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穿越成废材太子》最新章节。
与至诚君子交,便以至诚之心相交。
崇祯并没有对张华隐瞒: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倘若这次文鸯的不能斩落秃发树机能,其必卷土重来,倘若把国力过多消耗在了凉州一带,对于父皇的灭吴大计异常不利!”
张华内心惶恐,面露惊异地看着眼前这看似人畜无害的太子,
“想不到这太子竟然有这番见识?要是贾充一流等能有这样的共识的话,这东吴早就被平定了!”
张华出身寒微,凭借着自身的才华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地位,与那些开口只会大谈玄黄的世家弟子不同的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国事,为此那群士族还排挤他,甚至嫌弃他太沉迷于朝政,攻于事务,导致他与世俗格格不入。
如今太子一席话,不仅体现他对战场的敏锐洞察力,还把鲜卑人的弊端一语中的的剖析出来!
“难道太子身后有高人指导?”
崇祯继续道:“听说朝堂还有人要举荐那北部都尉刘渊去平定鲜卑,利用匈奴打鲜卑,是吧?”
“有,但都被一一否决了!”
“这群举荐的人,就应该拖出去斩了,祸国殃民的家伙!魏武帝曹操好不容把匈奴分成五部,弱化他们之间的联系,从而从内部瓦解他们,这群满口清谈的家伙竟然想让他们死灰复燃!”
张华震惊之余,连连回答称是!
“是不是王济和几个散骑侍郎他时常在父皇游玩的时候说的?”
张华不答,默认了。
在秃发鲜卑开始扰乱大晋边境的时候,那刘渊就蠢蠢欲动了。
刘渊,身为匈奴单于之子却被压在大晋当质子,这一当就十多年,在晋朝这段时间,他不仅韬光养晦,暗蓄阴志,还结交世家弟子,与上流社会媾和,表现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只有穿越而来的崇祯才知道,要说扰乱这大晋的罪魁祸首便是这刘渊,之后他的两个弟弟,司马邺与司马炽,都是死在刘渊的儿子刘聪手中。
崇祯在张华面前表现得痛心疾首:
“糊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胡奴哪里甘愿为大晋拼命,不过是为了逃出大晋的掌控而已!”
“所言甚是!”
张华更加惊异了,仿佛戳中了心中的要害,心中开始对太子有了改观。
“张大人,以后你尽管在朝堂发言,本太子毫无条件地支持你,本太子也很是讨厌那些空谈玄远,不误政事的家伙!”
张华出生,深知百姓的疾苦,因此在朝堂之上总是为百姓发声,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谋划。
他不畏权贵,不惧士族,哪怕面对世家大族的各种排斥,也毫不退缩,因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国家尽忠,为百姓谋福。
现在听太子这几句话,如同知音一般,立马拜道:
“太子有这般觉悟,是大晋之福,是百姓之福,老臣在此为天下百姓,先谢过了!”
崇祯知道,张华这样见多识广之人,怎么会被这句三言两语给说服,现在不过是因为与之前白痴太子相差甚远,让他有些错愕而已。
果然,那张华竟然问起来:“太子,如果文鸯没有完全消灭秃发鲜卑,那么谁才是出征凉州,镇压他们呢?”
崇祯继续指着那纸上密密麻麻标注,上面写着河西各郡兵力、粮仓与胡人部落的分布,抬手示意:
“尚书请看,若派一精锐绕道羌中,联合凉州残部夹击秃发氏后方,可否?”
张华接过纸页,越看越惊——太子不仅熟知地形,连羌人与鲜卑的世仇都算计在内!
他强掩心绪:“殿下此计甚妙,然朝中无人敢荐此险招……”
崇祯忽而长叹:“张大人可知,守门将马隆?此人或可破胡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