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146章 新的概念(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

“写完了?”

朱元璋见朱辰走过来,一下子露出了笑容。

相比较于其他沉浸于书本中的三人,他其实有些无聊,一个人自己在那里泡茶喝,总算等到朱辰过来,他这才来了精神。

“嗯。”

朱辰点了点头,笑道:“怎么,没有找到想看的书?”

“倒也不是。”朱元璋回道:“咱看折子看怕了,不想看书了。”

朱元璋说的倒也不是借口。

按照史料上的记载,在洪武十七年从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短短八天中,朝廷就收到了全国各地送上来的奏折1100多件。

这些奏折一共共说了3000多件事情,以每件奏章1000字计,也有110多万字,这样算下来,朱元璋平均每天光看就要看20多万字,而且还要进行批阅,可想而知,他说看怕了一点也不奇怪。

他和雍正,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勤勉的两个皇帝了。

朱辰道:“来书店不是为了看书,看来是有别的事了?”

朱元璋笑了,点头道:“看来什么都瞒不过朱先生,是这样的,松江特区那边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见朱元璋那边已经开始和朱辰聊起来,其他三人自然是先放下手中的书本,坐了过来。

朱元璋把松江特区那边的问题说了一下。

包括在推广纺织业的过程中有官员急功近利,甚至做出马踏青苗,水淹农田的事情,更有地主乡绅,趁机兼并农民的土地,这就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变成流民。

还有地主乡绅见纺织有利可图,不仅圈地,而且还将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佃农赶出家园,改种棉花。

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了流民,为了活下去,大量的流民只得流入城镇,以打工为生。

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入城镇,农村的人口急剧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十室九空,出现了荒地无人开垦的情况。

听罢朱元璋的讲述,朱辰沉思片刻,回道:

“首先,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流民?”

“流民出自《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指的是那些因受灾或者其他原因而流亡外地,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朱元璋等人点头。

他们当然知道流民的概念,特别是朱元璋,他还亲自当过流民。

只是他们不知道,朱辰为什么要说这个。

朱辰继续道:“但是现在,松江特区那些失去土地,离开家乡,流入城镇的百姓却不再是流民,因为随着松江特区纺织业的发展,那些曾经的流民不再是生活没有着落,他们可以进入纺织厂打工,或者从事因为纺织而带动起来的运输餐饮等其他行业。”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那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定律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力。”

“纺织业生产力的提升给流民提供了工作岗位,而流民的流入又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所以,这些流民其实已经不能再称之为流民,他们是一个新的阶级,工人阶级,或者也可以叫做无产阶级,他们不再拥有生产资料,而是通过出卖劳动力生存。”

听到这里,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止不住点头。

他们三人有了前面的知识积累,经朱辰这么一说,他们便恍然大悟,前面那些理论上的知识,现在映照到了现实之中,前后一结合,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就马皇后听得有些迷糊。

不过她也没有多问,因为她就像是个落后的插班生,多问的话,会耽误整个教学的进度,她能够做的就是课后多努力,多补习,争取把缺的课补上。

朱辰继续道:“其次,那些马踏青苗,水淹农田等行为,还有圈地运动,他们当然是错的,急功近利,激起矛盾,破坏了大量自给自足的农民家庭,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问题。”

“矛盾和斗争看着是坏事,但它却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正是因为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使得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或传统生计,只能涌入城市,靠出卖劳力为生,这就间接促使了工人这个阶级的诞生,而工人阶级的诞生,也衍生出了一个社会发展中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分工。”

分工这个概念,朱辰第一次提出,但朱元璋等人基本都能听得明白,因为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

但朱辰讲的显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

朱辰道:“在松江特区出现之前,一般的农民家庭他们不但要种地,还要纺织,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吗?”

朱元璋等人点头。

朱辰说的其实是小农经济,这种经济体系在明朝达到了巅峰,朱元璋他们当然不陌生。

朱辰继续道:“但是松江特区出现以后,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已经被打破了,工人们在纺织工厂里面打工,获取工资,有了工资他们就可以生存下去,但是他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自给自足了,因为他们需要吃的,他们还需要穿的,还有住的行的等等这些,这些东西都需要他们拿从工厂里面出卖劳动力赚取的工资去换。”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为专门纺织的工人,他们就需要有人专门种地来给他们提供粮食,也需要有人专门建房子给他们住,整个松江特区开始走向分工合作,这也是为什么松江特区纺织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繁荣,这其实是分工的结果。”

听到这里,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的表情都不再是像之前的轻松,而是开始凝重起来。

因为朱辰现在已经开始说新的知识,新的概念。

他们不得不打起精神,去思考,去理解。

朱辰继续道:“分工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同样数量的劳动者,相同时间内可以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也就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有三,一是劳动力因为专职做一件事而使得他们的技艺更加的精湛,就好比卖油翁的故事,无他,唯手熟尔。”

“二是分工使得劳动力从一种工作转移到另外一种工作上的时间损耗减少了,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工作转移上的时间损耗,他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就好比你又要耕种又要织布,今天你去耕种了,回来想要织布肯定不能无缝连接,中间肯定要有一段很长的休息或者说是调整时间,但如果是工厂里的织布,每天八小时内都是高强度工作,专心致志,效率是不是要高上许多?”

“三是因为分工使得机械的发明和改良更多了,因为人们专注而且重复去做一件事,就使得他们有可能发现更加简单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的工作,所以历史上很多机械的发明和改良,其实都是来自于工人。”

朱元璋几人点头。

朱辰继续道:“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分工有那么多好处,那我们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没有主动去选择分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世界成为骑士
穿越世界成为骑士
林悦本来是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子,她意外身亡后穿越到一个有着假面骑士的世界,并且获得了变身骑士的能力…(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
一一坤一一
【网王】与神之子的二三事
【网王】与神之子的二三事
带着前世记忆重生到这一世妈妈的肚子里,加藤安子直到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穿越进了的世界。可她既不是哪个主角团成员的亲戚,也没有成为哪位王子的幼驯染。甚至从小体弱多病,注定和网球这样的运动无缘。自认为是路人的她,就这样在剧情外游离了将近十六年。偶然一天,加藤在医院的天台上,遇到一位忧郁美少年……本文关于网球赛事的描写较少,大部分内容围绕两位主人公展开;女主和幸村差了一岁多,算是姐弟恋;立海大关东十六连
采蘩祁祁
大唐日不落帝国
大唐日不落帝国
穿越到开元二十四年,成为唐玄宗早夭的幼子,面对这坑儿的爹,李璥生怕在长安被人玩死,挖空心思想要逃离长安,享受逍遥藩王的日子。然而,距离安史之乱只有十九年,他却只有五岁,这盛唐即将落幕。主角别无选择,为了大唐,为了自己,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历史...
龙飞宇
栋婷异世录
栋婷异世录
关于栋婷异世录:异世异界,争霸武林亦或者是兵戈天下?儿女情长,又有多情浪子!男主张浩栋、女主张淑婷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未知异世界!
十桐命不同
四合院:我老婆冯宝宝
四合院:我老婆冯宝宝
本书没有动不动就杀人的剧情,介意勿看穿越成何雨柱,遇到了不靠谱的街溜子系统。街溜子系统开局抢了一人之下女主角冯宝宝给何雨柱做老婆。且看何雨柱带着冯宝宝如何叱咤四合院
路人甲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