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122章 吾辈当自强!(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

共同社会?

朱辰听了朱元璋的问题不由得有几分哑然,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所谓的共同社会也只是存在理论之中,他也没有见过。

更不用说是朱元璋他们了。

朱辰喝了一口茶,回道:“还差得远呢。”

差得远?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都是一怔。

刚刚朱辰给他描绘的未来世界已经超出了他们想象力的极限,在他们的眼里简直是神仙手段,但却还差得远?

这就很恐怖了。

那共同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形态的社会?

这么说,共同社会对于朱辰而言也是未来社会,就像朱辰所处的社会对于他们而言一样,超出想象力的极限。

朱辰道:“我所处的世界,虽然生产力相较于大明有了巨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界。”

“地缘冲突不断,战火持续,贫富差距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极端天气频发,网络安全风险增加等等问题。”

“根据权威的统计报告显示,全球至少有2亿多人为躲避战争、贫困等而流离失所,11亿人极端贫困,24亿人全年饥饿营养不良。”

听了朱辰的话,朱元璋和朱标又有些傻眼了。

可以开山填海,可以飞上云端,登上月亮,可以把人都复刻出来,都已经这么厉害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饿肚子?还有那么多的问题?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那华夏呢,华夏怎么样了?”

他在看清史稿的时候,看到了华夏大地被西方列强用大炮强行轰开国门,马蹄践踏,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量领土,还赔偿了巨额赔款,使华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民众遭受了沉重的苦难。

泱泱大国,竟然沦为那些弹丸小国的口中食,腹中肉。

屈辱。

这是一段屈辱史。

朱元璋当初在看的时候,气得差点儿吐血。

而相对于屈辱,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华夏大地能够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重新站起来吗?

就算重新站起来,已经落后了那么多,还能迎头赶上吗?

对于这个问题,别说是曾经作为这片土地最高统帅的他了,就是一名华夏子民炎黄子孙,都会关心。

朱辰回道:“我所在的华夏大地,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但是在此之前,也曾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听到这话,朱元璋这才松了一口气。

朱元璋看过清史稿,当然知道满清的后期,华夏大地是何等的屈辱,曾经的天朝上国竟然沦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

他以为,朱辰说的艰难岁月只是满清的后期。

然而听下去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朱辰大概讲了一下,华夏自清亡了以后的那一段历史。

只是听着,朱元璋和朱标的手指就已经捏得咯咯直响,听罢之后,朱元璋和朱标震惊之余,满是愤怒之色。

泱泱华夏大地,曾经的天朝上国,竟然差点儿被倭国那样的弹丸小国给灭了?死伤数千万人?光是南京屠杀就屠了超过三十万百姓?

滔天的罪恶。

这……

朱元璋和朱标惊怒得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用言语表达了。

难怪当初朱辰在说倭寇问题的时候,会那么的愤怒,说一定要打,因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原来是这样!

难怪在海禁以及出海的问题上,朱辰甚至说出了朱元璋不如他的儿子朱棣这样的话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作者简介无能,详情移步文内。另作者有一完结快穿文,快穿之狐作非为,感兴趣的可以加书架看一下。)PS:不是大女主文,不喜欢这类的请移步。综影视世界快穿,无固定cp,林一猝死后进入了中,沉浸式体验影视剧中的人生。每个世界都是新的人生,主打一个沉浸式穿越。
一只羊吱
立渊传
立渊传
前朝崩裂,吴梁邺夏四国鼎力,颖水之战以后各国关系相对稳定。男主周游各国五年回来,先遭遇刺杀,接着被王爷安排迎娶渤海公主,各种状况一步一步出现,一直推动着他前行,最终实现他的宏图雄心。
王子余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斗禽兽+系统+多女主+爽文男主孙枫是幸运的穿越了,可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五二年禽满四合院的影视世界。既然有禽兽,那就要以德服人,必须是武德的德!既然有美女,那就不要让禽兽去坑人家了,本就生活艰难!既然人生能肆意,那不得是能开多大就多大,玩呗!
乐农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