忆。再次翻起,又存多少故事。
缘初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关于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理之律者的核心里住着一个人?这个人究竟是敌是友呢?哦,原来是个男保姆啊,那没事了。注:文本不好,除了大部分设定没改,一些设定也许改了...吧(当然,觉得不好看可以不看,我只是将心中的幻想写出来而已)。
布说鸭门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穿越大秦,成为始皇第十九子,赢临渊!聪慧伶俐、七窍玲珑、天才少年皆是他的代名词!只因其母为小族之女,毫无背景,故不受始皇待见。直到始皇第三十六年,其大限将至。即便寻来天下无数名医,乃至各种江湖异士,依旧回天乏术,难以为其逆天改命!然,就在大秦众臣心如死灰,始皇绝望之际,多年未曾现身的赢临渊突然只身踏入秦王宫!并决定传授始皇‘六库仙贼’,又称‘圣人盗’!借以盗取生机,实现永生之梦!自此,始皇不再追
山隐雾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