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最新章节。
“两块钱一个是不是有些少了?”
吴老板看着表,嘀咕了一句。
“我说的价格肯定不少,你不是没有卖过手表,石英表、电子表现在基本上没人要。
前几年行情稍微好点,那时候平均5块钱有人收。
但现在是啥行情?有人接手就不错了。
另外你这些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坏了的表,除了当配件,没有多少其它的价值。”
常顺继续跟他分析。
“那行吧!就按2块钱一个,我们数一下数量!”
吴老板考虑了片刻,同意了。
随后他开始数了起来。
手表实在太多,数到100个数量时,常顺就没让他数了。
之后按照100个手表的体积估算了起来。
跟预估的差不多,有接近2000块。
最后两人就按照这个整数计算,一共4000块钱。
不是说手表便宜。
在眼下这种收藏环境状况下,以前买表的大户,哪个藏友家里都有这么多。
就像邮票一样,当年炒作、玩的时候,很多人都收购了不少。
不是说常顺出价低,现在就是这样的行情。
收藏市场如同去年数字藏品的腰斩,再也没有、也不会有曾经的辉煌。
价格低,任何种类的藏品都低。
这么多的手表,也算是一个系列,如果想搞一个手表博物馆都够用。
商量好,他俩把它们都装进了蛇皮袋,然后又搬到了他的三轮车上。
吴老板售卖的不只是手表,还有一套老的修表工具、两个瓷茶壶、一个青花罐、一对花瓶以及一个脚踏琴。
修表工具应该还是那位修表匠的,年份八九十年代。
两个瓷茶壶,一个五六十年代的手绘花卉壶,画的是梅花。
另外一个是七十年代初的“伟人选集”题材瓷壶。
其中梅花图案壶的壶盖丢失了或者说以前摔碎了,用的一个木头制作的盖子代替。
木头盖子上雕刻的还有人名。
青花罐是民国时期的“囍”字罐。
这个比较常见。
这么多年在拆迁区,他购买的这种罐子没有500也有300。
花瓶年份不久,八十年代。
是瓷器粉彩瓶,画的图案“八仙过海”。
脚踏琴是七十年代的,“星海牌”。
记得最初去宋芫的家里,她就用这种琴弹奏过曲子。
虽然过时了,但当初的那个琴,现在依然被他们收藏。
这个“星海牌”的琴并没有坏掉,常顺试着用脚踩了踩,弹奏了几下可以正常使用。
看完这些物件,他们又商量了价格:
修表工具,50元。
两个瓷茶壶,300元。
青花“囍”字罐,200元。
一对花瓶,100元。
脚踏琴,400元。
算上之前的4000,一共5050元。
买完东西付了钱他就离开了。
没在拆迁区停留,他现在随缘购物、买货,把发财的机会留给其他更需要钱的人。