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镇远侯

第103章 钱去哪儿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夏镇远侯》最新章节。

“侯爷说的轻巧,你是没见到我姐,倘若真有那么一日,只怕您的反应,也未必能比我镇定几分!”

宁修言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不与争辩。

池元平的姐姐即便再如何泼辣、彪悍,又岂能与手握重权、生杀予夺的沈卿绾相提并论?

面对沈卿绾那般人物,他尚且从容不迫,区区一个尚书府的小姐,他又岂会放在眼里?

回到镇远侯府,望着那熟悉的门楣,宁修言心中不禁生出恍若隔世之感。

在这大夏朝,恐怕也只有这镇远侯府,才是他真正能够安心休憩的避风港湾了。

“见过侯爷!”

穿行于侯府的院落间,不时有婢女、侍从停下脚步,恭敬地向他行礼问候,声音中带着几分淳朴与感激。

宁修言轻轻颔首,“嗯,忙着呢!嬷嬷呢!”

一名身着粗布衣裳的小婢女,赶忙屈身行礼,声音细若蚊蚋:“回侯爷,嬷嬷此刻正在您的院落中亲自打扫呢。”

闻此,宁修言的眉头不禁微微蹙起,一抹忧虑浮现于眉宇之间。

“嬷嬷也真是的,如今府中上下人手充裕,又何须她老人家亲自操劳,去打扫院落呢?”

小婢女闻言,神色更显恭谨:“嬷嬷曾特地交代过,侯爷的小院,除了她之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踏入打扫,以免失了分寸。”

宁修言轻轻勾起嘴角,漾起一抹无奈的笑意。

诚然,过往的教训历历在目,但她这番反应,未免有些草木皆兵了。

此刻,周遭皆是杏花村里熟识的面孔,彼此知根知底,岂会如同昔日那帮恶奴般心怀不轨!

但也无怪乎李嬷嬷会如此小心翼翼,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言非虚,人心之伤,难以轻易抚平。

即便宁修言在她眼中已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但在骨子里,对府中仆从那份戒备之心,仍旧根深蒂固,难以消除。

“罢了,你且去忙吧!我欲去看看嬷嬷。”

“喏!”

一路上看着崔家派来的护院们身姿挺拔,身影在府邸间穿梭巡逻,这让宁修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欣慰,暗叹道:果然这府邸里有了人气,就是大不一样。

哪儿像先前刚穿过来那会儿,小猫四五只,偌大的侯府空落落的,属实萧条了些。

尚未踏入那熟悉的小院,远远便瞧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妇人,正腰身微弯,手持一把略显陈旧的扫帚,一丝不苟地将落叶聚拢一处。

那背影,正是李嬷嬷。

见状,宁修言心中一酸,快步上前,轻轻扶住李嬷嬷的臂膀,将她手中的扫帚夺下,温柔却带着几分责备的语气说道:“嬷嬷,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些琐碎杂事交给下人们去做便是,何必要亲自打扫!”

李嬷嬷抬眼望向不期而归的宁修言,眉宇间竟是喜悦之情。

“侯爷,您何时归来的?此行可还安好?”

为了不让这位慈爱的老人过分挂念,宁修言编织了一个温馨的谎言。

“嬷嬷放心便是,此行一切顺利,陛下特意颁下诏令,让我得以提前归府!”

顺利便好,顺利便好啊!这位公子是?”

莫昶业等人,李嬷嬷早已熟识,唯独池元平,对她而言是个新面孔。

“这位乃是工部尚书府的公子,池元平。”

宁修言轻声向李嬷嬷引荐道。

“原来是工部尚书家的公子,老奴有礼了!”

说罢便微微俯身,以示敬意。

而池元平不愧是察言观色的好手,眼见宁修言对这位老妇人态度恭谨至极,他连忙侧身避开,生怕受了这一礼,慌乱地摆了摆手,惶恐道:“嬷嬷真是太客气了,在您老面前,我何德何能敢当‘公子’二字,嬷嬷若不嫌弃,直呼我元平便是!”

这……”李嬷嬷面露迟疑,转头望向宁修言,征询他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正凡穿越到了四合院的世界,同时还激活了任务奖励系统,而属于赵正凡的幸福人生也从此刻开始了。
拔丝大地瓜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综影视之沉浸式穿越
(作者简介无能,详情移步文内。另作者有一完结快穿文,快穿之狐作非为,感兴趣的可以加书架看一下。)PS:不是大女主文,不喜欢这类的请移步。综影视世界快穿,无固定cp,林一猝死后进入了中,沉浸式体验影视剧中的人生。每个世界都是新的人生,主打一个沉浸式穿越。
一只羊吱
立渊传
立渊传
前朝崩裂,吴梁邺夏四国鼎力,颖水之战以后各国关系相对稳定。男主周游各国五年回来,先遭遇刺杀,接着被王爷安排迎娶渤海公主,各种状况一步一步出现,一直推动着他前行,最终实现他的宏图雄心。
王子余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四合院之嫂子别闹
斗禽兽+系统+多女主+爽文男主孙枫是幸运的穿越了,可没想到的是,竟然是五二年禽满四合院的影视世界。既然有禽兽,那就要以德服人,必须是武德的德!既然有美女,那就不要让禽兽去坑人家了,本就生活艰难!既然人生能肆意,那不得是能开多大就多大,玩呗!
乐农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个来自后世的烂好人,一个现实生活中超级万金油。自称“天下技能七十二行,自己会七十三样,但无一精通”的自由职业者。投胎到了四百多年前的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的灵魂,历经天启朝,崇祯朝,没有随身空间,也没有金手指,唯一有的是前世的记忆。什么古人都食古不化,问题不大,天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多得很,咱从儿童开始,自己培养几万、几十万有新思想的新兴人才不好吗?老古懂们食古不化,不用就是。没有机床?问题
心慈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