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家娘子可是陆地神仙》最新章节。
止水园,一首《水调歌头》迅速成为诗会焦点。
许多誊抄的副本,在众才子手中传来传去,很快传遍了整座止水园,连负责斟茶端菜的婢女小厮,都知道今晚出了首极好的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此定为传世之作!”
“是谁作的?”
“听说是程家的程起端。”
“此人素有才名,果然名不虚传。”
园中一处人声鼎沸之地,程起端正忙于应付前来讨教的众人。不少身穿儒生袍的士子,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
“程兄,早闻大名,今日终于得见。”
“程兄这词,不消多久,便会传到长安那边。”
“岂止?各地的歌伎马上便会争相传唱。”
程起端面带笑意,对每个前来请教的士子,都面面俱到,一时更是让众人赞誉有加。
远处,一个安静的角落。
“明远,你觉这首词如何?”
有个士人向谢晋安问道,明远是他的字。
谢晋安拿着誊抄的《水调歌头》,读了一遍又一遍。
沉默良久,他才一字一顿道:“可为压卷之作。”
士人点头道:“嗯,今晚的诗会,可以盖棺定论了。”
但谢晋安之意,却并非如此,他道:“何止?从古至今,所有的中秋词,都能盖棺定论了。”
原来他说的是,这篇可为古今中秋词的压卷之作。
士人闻言,愣了一下,才苦笑道:“这……往后的中秋词,确实不好写了。”
谢晋安不善吟诗,极少作词,但品鉴之能却是一流。在书院时,甚至连里面的先生,有新词后都要听听他的意见。
谢晋安品读着手中的词,眉头皱得越来越深。这词好则好已,但为何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他很确定,自己没看过这词,否则此等作品,他不可能忘记。不过就是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并非遣词造句,而是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蓦地,一句词蹦入他的脑海。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词是《定风波》,他在宁长逸的案上看到的。
与此时的这篇《水调歌头》,简直像出自同一人之手,尤其是两词中共同的豁达之气。
——像,太像了。
谢晋安抬起头,看了眼远处的程起端。后者正被众人环簇其中,迎接着各路人马的吹捧。
他皱了皱眉,神情若有所思。
在另一个角落,同样有两人神情不太自然,便是卢公子与父亲卢老爷。他们神情凝重地盯着《水调歌头》。
卢老爷先前打赏百两银子,希望花魁宣布儿子的词为头名,但眼下冒出来的《水调歌头》,却让事情拧巴了起来。
卢公子的《西江月》,显然是不够格的,三岁小孩也看得出来,若是成为第一,怕是难以服众。
卢公子本想靠诗会打出名气,混个余杭某某才子的声誉,到时说不准有哪位大儒愿提携一二。
若是混进了人家的圈子,好处绝非几百两银子所能衡量。大儒之所以是大儒,因其学生个个不凡,而他们则构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倘若成为其中一份子,此后科举之路,又有何难?
卢老爷与卢公子,目光皆是望向远处的程起端,神情不免有些羡慕。
卢老爷伸出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无妨,还有下次。”
后者叹了口气,心道只能如此了。
“快看,雏风姑娘出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喧嚣的席间立刻安静,众人目光皆向乐台望去。
只见一身月白袍裙的雏风,在绿衣丫鬟的陪同下走了出来。
她头上梳着垂髻,不似之前的华丽张扬,配上素白衣裳,显出几分淡雅来。
筵席间安静了一瞬,随即再次嘈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