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第165章 再度蠢蠢欲动(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最新章节。

他反复强调和嘱咐,言明蒸汽机的研究,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大明的未来,无论如何不可松懈。

当然了,朱慈炯看着虽然精神矍铄,但已经白发苍苍且有些佝偻的宋应星,还是谆谆嘱咐要保重身体。

宋应星则朗声笑着回复说,身体恢复的很好,而且主要是指导和培养众人开展研究事项,尤其是戴梓小朋友很有资质,自己在亲自培养。

朱慈炯这才放心的离去,此行收获满满,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现在要和张煌言盘一盘家底,再决定后续的重大事项。

他是一个坐起立行的人,想到了这一点后,立即在袁礼兄弟的护卫下,一路疾驰的返回皇城来到了张煌言的官廨。

然后两人自朱慈炯返程后,首次对大明的家底进行了仔细的盘点:

在领土方面,除了之前占据的江南省和浙江省,在过去的这半年时间,江西省也被大明完全收复。

江西省的位置本就被江南省和浙江省夹击,且在之前的大战中绿营兵被调往浙江和江南省作战,已经被消耗殆尽,因此被轻易收复。

不过在当地的统治和治理,并没有像江南省那般进行了彻底土地革命,仍然按照原本的模式进行。

毕竟大明的南北两路大军都出征在外,张煌言不愿意因此引发动荡,从而毁掉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

无论如何,大明现在已经富有三省之地,实力再度有了极大的提升!今年夏季税赋收上来之后,也就可以视情进行必要变革了。

在国家财方面倒是相当宽裕,因为朱慈炯在出征之前,将之前从定远开始,一路积攒的金银珠宝等大部分都转到了国库中。

本次远征归来,又将高达九成的金银再度移交到国库中,令得国库异乎寻常的丰盈:

朱慈炯原本的积累,那可是大军横扫了江南全省及杭州的文官乡绅及地主所得,减去天量的花销后,仍有银二百三十万两、黄金三十九万两;一百三十余箱的珠宝首饰出手后,又得银一百零八万两银。

此次从缅甸大战归来,搜刮的财物转入国库黄金四十九万两,白银六百五十万两。

去年年底的赋税征收后,又得盐税一百二十万两、矿税三十六万两、厘金商税八十六万两、茶马杂税二十万两。

以上这些税目,都是从去年十月大明重新光复了江南、浙江后才开始征收的,因此显得总数较少!今年全年征收的话,会翻番数倍不止。

最大的收入来源仍然是田赋,共计银三百万两、得粮一千五百万石,是国库收入的最大来源。

零零总总在一起,国库先后收入黄金八十八万两,白银一千五百五十余万两,粮草一千五百万石。

收入非常之高,但支出项目更多:招募大军的费用及军饷抚恤等、数百官员及更多的衙役吏目的俸禄、科学院的研究费用、兵工厂制造军械的花费、建设工厂造船厂卷烟厂等巨额花费、新建各级院校的费用......

总得算下来,国库共计支出银九百八十余万两,粮草六百余万石!

如此,国库内尚存有黄金八十八万两,银五百七十万两,粮食草料九百万石。

朱慈炯看着盘点的结果,熟悉的感觉再度浮上心头:他又非常十分的蠢蠢欲动要继续搞大事了!

强悍的男人,在有钱的时候,必须将这些钱转化为战斗力!否则就可能堆在仓库里发霉,甚至变为可悲的赔款。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赛罗:蓝色披风的少年
少年终有一日立于巅峰,过往种种,又是怎样的坎坷?一本回忆录,又留下多少回忆。再次翻起,又存多少故事。
缘初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
关于布洛妮娅的核心级保姆:理之律者的核心里住着一个人?这个人究竟是敌是友呢?哦,原来是个男保姆啊,那没事了。注:文本不好,除了大部分设定没改,一些设定也许改了...吧(当然,觉得不好看可以不看,我只是将心中的幻想写出来而已)。
布说鸭门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大秦:开局传授祖龙六库仙贼
穿越大秦,成为始皇第十九子,赢临渊!聪慧伶俐、七窍玲珑、天才少年皆是他的代名词!只因其母为小族之女,毫无背景,故不受始皇待见。直到始皇第三十六年,其大限将至。即便寻来天下无数名医,乃至各种江湖异士,依旧回天乏术,难以为其逆天改命!然,就在大秦众臣心如死灰,始皇绝望之际,多年未曾现身的赢临渊突然只身踏入秦王宫!并决定传授始皇‘六库仙贼’,又称‘圣人盗’!借以盗取生机,实现永生之梦!自此,始皇不再追
山隐雾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