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第226章 耗(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最新章节。

郑成功踌躇半晌,却始终无法说出俘获尽归郑家的话语,虽然郑家当前急需这些战舰恢复战力。

他反复思忖之后,不顾郑家众将殷切的目光,心中终于下了决定,便要开口说两家平分。

毕竟甘辉率领的舰队,除三艘二级战列舰外,其余型号的战舰,也都近乎损失近半,同样急需补充。

皇太子殿下高看郑家一眼,对自已有数次解救之恩,深情厚谊自不用讳言,郑家又岂能因贪婪而忘恩负义。

甘辉似乎看出了郑成功的心思,赶紧在其开口前,再度恭敬说道:“闽王殿下,皇太子有过严令,所有俘获尽归闽王,末将不敢抗命。”

他停顿一下,又补充了一句:“但皇家科学院宋老院长曾说过,希望有机会研究西洋蛮夷的二级战列舰,用以改善大明战舰的设计。‘

“末将建议二艘二级战列舰先尽归闽王麾下,修复后与西洋贱夷对战!将来大战最终得胜后,在拨给末将一艘带回供老院长研究。”

“相信闽王殿下也看出来了,末将麾下的海军将士们,在海上作战能力方面,差郑家勇士甚远;这些战舰归于闽王,效果更大。”

郑成功长长舒了一口气,看向甘辉的目光中,有毫不掩饰的欣赏,还隐含着一些感激。

甘辉的话语,把他从尴尬为难的境地里解救了出来,不用左右为难的去想俘获战舰的分配了。

于是宾主尽欢,两艘二级战列舰、两艘三级战列舰及十六艘武装商船,尽数划归郑家舰队补充实力,令郑家众将欢呼雀跃。

郑成功还特意交代,两艘二级战列舰尽快修复后,一艘作为自己的旗舰,另外一艘则由林阿凤统领。

众人羡慕万分,纷纷恭贺林阿凤,自然知道这家伙救驾之功值得如此回报,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郑成功也不打断麾下将领的喧闹,也是面带微笑看着,待到大家伙略微安静了,才再度郑重开口:

“吾等须牢记太子殿下恩德,死也要为大明守卫好浩瀚的南部海疆,否则天理不容,汝等须谨记。”

众将齐齐再起,齐声高喝道:“谢太子殿下隆恩,愿为大明效死,如有背叛,天诛地灭。”

郑成功满意的点点头,态度郑重的继续说道:

“经此一役,虽然击退了西洋蛮夷的来犯,但我方舰队的损失却更为惨重,将来的作战方略如何,还须慎重商议。”

“诸位有何高见,尽可以大胆的提出来,大家伙仔细商议一番。”

众将闻言后,纷纷开始沉思起来,将来的作战方略可是大事,还须细细思考一番。

良久后,万礼率先开口:“闽王殿下、甘将军、各位同僚,末将认为当下应当收缩防守,全力维修和新造战舰,尽快恢复实力。”

“待到实力恢复之后,我等再大军压境,彻底杀去广东或南洋水面,彻底灭杀了西洋贱夷。”

郑家众将听了万礼的意见,纷纷掉头认可,郑家先被偷袭,又经本次大战,战舰损失和将士牺牲非常惨重,理应先恢复实力。

郑成功细细思索万礼之言,也觉得似乎很有道理,战损过大后理所当然的要休养生息,将来再战好了。

他并不急着做出决定,而是等待其余将领的发言,听取全面意见后,做出的决定才更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知否重生之卫小娘逆天改命
知否重生之卫小娘逆天改命
卫恕意,盛明兰生母。知书识礼,但性子寡淡,不愿与人相争,最终落了个一尸两命,血崩而亡的结局……宋婉凝,本是一名导游,因一次极端天气被雷电卷入,时空错乱之下穿越重生了。清醒独立,坚毅果断的她,决定凭借自己现代知识和能力,去改写一个新的人生……
山明踏雾
崩坏:异乡之行
崩坏:异乡之行
作为三好学生五好市民的白陆竟也遇上了传说中的穿越!作为穿越者自然必备系统,只不过这个系统对运气惨不忍睹的白陆来说更为扎心,而且这个系统外挂竟然是!米家的世界,米家的系统!果然这个世界的幕后黑手就是米忽悠!穿越到了崩三梦开始的地方,作为万千舰长之一的白陆也必定要改变当初遗憾。此书三无产品:无刀、无脑、无敌(模板很多,不过主要以胡桃,死生希儿,德丽莎为主,男模板较少。)(前期可能有点压战力,不过后面
摸鱼是一种技术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穿越成为朱棣的儿子,定国安邦平天下,朱棣求我登基
爱钓鱼的唐先生
带着武库回明末
带着武库回明末
关于带着武库回明末:永历十六年,吴三桂的弓弦绞碎了大明最后的气运。穿越成李定国的历史系学生李鸣,在滇省边境的丛林激活
唐五藏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秦墨作为一个毕业两年的社畜。碌碌无为,还被前女友给踹了,就当他感到老天不公的时候。却意外获得了一个可以回到古代的系统。凭借系统,他可以操控历朝历代的自家老祖宗,从而建功立业,缔造不朽世家!从三国争霸到安史之乱。从靖康之耻到蒙古铁骑……自此,华夏的历史上,多了一个无比耀眼的传奇世家!他曾扶乾坤于即倒,挽大夏于将倾!他曾居庙堂之高,也曾处江湖之远!他便是秦家的老祖宗!有历史学家惊叹:“一步秦家书,半
古董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