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王家

第190章 二阶阴脉(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修仙王家》最新章节。

接着王东林继续朝着阴气更加浓郁的地方前行。

阴气越来越浓郁,王东林遇到的鬼魂也越来越多。

这中间,王东林也碰到了不少游离在阴脉之外的一阶中下品鬼卒。

这些鬼卒全部被王东林随手灭掉,收起了鬼珠。

王东林在这些鬼卒中,还碰到了一头非常可爱的小女孩鬼卒。

如果不是王东林不会御鬼手段,王东林都想将这头小鬼卒留下来了……

可惜,王东林仅仅只是一个念头,马上就打消了,然后随手将小鬼卒给灭了,收起了一颗不大的鬼珠。

一天后,王东林找到了一条二阶下品阴脉。

这个鬼洞最高阶的阴脉是二阶上品,二阶下品阴脉也属于罕见的阴脉。

二阶下品阴脉上有三头二阶下品鬼师,被王东林随手灭掉了。

留下了三颗二阶下品鬼珠被王东林收进了仙器空间内。

剩下的一阶鬼卒,同样逃不过被灭的命运。

王东林探索了一番二阶下品阴脉,这次王东林收获大了许多,找到了不少二阶下品阴土属性灵矿石,可以用来炼制二阶下品阴土属性法器。

随后,王东林彻底将二阶下品阴脉探索了一番,再没有发现其他灵物才离开。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王东林都在这个二阶上品鬼洞中探索着。

这个二阶上品鬼洞果然非常大,探索了一个月也没有发现二阶上品阴脉,想来是隐藏在了鬼洞深处。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王东林虽然有三阶下品绝阴袍、三阶下品灵光盾辅助,同时还给自己塞了一颗三阶下品排阴丹,但是王东林还是明显感觉到了阴气开始在自己的经脉中累积,流动,开始侵袭自己的五脏六腑。

当阴气将经脉、五脏六腑完全侵袭,修士就会失去生机成为死物。

这样的事情在鬼洞中经常发生,阴气的侵袭属于温水煮青蛙的杀人方式。

王东林知道自己的阴气侵袭还在非常早的阶段,按照这个进度下去,王东林知道自己还能够在鬼洞中待至少半年时间。

如果王东林全程开启灵光盾,施展演化术,还能够在鬼洞中待更长的时间,至少可以翻一倍,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有一年的时间,王东林知道自己在鬼洞外围穿梭应该问题不大。

至少不用担心不够时间去寻找三阶下品阴脉。

王东林没打算非要找到二阶上品鬼洞中的二阶上品阴脉,而是找了一个最宽敞的通道决定进入下一个鬼洞当中。

到这里,就不在情报之中有记载了。

也许御鬼宗会有相关的情报,但是肯定不会轻易传出来。

王东林知道,接下来就是靠运气在鬼洞中穿梭了,能不能找到三阶鬼洞纯属气运了。

王东林穿过宽敞的,漆黑的通道,来到了通道另一头的鬼洞。

这一个鬼洞不大,王东林开启通天眼神通可以看到整个鬼洞的尽头。

而且轻易便发现了一条一阶上品阴脉。

这是一个一阶上品鬼洞,对于王东林来说没有太大的价值。

王东林随手灭掉了鬼洞内的鬼卒,收起了鬼珠,便离开了。

鬼洞内的鬼卒并不是灭了就没有了,鬼洞内的鬼魂中会产生新的鬼卒,而鬼魂没有修士知道从何而来,源源不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戊鼎丹途
戊鼎丹途
玄黄界宗门林立、仙道昌隆,修仙者如过江之鲫。陆易有缘至此,携能够催熟药草的“戊鼎”,服丹练气,问道长生……
酒上心头
一念关山之昭柔
一念关山之昭柔
萧婉柔乃北离的永安王萧楚河(萧瑟)之女,母亲是雪月城的司空千落;萧婉柔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司空雪儿’,在自己第三次再次想出闯江湖时,却意外的加入六道堂小分队与使团。联动少年歌行,但是最多的还是一念关山的剧情更多一点CP:钱昭
叶琳悠悠
圣修士传说
圣修士传说
关于圣修士传说:高高在上的神呵,为什么如此藐视奴役人类?人间的圣修士呵,你若不反抗,在神眼中如山林野参。人间的修士,修炼到极致,便被称作圣修士。这些修士的身体和心灵,经过不可计数的磨练和淬火,变得无比强大;这些修士,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利用天地修炼自己,甚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修士,其中有的不甘被神摘取道果,对抗神劫,挑战神之统治。居士某甲,偶遇一游方老道,秉烛夜谈,记下这传说,使之不遗忘世
播种春天
仙途逆渊
仙途逆渊
这个广袤无垠的修仙世界中,以九重天阙体系划分不同的空间层次。下三天的青冥界,凡人修士在此艰难求道,是众多修仙者梦想的起点。中三天的太虚境,上古仙人在此展开惨烈厮杀,遗留无数神秘遗迹与强大法宝。上三天的鸿蒙天,居住着太古神族,他们的传说如同星辰般遥远而神秘。九重天阙之间有着天堑屏障相隔,每千年一次的“通天梯”开启,成为了连接不同世界的希望通道。
竹林飞鼠
纵横剑谷
纵横剑谷
传闻,商周天地隔绝时,通天教主和人皇纣王为了让人族和妖族留下与天斗的希望,献祭最后的人皇气运以人皇剑开辟了异时空,那里中原大陆诞生的每个朝代都带武字,周武,秦武,汉武,晋武,隋武,唐武,宋武,元武,明武王朝……先秦精气神三修本源在天地元气匮乏末法时代就是一条“绝路”,精气神单修本源衍生的外家炼体,内家修真,奇门术师才是武林的主流,但武林中却有一人道反天罡,吞噬死气重走先秦修行之路,得鬼谷武墓传承
长空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