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第340章 授官(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最新章节。

可若是在贾环回府之前摆宴,即便他不是主角,也能趁机炫耀一番。

毕竟他身上有着爵位,而且又是贾环的大伯,这一关怎么都绕不过去。

总之贾赦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显摆,就是为了得瑟......

贾赦说出这番话,引起了不少惊讶。

尤其是王夫人。

在她看来,贾赦一般不会说这种话,这明显不符合他平时的行为。

其次就是贾母,大儿子的这话,听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只是一时又说不上来。

当然她并没有多想,只是将目光望向了二儿子。

“政儿,这事你怎么看?”

贾政稍微想了一下,深思熟虑道:“儿子听母亲决定。”

其实是现在就摆宴席,还是等贾环回来再摆,他都不觉得有什么。

只要贾母高兴,都无所谓。

贾母听后轻轻点了点头,看着二儿子的目光中满是满意与宠溺。

这才是她的儿子,既听话又孝顺,可比大儿子好多了。

现在还教出了一个状元孙子,满意值直接拉满。

“这事暂且就先这样,等环哥儿回来再说。”贾母平和又不失威严道。

这话一出,直接打碎了贾赦心中的小九九。

贾赦嘴角微微一抽,心里对于贾母的做法愈发不满。

平时偏爱二儿子就算了,现在还是如此。

偏偏现在二房又出了个状元,将来贾母的心只会更偏,还指不定心会偏到哪里。

贾赦越是这么想,心里就觉得越气,恨不能掀桌子。

既然他不爽,那大家就别过了,可惜他不敢......

御街夸官终于完成,进士们再次回到了太和殿。

庆历帝巍然端坐于太和殿的龙椅之上,金袍加身,光华万丈。

周身散发出的威严,足以震慑四海,以令万物俯首。

其面容沉静,深邃难测。

古井无波的双眸,似乎能洞穿人心。

哪怕只射出一道平静的目光,就足以让人心底升出一股无形的压力。

这就是帝王,大唐至高无上的存在。

只要他轻轻一挥手,便能搅动风云,改变乾坤......

官员们依次就位,一甲前三名踏着庄重的步伐,缓缓步入金碧辉煌的大殿.

庆历帝目光平和,注视着下方三人,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

忽地眼神微动,似有深意地瞥了身旁侍立的太监一眼。

太监李德面带恭谨,瞬间明白庆历帝的意图。

只见他轻提衣摆,步伐稳健地从台阶上走下。

手中握着一卷泛着金色光泽的圣旨。

李德站定于光洁如镜的台阶上,面带微笑地缓缓摊开手中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第一甲第一名贾环才高八斗,才学出众,品德兼优,于殿试中一举夺魁,实乃我大唐之幸,百姓之幸,国家之栋梁也。今特赐卿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侍读之职,秩正六品,望卿能恪尽职守,勤勉不辍,辅佐朕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威远侯府
威远侯府
江景辰这一世的不幸全都来源于那座世袭罔替的威远侯府,刚出世时经历了去母留子,八岁那年身中剧毒,名满天下的神医断言他活不过二十岁,因此被送到江南外祖父家了此残生。十年后他重返京城,俊朗的外表下裹着一颗漆黑如墨的心,首先是拿回亡母当年留下的嫁妆,之后设计让继母身边得力的嬷嬷活活打死,紧跟着将同父异母的四弟废去子孙根……然后这些只不过是拉开了帷幕,一出好戏才刚开始上演。小剧场:“父亲,不能够太过贪心啊
山林野马
荣耀大秦
荣耀大秦
现代人黄品稀里糊涂穿越回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发现这个既伟大又让人惋惜的王朝与他认知中的根本不一样。尤其是挣扎求生的阴差阳错下,居然一步步走到了高位。与此同时,也剥开史书与历史谜团的遮掩,看到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而一幕幕的真相与保命相结合,蹦出异样的火花,让黄品走上迥异于固有历史走向的道路。大秦不该如夜空里的烟花那样璀璨而短暂。大秦该如天上的暖阳照耀于世!大秦!他要为之续命!
战五渣
清穿之宠妃一笑醉红颜
清穿之宠妃一笑醉红颜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第一个世界温柔体贴大姐姐柔则&缺爱可怜四阿哥第二个世界九分像貌美如仙云辛萝&认错人的四阿哥
小写的y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
眼魔的秋波
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
农家祖坟冒青烟了,连中六元
一朝成为了农家幺儿子沈青云,原以为可以一辈子当个米虫。不料家里突生变故,摆在眼前的困境:大哥只是去做短工,回来却是草席裹着的尸体;村里人家都是几个儿子,而沈家只有他这个独苗苗;泼辣偏心的偏心老娘,受虐待的侄女们,以及身形佝偻的便宜老爹;沈青云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拿起笔,走进了学堂。村里人都笑,沈家小子不可能考中,除非沈家祖坟冒青烟。几年后,有人敲锣打鼓,跑到村里报喜:祝贺沈公子高中!村里人傻眼了
鱼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